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中美貿易不平衡的解決之道

中美貿易不平衡的解決之道

兩大經濟體的緊密依存關係已經形成,不是關上大門就能切斷。兩國互利共贏的基礎仍在,需要雙方拿出足夠的智慧,體現和解的誠意,妥善化解分歧

文 / 徐洪才 陳妍

北京時間4月16日,韓國媒體《The Investor》援引知情人士的消息稱,受正在醞釀中的中美貿易戰的影響,韓國兩大科技巨頭三星和LG可能被迫關閉其在中國的LCD電視機工廠。三星和LG在中國LCD電視工廠生產的40英寸至50英寸電視機被出口到美國市場。由於美國可能向來自中國的電視機產品徵收高關稅。這兩家公司醞釀是否要關閉工廠。目前中美貿易摩擦仍在發酵中。

從3月23日開始,美國總統特朗普高調挑起中美貿易摩擦,中國迅速做出反制回應,宣布對自美國進口的產品加征關稅,中國外交部和商務部表示,將根據《對外貿易法》相關規定,對美產品採取同等力度、同等規模的對等措施。

對此,中美雙方需要冷靜分析兩國貿易不平衡的原因,從而採取必要措施,有效阻止衝突升級,探尋解決問題的治本之策。

中美貿易統計誤差

從數據上看,中美貿易存在不平衡。據美國商務部統計,2017年美國與中國雙邊貨物進出口額為6359.7億美元,其中美國對中國出口1303.7億美元,佔美國出口總額的8.4%;美國自中國進口5056.0億美元,佔美國進口總額的21.6%,美國對中國的貿易逆差3752.3億美元,同比增長8.1%,貿易失衡情況比較嚴重。

按照美方統計,美國對中國出口的主要商品為運輸設備、機電產品、植物產品和化工產品。運輸設備中,航空航天器出口162.7億美元,增長11.6%;車輛及其零附件出口131.8億美元,增長19.4%。美國自中國的進口商品以機電產品為主,2017年進口2566.3億美元,佔美國自中國進口總額的50.8%。傢具玩具、紡織品及原料和賤金屬及製品分別居美國自中國進口商品的第二、第三和第四位。

實際上,由於中美兩國的貿易數據統計口徑不同,雙方公布的貿易數據有很大差異。據中國海關總署公布的數據:2017年中國對美國出口4298億美元,從美國進口1539億美元,中美貿易順差為2758億美元,這比美國發布的美中貿易逆差數字少了994億美元,造成這種狀況的原因包括統計差異、轉口貿易、服務貿易等。

2015年,經合組織(OECD)曾公布過2011年美國貨物和服務貿易的不同測算結果,其中,美國公布的中美貿易逆差是2750億美元,而基於價值增值方法評估的兩國逆差為1790億美元。這一測算結果與中國商務部的數據較為相近。

再考慮到中國加工貿易在全球對外貿易中佔有較高比率,中國向美國出口的商品中有相當規模是跨國公司(包括美國公司)在華投資企業生產的。據中國統計,2017年中國貨物貿易順差的61%來自加工貿易,以增加值口徑統計的中美貿易順差,比以總值口徑統計的降低44.4%,中美貿易失衡的真實情況,並沒有數據顯示的那麼嚴重。

中美貿易不平衡癥結

中國在貨物貿易方面對美國存在較大順差,這反映了中美兩國企業和消費者的自願選擇,而非政府干預的結果。這種貿易不平衡的根源有以下幾個方面。

全球化條件下國際分工的不同。過去近40年里,中國承接了來自發達國家的產業轉移,成為世界製造中心,大量產品在中國加工組裝後再向美國出口。而美國的經濟已發展到後工業化時代,服務業在經濟中的比例明顯提高,製造業萎縮,進口需求自然大幅增長。雖然服務貿易、技術貿易在國際貿易中的比重大大增加,但貨物貿易依是國際貿易的主要內容,約佔世界總貿易額的80%。因此,美國對中國貿易逆差是全球生產格局演變的必然結果,逆差反映的不是美國整體經濟的衰弱,而是美國產業結構變化中製造業的相對萎縮。

美國常常以國家安全為由限制高技術產品出口,近年來美國對中國的高技術產品出口限制越來越多,據報道,美國列入禁止對華出口的商品目錄清單達7000頁之多,在中國進口的高技術產品中美國的佔比越來越低,人為加劇了雙方貿易不平衡。

美國長期的低儲蓄率。美國的文化是提前消費、借錢消費,儲蓄率極低,2017年前三季度,美國凈儲蓄率分別為1.9%、1.7%、2.2%,幾乎是全球最低的。在低儲蓄率的情況下,必然出現貿易逆差,美國不僅和中國有貿易逆差,和全球102個國家都是貿易逆差。美國貿易逆差是其國內總需求大於總供應的結果,與其國內宏觀經濟狀況有關,這是自身經濟結構失衡而不是雙邊貿易失衡。

