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15歲的女孩以死來救贖整個家庭,無聲的離去沒留下一句告白

15歲的女孩以死來救贖整個家庭,無聲的離去沒留下一句告白

哈哈

一切的苦難都會過去,學會和自己和他人和解,放過自己也放過別人。

The second story

1

1

伍綺詩憑藉《無聲告白》力壓斯蒂芬·金、村上春樹等99位文壇名家以及大牌暢銷書作家,橫掃2014亞馬遜年度最佳圖書第1名、2014美國國家公共電台年度最佳圖書、2014Buzzfeed最佳虛構類圖書等多個獎項。

1977年的一個清晨,瑪麗琳打開女兒的房間沒看到女兒的身影, 不久警察來到家裡調查。

最終經過多次搜索在湖底發現了莉迪亞的屍體警方定論為自殺。

新聞鋪天蓋地來報道這件事,大肆的加以渲染,根本原因在於莉迪亞是一位華人教授的女兒。

莉迪亞的死讓家庭成員沉浸在一種怪異的氛圍里,就連最小的漢娜也感受到家裡的異樣氣氛,一切都撲朔迷離,母親也「試圖」找出真兇!她不相信莉迪亞會選擇自殺。

-2-

畫面拉回數年前:1957年9月,上大三的瑪麗琳與詹姆斯相識的過程.....

在辦公室瑪麗琳吻了他,學生吻了老師,這是很大膽的舉動。不過對於瑪麗琳而言,與眾不同是她骨子裡最嚮往的事情,正如她認為詹姆斯是與眾不同的東方人一樣。

而詹姆斯與她相反,他極力避免與眾不同,因為他是一個來自中國的華人,就像上世紀來到美國的大部分華人一樣,他們到達的途徑都不怎麼光彩。

他希望不被發現、不被遣返回國,所以他拚命融入人群,不想被排斥為異類。並且詹姆斯愛上她最初的原因是覺得她能夠完美地融入人群,因為她看上去是那麼的普通自然。

正如70年代大部分種族觀念一樣,瑪麗琳的母親知道詹姆斯是個黃種人之後極力的反對,結婚前曾對她說:要為你們將來的孩子想想,他們可能走到哪裡都不合群。「你會後悔的。」

正巧這一句話被詹姆斯聽到,他懷揣這份恐懼影響了下一代。

文化差異導致所追求的東西和生活習慣不同,在70年代美國人的思想就不在限於相夫教子,即使結婚還懷揣去實現夢想的可能。而在當時中國傳統思想更希望另一半相夫教子。

所以當瑪麗琳提出繼續進修學習完成她的醫學夢時詹姆斯誤解了她,他理解成了妻子外出工作是因為自己沒有能力去養活他的妻子,這在他看來是一種笑話。

兩個性格截然不同的人組建了家庭,各自內心的秘密無從訴說,又缺乏溝通產生的負面情緒將直接影響著孩子。

可以這樣說,瑪麗琳一家的每個孩子的性格,或多或少都受到父母上一輩受種族歧視,以及父母過度期盼的沉重壓迫,使他們在這種畸形病態的期盼壓迫下成長。

在整個家裡莉迪亞是最聰明的那一個,她看得最清楚,她知道媽媽需要的是什麼,當她看到母親讀過的那本令人傷懷的烹飪書,她看到母親留下的淚痕。

她暗暗發誓,為了留下母親,母親所說的所有願望她都答應。她的這一想法也喚起了瑪麗琳新的希望———將她所有的未完成的夢想都壓在莉迪亞小小的雙肩上。

至此莉迪亞的災難開始了,她是整個家裡的焦點,父母的掌上明珠,但在我看來她是家中最悲劇的一個。因為她活在了母親瑪麗琳和父親詹姆斯的雙重過度期盼中而不知如何拒絕。

她變成母親想成為的人,她害怕失去母親,對於瑪麗琳給她的要求她從不拒絕也不會過多表現出不滿。

對於父親而言莉迪亞是他的驕傲,詹姆斯一直覺得莉迪亞像她母親——美麗、藍眼睛、沉穩,看起來就是一個真正的「美國人」,放在人群中就能完美的融入。

對莉迪亞自己來說她沒有朋友,在她孤獨的過程中,傑克成了她生命的後半部分,她以為傑克是她唯一的朋友,直致結束生命之前她才明白傑克只是通過她小心翼翼的愛著她的哥哥,那種不敢說出的苦澀成為了壓垮莉迪亞的最後一根稻草。

-3-

哥哥內斯是家裡的第一個孩子也是唯一的男孩子,他的不幸在於他的父親,內斯很像他,憂鬱、講話吞吞吐吐。

詹姆斯不喜歡他平時的表現,因為他覺得內斯太像自己了,他怕自己所經歷的會在內斯身上重演。

詹姆斯一直以來的恐懼是他不斷的想起自己曾經的缺憾(不合群,沒有朋友、招人歧視)他想去彌補,便把這一切都強加在內斯身上。

當他看到內斯在泳池裡被耍被奚落,拽緊拳頭

他理解內斯的心情:被戲弄的屈辱,無法合群的挫敗感。同時,他還想搖晃兒子,扇他一巴掌,硬把他逼成不同的人。

母親瑪麗琳又把過分關切的目光投注在了莉迪亞的身上,導致家人忽視了內斯真正的需要。父親不贊同內斯的航天夢,覺得這不如多交朋友來的實際。所以內斯在家裡最大的存在感體現在莉迪亞身上———莉迪亞對他的依賴。

