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當超級APP越來越重,我們是否低估了輕量應用?

當超級APP越來越重,我們是否低估了輕量應用?

如果要問當下互聯網最熱鬧的場景,無外乎各大新崛起的APP平台之間的你爭我搶。當這些新晉小巨頭不斷把邊界擴張到對方的腹地,甚至觸碰到BAT的業務範疇,我們看到的是一個個日漸臃腫重型APP。

與此同時,包括小程序在內的輕應用產品,已然成為企業、商家的標配,參與者越來越多。而那些平台型的APP,在經歷過前幾年的瘋狂湧現之後,似乎紛紛進入了一個靜默期,除了巨頭在打架,再難見到新的爆款。

這似乎預示著輕應用的時代正在來臨。因為,那些沒有成為新平台的APP們,想要走重型化平台化的路線已經基本沒有機會,這種情況下,輕量化才是他們最佳的突破口。

重型化和輕量化,移動應用兩極化日趨明顯

就像美團可以集外賣、酒旅、出行等一系列的生活服務於一身,頭條也早已不是一個新聞聚合平台,甚至像高德地圖這樣的純工具型軟體,也開始在應用中內嵌順風車等業務。雖然吃瓜群眾站在一邊看得津津有味,但實際上這些超級流量入口的戰爭,潛移默化地影響所有網民的生活服務,也導致用戶越來越集中於超級APP。

以今日頭條為例,2015年其用戶日平均使用時長為53分鐘,截至2017年底,這一數字已經超過76分鐘。當這些超級APP佔據用戶的時間越來越長,其它移動應用還有多少可爭奪的機會?

不過正是在這種背景下,一些輕量閱讀、輕量購物、輕量娛樂等應用,卻在成為移動互聯網生活的新形態。

日前騰訊應用寶正式發布2018「星APP」3月榜單,榜單是依託騰訊內部過億用戶量級的數據為基礎,綜合了APP近期下載量、下載量增幅、好評指數、反饋指數、新鮮指數、社交分享六大維度來綜合評定。據這份榜單顯示,口袋記賬、可聽、粉萌日記、真龍霸業和蒼之紀元榮獲新銳榜,而微信讀書、BeautyCam美顏相機、Keep、酷狗音樂和QQ炫舞手游則在流行榜上名列前茅。

從這份榜單明顯看出,適應學習、辦公、記錄、娛樂等不同移動生活形態和碎片化時間,用戶移動互聯網生活同樣呈現「輕量化」趨勢。對於用戶而言,帶來「快速、簡便、愉悅」體驗的移動應用成為新選擇,像口袋日記、可聽等新銳榜上的APP都屬於輕量應用,而且用戶基數也在不斷增長。比如,口袋記賬的註冊用戶數已達700萬,日活已達100萬。

一面是沒有邊界、越來越沉重的超級APP,而另一面則是專註垂直領域的輕量化移動應用,這種逐漸走向相反兩極的發展方向,是否預示著這兩個「物種」本身就有兼容性?尤其是巨頭對應用分發重新重視,是不是也會給應用開發者帶來新的機遇?

工具未死,而輕量應用長存?

從08年開始,APP開始呈現一個快速增長的趨勢,只不過這個趨勢在2016年左右已經隱隱消退。直至今年,App Store可用的應用程序數量有史以來第一次減少,而國內在2016年下半年,新增APP數量出現明顯下降,直至2017年才有所回暖。

一個更為不樂觀的消息是,消費者手機上已經安裝了很多必需的軟體,他們已經不再熱衷於搜尋新的軟體工具,除了偶然出現的爆款軟體,比如摩拜、ofo及抖音等。而且當這些超級APP逐漸將觸角伸到各個領域,必然擠壓其它移動應用的生存空間,就像快手小遊戲,僅靠快手背後巨大的流量,就在短短時間內月活近500萬人。

不管怎麼看,移動應用及開發的前景都不算樂觀,這是否意味著馬太效應下,超級APP之外的移動軟體都會越來越邊緣化?

