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穆建英雕塑並撰文《誰創造了佛像?》

穆建英雕塑並撰文《誰創造了佛像?》

GIF

2018.4.16穆建英敬造佛像一區

2018.4.16 穆建英敬造佛像一區

2018.4.16 穆建英敬造佛像一區

2018.4.16穆建英敬造佛像一區

2018.4.16穆建英敬造佛像一區

大衛完成了,全城的人蜂擁而至,他們緊緊圍著米開朗基羅和大衛像,讚歎的聲音不絕於耳。

執政官比爾覺得自己應該說些有見解的話。

「我覺得鼻子好象高了點!」

米開朗基羅抓了一把石粉,順手拿起一把鏨刀爬上架去,石粉從他指縫間簌簌落下。

米開朗基羅:「現在請看!」

執政官:「我看現在好多了!」

誰創造了佛像?

以上佛像雕塑及撰文:穆建英

2018-04-16

釋迦牟尼佛在世時,並不贊成偶像的崇拜。佛家在藝術表達中常常用菩提樹、佛腳印或採用象徵初次弘法的法輪來指代佛祖的形象。但在佛涅槃大約五百年後,世上其它的宗教,如婆羅門教、祆教或耆那教都在塑造本教神的形象,為了更好的宣傳佛理,在靠近希臘的古健陀羅地區第一次誕生了佛的雕像。

這似乎有違佛的旨意。我們另換一種說法。

佛祖在38歲那年,離開弟子前往忉利天為母親摩耶夫人說法。弟子十分想念佛祖,其中一個弟子——高賞比都城的王公伍達亞那,就帶著工匠去見有著莫大神通的目健連尊者,請他將工匠帶往忉利天觀察佛祖形象,工匠來回去了三次,回來後在一天時間裡用檀木雕刻了佛祖的第一尊雕像。佛祖回程時,此像在虛空中移動了六步以迎接佛祖。佛祖誇獎了這佛像的肖似,並開示人們,「見此像如見本尊」。

這段故事涉及到好多信息。仔細研究可以得出這些結論:

1、造像要求是有特殊地位的弟子領銜提出的,代表了政、教和人民的共同願望?

2、佛祖是同意這造像的動議和批准這造型方案的。偶像的崇拜不一定是來自佛祖的授意,佛祖大概也就是順水推舟而已。佛祖不搞偶像崇拜,但總得有一個上香的對象吧!

3、工匠需要先後上天三次來仔細觀察佛祖,當然,那時的藝術創作不用照相機,按照目健連尊者能隨意上天入地的神通,化造一個類似照相機的裝置應該是不難的事情。還有那時工匠大概也不會拿腔拿調的打開畫架就地寫生的勾當,不然這故事定會重點描述,在眾神的圍觀下為佛祖和佛母寫生在美術史上是多麼榮耀的事件!何況這種一趟就可解決的旅行非得去了三次,發射火箭的費用巨高啊!

值得指出的是,藝術創作中的觀察很重要。工匠仔細觀察了佛祖,然後胸有成竹的在一天內就雕刻出佛祖的雕像——「外師造化、中得心源」,說明內心的創造過程遠遠重於外在表現的技藝。

另外,佛對天下所有的工匠十分照顧,否則按照佛的神通,自己留下一個全息的造像又有何難?將「耕種」留給農夫,將「雕刻」留給石匠,蒼天總得給天下各式人等留下飯碗吧。所以佛祖只保留了批准的權利而沒有越俎代庖讓工匠們餓死。

最近參拜了多處名勝石窟和南北朝四大窖藏。佛的造型其實非常豐富,從古印度傳入的健陀羅和馬圖拉風格,到北齊完成的本土化轉換,再到重新「胡化」的隋唐模式,真是花團錦簇。但有一點很分明,官家更注重維持佛家造像的莊嚴儀軌,就是說堅持了佛像的神性,雖然莊嚴巨大的佛像定會帶來沉重的心理壓迫,但官家要的不就是這種效果嗎?而民間的造像有著更生動的表情色彩,這種來自善良天性的人文精神想必能讓更多的陷身於苦難中的勞苦大眾得到慰藉。

佛祖自己也經過無數次的各種生命形態的輪迴。佛一定不在乎外在的表象或「表法」。國寶「古佛」有各種俊秀的和「怪異」的形象。各個朝代根據各自理解創造了種種佛像。同理,我們應該也有充分的自由度去創造自己時代的佛像。

如果出於善念,佛祖的寬容必定不會加罪於你。

傳說這是世界上第一尊釋迦牟尼佛像——俄羅斯烏蘭烏德檀香寺 ? 釋迦旃檀佛像。這尊雕像曾經長期供奉在印度,後供奉在北京時被八國聯軍中的俄軍搶走。據說這像供奉在哪裡,就象徵著佛教中心將移居此地,這是俄國即將盛行佛教的啟示嗎?

穆建英攝於青州博物館 2018.3

穆建英攝於青州博物館 2018.3

據說這佛首因損壞被後人置換過。

穆建英攝于山東博物館 2018.3

穆建英攝于山東博物館 2018.3

穆建英攝于山東博物館 2018.3

酷似蒙古人的佛首。當時的統治者是鮮卑人,同屬北方人種。

穆建英攝于山東博物館 2018.3

如有指教或想聯絡我請在下方留言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羊百犟的自白 的精彩文章:

穆建英:《漫步在文明的星空下》

TAG:羊百犟的自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