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媽媽做夢都是娃,娃的夢裡有沒有媽?

媽媽做夢都是娃,娃的夢裡有沒有媽?

睡著的小嬰兒很容易讓父母愛心爆棚,因為真的很萌。大腦袋短手短腳的小娃閉著眼不吵不鬧,像海星一樣躺成一個「大」字,臉上突然綻出一個無齒的笑容……這種時刻,我就會忍不住琢磨,這小腦袋是夢到啥了呢?好吃的,好玩的,還是夢到了我呢?(痴漢笑)

抱著這種心情去查了一下資料,然後我聽到了自己玻璃心碎掉的聲音。

睡著的小嬰兒,很可能沒有夢到爸媽

小孩的夢,靜止又無聊

目前還沒辦法知道小嬰兒做什麼夢,不過等他們大點會說話,就可以描述自己的夢了。

研究嬰幼兒夢境的專家戴維·福克斯(David Foulkes)是從3歲大的孩子研究起的。他曾經把孩子們帶到睡眠實驗室,然後瞅准機會把他們喚醒,問他們剛剛夢見了什麼。

3~5歲的孩子,做的夢往往……挺無聊的,更像一張照片,而不是一段電影。他們的夢主要有兩大主題:動物,靜止的自己。醒來後他們描述的夢往往是「一隻鳥在叫」,「一隻狗站著」,「一隻小雞吃玉米」(最後這個夢可能是因為孩子自己餓了)。他們有時也會夢見自己,但往往要麼很疲倦,要麼乾脆在睡覺,比如「我在浴缸里睡覺」,「我在理髮店裡睡覺」,「我在一間陌生的屋子裡睡覺」。

這個年齡段的孩子,夢裡沒有情節,沒有多少動作——可能是因為大腦模擬動作如「心理旋轉」(mental rotation)這樣的能力還不成熟——沒有人與人之間的互動,也沒有伴隨著多少情緒。

孩子明明跟人打交道多過跟動物打交道,為什麼卻會更多地夢到動物呢?這個問題還沒有很好的解釋,科學家只是猜測也許跟童話、動畫片里出現許多動物有關。

給孩子看的繪本和動畫片多以動物為主要角色。圖片來源:《小豬佩奇》

要一直到5~7歲左右,孩子的夢才開始慢慢變長,自己在夢裡有動作、有情緒,也有了其他人物出現——總而言之,從這時候起,孩子的夢才開始接近成年人的夢。

沉睡的嬰兒大腦很忙,但忙的事不包括做夢

3歲時的夢都如此單調,之前的「夢」就更不必提了。

小嬰兒能經歷,能感受,但並不代表他們一定能夢到自己的經歷和感受。大腦織造夢境,是需要素材的。小嬰兒的大腦還沒有存儲足夠多的記憶與知識,難以構築出瑰麗曲折的夢境。另一方面,構造夢境可能需要一個穩定的「自我意識」(self-awareness),即使在夢裡換了「身份」,也能意識到「那也是我」。對1歲之前的小嬰兒來說,這種意識幾乎還不存在。

有時候小嬰兒還會「夢驚」,從睡眠里忽然驚醒,尖叫、大哭,要安撫許久才能鎮定下來。這也不是因為夢到了什麼恐怖的事。科學家猜測,這種反應來自大腦里負責處理「遇險反應」的杏仁核。長大後,杏仁核在沒事發生時會被大腦皮層抑制,但小時候這種抑制功能還不完善,於是嬰兒就會突然「大驚」。還有一種可能是呼吸暫停綜合征,如果孩子太過肥胖或者有扁桃體肥大問題,就可能在睡眠里呼吸暫停,然後驚醒。不管是哪種情況,嬰兒都不大可能是因為做噩夢而驚醒的

但嬰兒睡眠的時間又比成年人長得多,而且他們同樣會進入快速眼動睡眠(REM)——成年人的夢境往往發生在這個階段。

那麼,小嬰兒的大腦沉睡時,到底在做什麼呢?

科學家認為,幼小的大腦要忙的事情很多——整理信息,形成迴路,生長發育,形成或去除突觸,清除掉累積的代謝廢物……但不包括做夢。

夢是一種複雜的高水平認知活動。小嬰兒很可能不會做夢,即使會做某種「夢」,也遠比大人的夢更簡單,更平淡,更受外在刺激影響(冷了、熱了、餓了、尿了)。

總言之,不論小嬰兒在夢裡是喜是悲、是手舞足蹈或是尖叫著驚醒,他們都大概率沒有夢到你。歡笑也好,皺眉也罷,都只是幼小大腦在演習時的副作用而已(編輯:odette)。

參考資料

[美]桑德拉·阿莫特,[美]王聲宏. 兒童大腦開竅手冊. 盧春明 譯. 北京:中信出版社, 2013.01.

David Foulkes. Children"s dreaming and the development of consciousness. Cambridge: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2009.

一個AI

小孩子可是很忙的。

本文來自果殼網,謝絕轉載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果殼網 的精彩文章:

誰缺席了藝術作品中的奇幻森林?
面試題目五花八門,現在又流行讓你先玩個遊戲?

TAG:果殼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