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收入這麼低,誰願意做醫生!

收入這麼低,誰願意做醫生!

3月30日,鎮江市一個醫學規培生猝死,當天是國際醫師節。

當時想寫點什麼,但覺得很快就會被遺忘的,甚至這個新聞本身都算不上熱點,所以沒寫。

4月11號,河南省人民醫院眼科余姓主任在1天40多台白內障手術後,突發急性心梗離世。

又一個

.......

很多人都還沒意識到,醫生這個在我們心目中高高在上的行業似乎已經成了猝死的高發區。

附:2017年猝死醫生名單

①1月9日,石河子市人民醫院一名麻醉科醫生,在值班過程中猝死;

②2月10日,河北省某縣醫院的一39歲的醫生「發生猝死」,曾連續24小時上班;

③3月27日,江陰某醫院麻醉醫生鄧某猝死家中,年僅25歲;

④4月16日,南寧市中醫院吳醫生猝死在醫院停車場,不到30歲;

⑤5月10日,臨沂市平邑縣中醫院外一科副主任彭英雨突發疾病猝死,年僅37歲;

⑥6月10日,上虞市人民醫院骨科羅斌主任值完夜班後倒在了小區地上;

⑦6月28號,浙江邵逸夫醫院的26歲規培醫生陳德靈猝死。

⑧7月9日,三台縣人民醫院呼吸科主任戴志輝值完班猝死。

⑨7月18號,河南省偃師市人民醫院泌尿外科董陽陽醫生加班手術後猝死。

原因其實大家也都看得到。

家裡有孩子的都體會過晚上急診室里人山人海的情況,我碰到過晚上9點去排隊,提示我要等4個小時的情況。

醫生太少了!合格醫生太少了!話說一個國內醫生每周的門診量要150以上。更別提那些一個手術幾個小時的了主刀醫生了。

我上大學的時候室友有個醫學院的朋友,我們一聽說就肅然起敬,都明白那肯定是學霸來的,碩本連讀的。

據說現在如果不是博士,基本不可能留在三甲醫院裡。

可看看現在身邊的父母,有鼓勵孩子考公務員的、有從小上台希望將來加入娛樂圈的,但好像很少家長會鼓勵孩子去當醫生了。

反正我不會。

為什麼?

收入低

美國的醫生勞動強度也很大,大到美國自殺率的職業分布里醫生都排在前面,但好歹收入高、社會地位啊,高到能夠彌補勞動強度乃至極大壓力。

國內醫生這勞動強度和收入之間的差距,放誰也心裡不服啊。

2015年美國專科醫生平均收入為28.4萬美元,同年丁香園調查統計中國醫生年均收入是多少?

7.7萬

還是人民幣

這是針對博士學歷佔比接近一半的3萬多名醫生的調查結果啊。

這麼低的收入,投入與回報的這麼大的落差,「灰色收入」看起來不合理嗎?

下圖是丁香園16年調查的部分內容

肯定會有人跳出來說灰色收入啊、紅包啊什麼的。

我不否認會有灰色收入,但灰色收入也不是想有就有的。

現在工作壓力最大的中心醫院都是醫療改革走在前面的,這些地方的典型特徵就是收入越來越規範(越來越白),但工作責任與壓力越來越大。

就算有個別位置有點灰,但對整個群體以此說事真心不公平啊。

而且,提個政治不正確的說法,灰色收入未嘗不是一種市場調節,如果沒有那些灰色收入維持醫生生活的基本體面,我們現在缺醫生的恐怕不止兒科這麼簡單吧。

除了收入,還有那些醫鬧,有時候很好奇,如果醫鬧在美國,警察會不會直接開槍(醫生非正常死亡的名單網上有,大家有興趣可以搜一搜)。

醫生這個職業無論在哪都應該是受人尊重的(收入和地位),這個時代賦予了一些初級階段特徵,但只有看清楚問題怎麼來的,才談得上解決的可能。

無論醫療改革朝哪走,醫療服務的基礎供應都要依靠醫生,如果最基本的收入和社會尊重都不能吸引醫生,更好的醫療怎麼看都是夢了。

逝者安息。

生者保重。

(封面圖片版權購自花瓣網)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廣深不高速 的精彩文章:

立刻取消「自動駕駛」

TAG:廣深不高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