漢娜是家裡最小的孩子,從一個嬰兒在這個家庭成長,從小就變得小心翼翼,所有人都忽略了她在家庭中所佔的位置。

她活在姐姐的光環之下顯得平庸。她遊離在家庭的邊緣,不被長輩關注重視,活的沒有存在感。

她從安靜的嬰兒成長為善於察言觀色的小孩:她喜歡躲在角落和柜子里,還有沙發後面、桌布底下,退出家人的視野和腦海。默默注視著所有人,注視著事態的發展。

-4-

在我看來所有家庭成員都沒有莉迪亞這般不幸。莉迪亞自己——她是全家人的宇宙中心,儘管她不願意成為這個中心——每天都擔負著團結全家的重任,被迫承載父母的夢想,壓抑著心底不斷湧起的苦澀泡沫。

她一直被壓迫,她失去了童年該有的歡樂,沒有朋友沒有愛好成為了一具學習機器,只為博得父母一笑。

自始至終沒人明白莉迪亞真正需要什麼,她為家人而活,活在整個家庭的巨大壓力下,作為一個家庭中心她要周轉應對不同的問題。

同時莉迪亞是典型的父母期盼孩子成長的模樣,她身上背負了上一代太多的期盼,壓力過大,從而導致她逐漸迷失自我。

父母親的殷殷期盼,讓她活的異常壓抑患得患失且孤獨。這些過度期盼使她不堪重負愈發壓抑,過多的情緒累積到某一個臨界點,終究還是爆發了,她——自殺了。

可以說莉迪亞是這個家庭的犧牲品,她是最先明白這個家庭癥結所在的人,她極力的挽救,又無從述說。

在父母雙重施壓下,她通過結束生命來做回自己,救贖了整個家庭。

結尾瑪麗琳在收拾莉迪亞屋子時想起莉迪亞五歲的時候,會扒在水池邊觀察醋和小蘇打中和反應生成的泡沫。

她明白了,莉迪亞自始至終,愛的並不是科學。瑪麗琳幡然醒悟,淚如雨下,她明白:她永遠得不到她想要的;她只是學會了如何得過且過而已。

她抱向了漢娜,她在心底暗暗發誓不在去忽視不在去冷落。內斯可以繼續去追尋他想要的,詹姆斯也被拉回了正軌,他正視了自己,他太在乎別人對他的看法希望融入這個社會。

莉迪亞的死讓這個畸形的家庭回到了正常的軌道。她無聲的離去,以死為代價擺脫了他人的期待,找到了自己。

-5-

書中還有許多情節值得去回味,比如詹姆斯對自己華人身份的質疑,瑪麗琳對追求夢想的遺憾。傑克偷偷暗戀傑斯的倫理關係都值得去書中細細品讀。

《無聲告白》是伍綺詩耗時六年寫就的第一本長篇小說,故事編排精妙細緻,文筆沉穩內斂,一經出版便廣受好評,成為2014年度最具實力且眾望所歸的黑馬

本書的故事靈感來自伍綺詩丈夫講的一個故事:他小的時候,有個同學把自己的妹妹推進了湖裡。她最後得救了,但「女孩落進水裡」這個意象作者一直都忘不了。作者開始思考:她掉到水裡的時候有什麼感覺?她和哥哥的關係是怎樣的——落水前和落水後?如果她沒有被救上來,她的家庭會發生什麼事?

《無聲告白》以一個大時代環境下,人們對種族歧視和家庭矛盾、性別問題等不同生活面來向我們展開了一個悲劇故事。

作者以家庭倫理作為線索,當家庭矛盾越來越大,隔閡越來越深,就會使整個家庭走向畸形化,孩子是最能反映家庭問題所在的。

因為家庭的和睦與否會直接影響孩子的性格特性,那些缺點將會直接傳遞給孩子。整個瑪麗琳一家其實是一個社會的縮影,地域文化的差異不得讓我們反思換置到當今社會如何去化解這種矛盾。

作者曾在採訪中這樣說過:「我是個對每段感情都很投入的人,所以對待寫作也是這樣:先抱定一種方式寫下去,靈感枯竭了就換別的方式。有一段時間,我必須嚼著瑞典小魚軟糖、喝著櫻桃可樂才能寫出東西來。最近我的習慣是來一杯很釅的伯爵茶,除此之外也沒有什麼秘訣。無非是坐下來,重新讀讀我前一天寫好的東西,然後讓故事繼續下去。」

所以作者花了6年時間來創作此書,她以溫情寫實的筆風,將故事中每個人的過去將來慢慢鋪陳展開。她越寫的直接,現實與理想的反差對讀者就越具有衝擊力。就像書名《無聲告白》那樣,她悄然離去,沒有留下一句別離,把告白藏在了心底,用行動影響了整個家庭。

END

以下是媒體及網友對本書的評價

即使我們熟知身邊有這類故事,也從來沒在美國小說中見過,起碼,在伍綺詩之前,沒有誰處理過這類故事。這部小說寫的是成為「異類」的那種負擔與壓力,這種負擔與壓力,通常會摧毀一個人,而不是塑造一個人。

——《紐約時報書評》

2014美國亞馬遜年度最佳圖書第一名——《無聲告白》探索了身份危機、人生成就、種族、性別、家庭以及個人道路。並且,這本小說沒有任何一處落筆是粗疏的。我唯一擔心的是,我對《無聲告白》的刻骨崇拜,會導致讀者對這本書抱有太高的期待。但這本書就是好得這麼極致!深情力透紙背,刺痛你心,用詞精準而剋制,文風溫婉而細膩。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聆讀里 的精彩文章:

懂人情而不世故

TAG:聆讀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