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處理塑料有救星 研究人員開發可分解塑料的酵素

處理塑料有救星 研究人員開發可分解塑料的酵素

中新網4月17日電 據「中央社」報道,據一份研究報告顯示,美國與英國研究人員開發出一種可分解塑料的酵素,有助於解決日益嚴重的塑料污染問題。據悉,該報告被發表於美國同行評審期刊《國家科學院學報》中。

資料圖:當地時間2018年3月3日,一名英國男子在巴厘島海域潛水時拍下觸目驚心的一幕。海洋中漂浮著大量塑料垃圾:瓶子、袋子、杯子、桶、吸管等等,魚類及其他海洋生物都避之而不及。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據報道,每年有800多萬噸塑料被倒入全球海洋,多數塑料產品就算做了回收,仍可留在環境中好幾百年,人們擔心這種由石油製成的產品會殘留毒性,對人類健康與環境構成危害。一直以來,研究人員致力於尋找更好的分解方法。

英國朴茨茅斯大學與美國能源部國家再生能源實驗室的科學家,決定專心研究數年前在日本發現的一種自然形成細菌。這種細菌被稱為Ideonella sakaiensis,似乎專吃一種塑料,即廣泛用在塑料瓶的聚乙烯對苯二甲酸酯(PET)。

報道稱,研究人員原本計劃通過分析該細菌結構,了解其中一種酵素PETase怎麼運作。但據報告稱,「結果他們更進一步,無意間開發出一種酵素,甚至能更有效分解PET塑料。」

研究人員使用比太陽光亮100億倍的超強X光,製造超高畫質的PETase酵素3D模型。南佛羅里達大學與巴西坎皮納斯大學的科學家做了計算機建模,發現PETase酵素看起來很像另一種酵素,也就是在真菌與細菌中發現的角質分解酵素。不過,PETase酵素有個地方有點不同,研究人員假設,這就是可以分解人造塑料的地方。

因此,研究人員改變了PETase的活性部位,讓它變得較像角質分解酵素,無意間發現這種變異酵素,在分解PET上甚至比天然版的PETase更有效。研究人員說,他們目前在進一步改善這種酵素,希望最終能將分解塑料工作,提升到工業用層級。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新聞網 的精彩文章:

上海官方:今年5月起出國定居或入外國籍需註銷上海戶口
阿富汗女子考場上邊哄孩子邊答題 勵志故事感動網友

TAG:中國新聞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