維持美元國際貨幣地位的需要。美元作為國際支付貨幣,也決定了美國必須要保持比較大的貿易逆差,才能維持美元國際支付貨幣的地位。全球超過65%的外匯儲備是美元儲備,全球超過80種貨幣的匯率與美元掛鉤或固定,全球外匯市場近80%的交易以美元計價和結算。各國都將美元作為國際儲備貨幣、金融避險貨幣和交易結算貨幣,必然導致美元在海外大量沉澱,美國就不可避免地要面對長期貿易逆差。

總之,中美貿易的本質,是兩國利用各自比較優勢進行生產和交換的市場行為,是全球化進程加速了兩國間的貿易往來,兩大經濟體的緊密依存關係已經形成,全球化的大門一旦打開,就難以再關上了。

中美貿易衝突的解決之道

中美兩國經濟發展差異性很大,在全球價值鏈和產業鏈分工體系中位置也不同,不能簡單粗暴地通過加征關稅手段來解決這個複雜問題。

1930年胡佛總統為應對美國經濟危機,簽署了臭名昭著的貿易保護主義法案--斯姆特霍利關稅法案(Smoot-Hawley Tariff Act),對超過20000種進口商品徵收高額關稅,最高關稅比率接近60%。美國宣布提高關稅之後,貿易夥伴紛紛採取報復性關稅措施,引發慘烈的全球貿易戰。從1929年到1933年,受各國紛紛提高關稅影響,美國進口降低了66%,出口也降低了61%,全球貿易規模縮減2/3。歷史悲劇不應重演,中美雙方都應冷靜下來,重歸對話談判軌道,通過加強改革、擴大開放,逐步化解貿易不平衡問題。

美國貿易逆差,是美元所具有的國際貨幣地位支撐其國內長期的低儲蓄率、高赤字率的必然結果。挑起貿易衝突,遏制中國發展,有違一個負責任大國維護國際治理秩序的根本準則。美國應積極調整自身經濟結構,以解其困境。

一是提高儲蓄率。特朗普政府要正確認識儲蓄與貿易之間的關係,貿易問題不能通過關稅解決,應該通過制定鼓勵儲蓄的政策,提高儲蓄率,同時削減政府赤字,才有可能實現減少貿易逆差和對海外資本流入的依賴。

二是加大對教育和基礎設施等領域的投資。特朗普一直宣稱中國人搶了美國人的工作,損害了美國利益,導致美國人均收入下降等問題,其實美國收入分配狀況的惡化是其內部系統出現了問題。教育是改進國民收入最重要的長期性因素,但美國政府近年來對基礎教育的支持力度是下降的。另外,多年來美國在基礎設施方面的投資欠賬太多,設施老化、生活不便等問題遲遲得不到解決,亟需加大在交通基礎設施、移動支付等互聯網設施方面的投資力度,提升美國社會的運行效率。

三是加強宏觀政策協調性。特朗普政府的很多政策目標都是相互矛盾的。比如,未來一段時間,美聯儲將繼續實施加息、縮表和減稅政策,這些政策的實施將引發全球資本迴流美國,進而導致美元升值,造成更大的貿易逆差,這與特朗普試圖降低貿易赤字的目標相背離。

中國有力還擊是必要的,但也要維護穩定大局。面對特朗普的無理挑釁,中國的強硬態度是自然反應,中國提出的對等反制措施也是有禮有節,並未關閉對話談判的大門,但也不能讓這次貿易衝突影響中國改革開放的戰略部署。

從中國角度看,也必須著眼於長遠,逐步降低對美國出口市場依賴和減少對美國貿易順差。一是擴大從美國進口;二是擴大對美國服務業開放,特別是擴大金融服務業開放;三星拓展非美出口市場,將對美出口轉向對其他地區出口;四是將一些對美出口的生產加工企業轉移到海外,如東南亞和拉美地區,間接出口到美國;五是挖掘內需市場潛力,推動「出口轉內銷」,讓境內消費者享受到價廉物美的出口商品;六是發展「進口替代」產業,減少對高科技產品進口依賴,通過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增強內需對經濟增長的驅動作用。多管齊下,穩步推進。

習近平主席4月10日在2018年博鰲亞洲論壇宣布大幅度放寬市場准入、加強同國際經貿規則對接、加強知識產權保護、主動擴大進口等舉措,極大提振了世界對中國持續擴大開放的信心,展示了一個負責任大國的良好國際形象。

中美貿易衝突仍然充滿變數。美國提出的500億美元的清單要得到落實需要通過法律程序,最終結果有待觀察,中美兩國有充足的時間回到談判桌前,化干戈為玉帛。習近平主席向國際社會宣示了中國進一步擴大開放的決心,特朗普總統也立即髮網文評價,中美兩國互利共贏的基礎仍在,需要雙方拿出足夠的智慧、體現和解的誠意,妥善化解分歧。

(作者徐洪才為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副總經濟師、研究員,陳妍為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副研究員)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財經雜誌 的精彩文章:

特朗普打貿易牌 中國可讓子彈飛一會?
美朝會晤:特朗普的豪賭與朝鮮的精打細算

TAG:財經雜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