其實這倒未必。超級APP越來越重,而另一面其他APP越來越輕,這說明很多移動應用聚焦於小而美、垂直深耕,反而避開了原本移動開發經常陷於繁和簡的兩難境地。而通過性別、年齡、手機機型等不同維度分析,不同用戶對APP偏好差異也愈加明顯。

直至現在,這種趨勢日漸清晰。從星APP每月發布的榜單可以看出,在這些輕量化的移動應用中,明顯的一個共同之處就是,大部分都是工具型產品或垂直內容產品。比如可聽是雲掌財經旗下財經知識音頻應用,口袋記賬是一款記賬類APP,而Keep屬於運動健康類APP,BeautyCam美顏相機是拍照應用。

尤其是工具型APP,存續時間已經說明了其具備可觀的用戶價值,只是因為商業變現的問題,一直被外界唱衰。但實際上,這一剛需類應用的天花板還很高。根據QuestMobile最新發布的報告,在中國2017年6月各類APP使用的時長方面,系統工具僅次於移動社交位居第二,同比增幅15.8%。

而且像Instagram、WhatsAPP被巨頭收購,實現與巨頭的耦合價值成為了保底的選擇,更有Camera360、美圖秀秀、陌陌等知名大眾工具APP,都已經與巨頭聯姻。也就說,擁有用戶基礎的工具型移動軟體,構成輕應用的主流,其價值不歸零,移動應用還有很多發展空間。

商業變現難題解決?

用戶群體的年輕化和個性化,很大程度上決定了移動應用的市場空間還有待開發,只是一個不得不承認的事實是,工具型或內容垂直型產品即使用戶量劇增,也少有能成為互聯網巨頭。這十幾年的時間內只有360、獵豹、搜狗、美圖等少數公司成功上市,曾經紅極一時、甚至被稱為裝機必備的應用軟體,所剩寥寥無幾。

不過即使這樣,我國移動應用開發還是處於增長狀態。工信部公布數據顯示,截止2月底,我國市場上監測到的移動應用為411萬款,較去年年底增加8萬款,

第三方應用商店分發累計數量超過1.1萬億次。

移動互聯網的紅利消退後,移動應用的競爭不得不從流量爭奪轉移到商業變現,而很多積累海量用戶的APP正是倒在了這道坎上,如今移動應用市場逐漸回暖,這是否意味著變現難題已有解決之法?

其實,近幾年來獵豹、搜狗的發展路徑起到了不小的示範作用。以獵豹為例,其2017財年第四季度及全年財報顯示,總收入為49.75億元,較上年同期的45.647億元上漲8.99%,而工具產品經營利潤率增長至33.8%。從獵豹的各大業務看,智能硬體、廣告服務、手游、工具矩陣及應用分發,預示著多元化的變現方式正在改變工具類產品的發展方向。

擴展到其他移動應用中,也同樣適用。以星APP月榜上的APP為例,2月份上榜的百詞斬從2015年就憑藉單詞書、文具等周邊找到變現切入點,而口袋記賬孵化於奇鳥金融,通過金融化的產品工具接觸並沉澱用戶流量,然後為用戶提供更多的金融服務,這得益於理財、投資、金融教育的一系列產品矩陣。

而專攻運動健康的明星級產品Keep,用戶數已突破1億,從2016年就開始由移動健身工具逐步向運動平台轉型,從電商入手開始探索商業化。

由此可見,即使頭部效應越加明顯,對深耕垂直方向的內容APP或工具型產品來講,只要商業化方向有了突破,大部分輕量化移動應用基於特定群體用戶的本質需求,同樣可以在超級APP擠壓下找到其它生存空間。

更何況,如今巨頭亂戰給移動應用帶來了不少競爭價值,這或許也是一個不錯的選擇和歸宿。

歪道道,獨立撰稿人,互聯網與科技圈深度觀察者。同名微信公眾號:歪道道。謝絕未保留作者相關信息的任何形式的轉載。

(以上文字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並不代表金評媒立場。)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金評媒 的精彩文章:

美國富豪是這樣教孩子賺錢的,你學會了嗎?
劃重點!一文讀懂周小川「金融改革與發展」記者會

TAG:金評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