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沒有高質量閱讀過的人,不足以談人生

沒有高質量閱讀過的人,不足以談人生

01

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唐朝大詩人杜甫的這名詩說明了閱讀書籍的數量,決定了文章的產出質量。這是一個從量變到質變的過程。

無獨有偶。蒲松齡也說過這麼一句話:書痴者文必工,藝痴者技必良。也一語道破了喜歡閱讀的真諦。那就是:愛好讀書的人,文章一定寫的好,痴迷一項技藝的人,他的技藝也一定是非常精良的。

杜甫和蒲松齡都說出了讀書與寫文章的關係,認為書讀的多,文章定能寫得好。

02

那麼,讀書多的人,真的就一定能寫手好文章嗎?要回答這個問題,就得先要說我們閱讀的目的了。

一般來說,閱讀的目的大致有這麼幾種:消遣、提升自我修養、收集信息、獲取知識。

以消遣為目的的書以小說故事類為主。這類書能夠讓我們充分發揮想像力,沉浸在故事情節的迂迴曲折當中,為小說人物的命運感嘆,從而獲得一種全新的人生體驗。

自我成長類、工具類書籍和社科類書籍能夠讓我們有效提升自我,獲得一定知識。從這些知識當中,我們會發現不曾知道的信息,學到某種技能技巧,豐富我們的學習、生活和工作。

日本的一個學者說:閱讀的終極目的是著書立說。他的「著書立說」不是說非得要寫一本書,而是能夠通過書面形式也就是寫文章來表達傳播自己的觀點,從而能夠影響或啟發他人的思想和行為。

我們從小就被老師強調要廣泛閱讀,因為只有看的書多了,在寫作文時,才不會沒啥可寫。走上社會,不管從事哪個職業,都會用到寫文章,比如寫總結,寫報告等等。

03

在移動互聯網時代,需要大量短小精悍又有內涵的文章來滿足碎片化閱讀的需求。這又反過來催生了很多人通過寫作來表達自己的願望,所以,很多人加入了寫作的團隊。這又在某種程度上掀起全民閱讀的大潮。

閱讀的作用不僅僅是能夠充分表達自己的主張,能夠有效提升個人綜合素質。而更重要的作用是大量閱讀積累後通過寫文可以實現知識變現。

對於普通人來說,通過知識信息的積累整理挖掘到再創新產出,從而獲得經濟回報,這是閱讀能夠帶來的最實用價值。也是我親眼見證過的實例。我認識的人里,至少有三個已經寫出了成績,一個朋友成為某平台的領讀達人,一個成為簽約作者,另外一個在去年在簡書也成為了簽約作者,還有編輯主動找她出書。

04

在移動互聯網時代,需要大量短小精悍又有內涵的文章來滿足碎片化閱讀的需求。這又反過來催生了很多人通過寫作來表達自己的願望,所以,很多人加入了寫作的團隊。這又在某種程度上掀起全民閱讀的大潮。

閱讀的作用不僅僅是能夠充分表達自己的主張,能夠有效提升個人綜合素質。而更重要的作用是大量閱讀積累後通過寫文可以實現知識變現。

對於普通人來說,通過知識信息的積累整理挖掘到再創新產出,從而獲得經濟回報,這是閱讀能夠帶來的最實用價值。也是我親眼見證過的實例。我認識的人里,至少有三個已經寫出了成績,一個朋友成為某平台的領讀達人,一個成為簽約作者,另外一個在去年在簡書也成為了簽約作者,還有編輯主動找她出書。

其實,寫文章是閱讀的一個長期有效的積累,經過對信息消化吸收,再思考總結後的輸出結果。是知識產出的一種形式。

要想寫出好的文章,一定要進行大量閱讀。而且是有效率有質量的閱讀。就像2017年非常流行的那句:輸出倒逼輸入。道破了閱讀對於寫作的重要性。

這種為寫而讀的目的,是移動網路時代環境的要求。因此,我們不僅要大量閱讀,而且要高效率高質量地閱讀。

每讀一本書,就要大致了解這本書里講了什麼內容,有哪些值得我們學習的知識,有哪些有助於我們成長並且對我們生活學習工作有用的內容。不能書看完了,內容也忘完了,就像猴子掰包穀一樣,看著挺用功,但是最終的收穫並沒有多少。

