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自在 獨行》讀後感

《自在 獨行》讀後感

《自在 獨行》讀後感

紫翔魚

我一開始以為這是一本小說,後來才發現是一本散文集。賈平凹先生應該是當代大家,可惜我孤陋寡聞,讀到他的書,才知道他的人。先生應該喜靜,害怕有人敲門。畢竟人家是名人,拜訪者甚多,咱這種無名小輩便無此煩惱。這本書寫給每一個孤獨的行路人,那我想應該是寫給所有人了。

讀第一章時,就引起我的共鳴。先生寫他的母親多麼不容易將他們姊妹幾個帶大。雖時代經歷不同,但苦難一樣。我的母親是一個好強的人,她想把所有事都做好,不被別人嘲笑。也許因為她本身文化程度不高,對我們兄妹三個更望子成龍。母親常說的一句話就是「咱爭口氣」。為了這四個字,她付出了太多,也將貧困的家庭帶到了小康水平線上。因為小的時候窮,父母外出打工,我不得不與爺爺奶奶生活。但父母的那股衝勁從小在心裡紮根生芽。也許在她的熏陶下,我從小就多了一份獨立與堅強。

先生也談到他的父親。似乎中國式父親都是一個模子刻出來的。他與你交流不多,脾氣易爆強勢。即使對你好,方式也讓你哭笑不得。但總能在一瞬間 感動到哭。有人說,四十以後,才能與父親和睦地坐下喝酒聊天。我年齡剛過二十,即使促膝而坐,也不敢高談闊論。我坐等與父親促膝而談的那一天。

先生書中說了對很多事的看法,見解獨到,值得一讀。如吃煙飲酒,看人交友,奉承請客……這應該也是先生娛樂生活的一部分,其看法有世俗的智慧,也有生活的趣味。

之後先生又說了一些事物,如漢罐,文竹,奇石……先生將它們賦予了生命。它們應該也是先生內心精神世界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先生獨處而不孤獨的重要原因吧。真正的洒脫來自內心的安寧。如果你在做自己喜歡的事,即使旁無二人,你內心也是快樂且充實的。心靜了,心忙著,孤獨不復存在。人生最大的「任性」就是不顧一切堅持做自己喜歡的事,只有這樣,你才真正的不孤獨,你才可以大膽地說,我這一生不負此行。

散文最大的好處就是,不管你讀過多少遍,當你偶然再翻起時,它又是嶄新的一篇且隨時將你帶到故事情節中。從容是真,寬釋是福,有靜無畏,樂以忘憂!

界世的你當不

只作你的肩膀

遇在路上

心情|閱讀|雞湯|隨筆|旅行

空·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遇在路上 的精彩文章:

TAG:遇在路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