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新耍事!彈子石老街6月開街!讓我們一起打望老山城

新耍事!彈子石老街6月開街!讓我們一起打望老山城

說起重慶老街

每個人心中都有一段往事

是不可替代的時光記憶

但隨著時間流逝

它們慢慢地褪色衰老

逐漸消失在大家的視線里

不過小夥伴們也不必惋惜

據彈子石老街項目建設方面了解

長嘉匯彈子石老街工程正在加緊建設

預計將於6月1日與市民見面

我們先去看看吧

GIF

彈子石老街6月開街

彈子石老街的復古建築

輝煌的王家大院

僅曬鹽場壩就有兩個足球場大

已經消失的王家大院被喻為重慶江南名宅、「西部水路門戶第一家」,是重慶開埠史的地域標誌。

王家大院分上院和下院,繼承了古代「前園後院、前堂後寢」的格局,有11道門。下院面朝長江,位於法國水師兵營旁,大門就開在這裡,直通王家沱碼頭,王家的「萬茂正」鹽號就開在這裡;上院的門牌就是謙泰巷42號,當地人稱「花朝門」。

彈子石老街的復古建築已初具規模

王氏家族來自湖廣填四川,明末清初,歷經江西德安、湖南瀏陽北鄉,遷至湖北蒲圻(今赤璧市),之後,王家有一部分人來到重慶,落戶東水門一帶。清道光年間,王家後人王信文,看中了對岸江南之畔的一片開闊地,是一個頗為熱鬧的水陸碼頭,並選此定居。他也就成了「王家大院」的創建人。

彈子石老街的復古建築已初具規模

王信文最早從買賣糧食、豆類入手,多年後有了「第一桶金」,便轉向經營川東三大主產之一「井鹽」,成為遠近有名的大鹽商。王家大院的鼎盛時期,僅曬壩就有兩個足球場大,人丁最興旺時達96口人,五代同堂,還有一座祠堂「慎德堂」。

貨物集散商輪停泊

還有文化碰撞的基督教堂

圍繞王家大院形成了繁榮街市,就是後來的彈子石老街。重慶開埠後,這裡更是洋人聚集,洋行林立。

正在建設中的彈子石老街

洋人洋行隨開埠進駐重慶的同時,修領館、兵營、教堂,還有西洋宗教,帶來西方文化的衝擊。天主教率先來到南岸,並在此興修教堂,一德堂也就誕生在此時。教堂,成為重慶開埠文化的又一歷史文化遺迹,展現東西方文化碰撞中的時間之美。

彈子石老街教堂(效果圖)

原址復建王家大院

雙戲台開放藝術表演

據介紹,彈子石老街還原了特色的古街風格,其重頭戲就是在原址復建了王家大院。它成為老街上內外設置雙戲台的最大合院,將免費向公眾進行常態性的藝術表演。戲台不僅會有歷史傳承的戲劇演出,也有現代藝術類的話劇表演等,為市民帶來文化盛宴。

彈子石老街(效果圖)

除王家大院外,百年基督教堂「一德堂」也被複建。屆時,教堂將由重慶市三自愛國委員會運營,會舉辦豐富的教會活動,市民也可舉辦婚禮。此外,彈子石老街還將邀請雕刻大師,例如大足石刻非遺傳承人劉能風老師等在老街上重現重慶開埠時期的木雕、磚雕、石刻等藝術作品。

藝術影院、四合院式書店

提供更多文化產品

開街後,看完戲劇表演、體驗基督教文化後,還能在老街看一場藝術電影。據了解,藝術影院總面積約2000平方米,其中包括了大、中、小、VIP四個藝術放映廳,座位數量共360個座位,同時藝術影院中具備了藝術沙龍論壇場地和一個超過800平米的電影主題餐廳 。

此外,王家大院里還將打造一座四合院式的書店,書店會沿襲其一貫的復古作風,還有傳承多年的「讀書會」,一月一期圍爐閱讀,定期邀請行業大牛、暢銷書/漫畫作者以及音樂人舉辦大眾書局會員講座和簽售。

一街兩埠四院十景

還有傳統美食入駐

正看江、背看城,高低起伏的坡地間,「一街兩埠四院十景」般嵌入其中。

「一街」,即彈子石老街;「兩埠「,即下江和上埠;「四院」,即王家大院、孫家大院、夏家大院、青羊公館;「十景」,即海關石、映月池、青雲橋、花朝門、餘音閣、利川號、塗山窯、愛情牆、一德堂、百歲坊。

從海關石到百歲坊,無論是重慶人,還是外地遊客,都能在此見微知著,領略地道重慶風情。

彈子石老街(效果圖)

另外,吃也是老街的一大特色,三步一個「重慶名小吃」,五步一個「中國名店」,德元、吳抄手、尚香湯包等領銜數十家全國老字號以及各類菜品齊聚老街,讓遊客在老街品嘗到多樣美食。

來源:重慶晚報

是不是頓時覺得有了小期待

6月一起打望彈子石老街

想去打望的請點贊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938重慶私家車廣播 的精彩文章:

TAG:938重慶私家車廣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