閱讀的過程,是收集信息學習知識的過程。每一本書里,我們都儘可能最大化吸收書的營養,收集對自己寫作有用的素材和信息。那麼,閱讀十本百本一千本書的話,我們積累的知識量就很多,寫作時肯定不會筆下空洞言之無物了。

那麼,今天我就給大家分享能夠讓我們提高閱讀技巧和閱讀質量的書籍,還有一本教我們如何寫作的書。一共是5本書。

《高效能閱讀》

這是一本介紹閱讀技巧的書。

日本作家原尻淳一在閱讀了上百種關於閱讀方法的同類書籍後,結合自己的閱讀經驗寫成了《高效能閱讀》。這本書從養成讀書體質、沉迷讀書的竅門、如何創造讀書環境、解剖讀書、知識產出這幾個內容,圍繞如何提高閱讀質量,共用了89個各自獨立卻又相互聯繫的閱讀技巧,闡述了高效能閱讀的方法。可以說是一本能夠解讀閱讀中問題的百科全書。

《如何有效閱讀一本書》

這是關於提高閱讀效率的一本書。

日本筆記本作家奧野宣之在這本書里從如何選書、如何購書、如何讀書、如何活用四個方面,重點介紹了自己獨創的「一元讀書筆記法」——將所有關於閱讀方方面面的信息和資料按照時間順序全部寫進一個筆記本。並用了19個閱讀技巧來更進一步例證如何有效閱讀一本書的具體方法。

《如何有效整理信息》

這本書和《如何有效閱讀一本書》是姊妹篇。是進行講述整理信息方法從而獲得高質量閱讀的書。

作者奧野宣之以知識產出為目的,用自己的親身體驗介紹了收集和整理素材及如何活用素材利用筆記本來生產知識的方法。按照時間順序,把看到的,聽到的,想到的內容不分類別,統統寫進一冊筆記本里。

《麥肯錫筆記思考法》

這本書中的「筆記思考法」,是用來解決問題的。

作者大島祥譽用3種筆記本(方格筆記本、橫線筆記本、麥肯錫原創筆記本)4個步驟介紹了如何將筆記作為「思考工具」和「解決問題」的筆記思考法。每個步驟選擇相應的筆記使用方法,就能邊寫邊思考,瞬間整理思緒,解決問題。

《一本小小的紅色寫作書》

這本書主要適用於應用類文章的寫作。

作者布蘭登.羅伊爾從結構、風格、可讀性三個方面,運用20條原則,介紹了怎樣寫好一篇有邏輯性文章的方法。

寫文章一般有六大基本寫作結構,範疇結構、評價結構、時間結構、比較結構、線性結構、因果結構。其中後四種結構在寫作中要按順序寫。

說明文的結構應該自上而下,採用倒三角結構,文章開端給出的總結論相當於是倒三角上端的寬基座。我們描述的觀點應該組合起來,最好是先完成一個主題的討論,再接著討論其他主題。

在寫作風格上,應該多用短句子,少用長句子,字裡行間要用積極平和的語氣。文章的可讀性主要指排版要好,行距、段落與段落之間、字距都要有適當的留白。

05

這5本書,前3本書是關於提升閱讀和整理信息的書。第4本雖然是麥肯錫公司用筆記工作的方法,但對於我們很多人來說,也可以學到如何通過筆記思考和解決問題的方法。

說到思考,不得不強調,思考在寫作中是非常重要的一個環節。一味的閱讀而不思考,就不能深刻理解消化書本中的內容,也不能將閱讀過的書本知識融會貫通和創新,也就不能進行有質量的創作。

有了閱讀技巧和方法,再將閱讀中發現的有用信息做一元化筆記有效的整理,然後經過不斷咀嚼加工創新,那麼產出一篇有質量的文章將不再是難事。

當然,廣泛而有質量的閱讀,不一定就能寫出好文章。但是要寫出好文章,必定要有大量的閱讀為基礎。

恰逢2018年「世界讀書日」,我們應該繼續進行高質量的閱讀,不然,真不足以談人生。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獨文字 的精彩文章:

TAG:獨文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