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電動汽車爆發前夜的危險與機遇

電動汽車爆發前夜的危險與機遇

一台諾基亞 E71對準了展台邊正在攀談的幾位老先生,他們個個頭髮花白、西裝筆挺。鏡頭中的主角,是義大利著名汽車設計師喬蓋托·喬治亞羅(Giorgetto Giugiaro)。

喬治亞羅被稱為「世紀設計大師」。在 60 多年的從業經歷中,他曾經設計了蘭博基尼Gallardo、大眾第一代高爾夫、蓮花Esprit等一眾經典車型。

名為 Sibylla的汽車是喬治亞羅第一次設計的純電動概念車,更重要的是它足夠純粹。沒有車企冠名、沒有品牌贊助,這一次設計是他獻給自己80歲生日的作品,也更像是對這個新出行時代的致敬。

這一次,讓「設計大師」最驕傲卻不是車輛的外在形象,而是車內置的「EnOS 能源物聯網」。

這套與遠景能源合作的系統不僅能夠保證這台汽車使用的是100%的「清潔電力」而不是化石燃料燃燒產生的電能,同時讓這台汽車成為每個人的「智能綠色移動電站」,實現能源共享。

80歲的喬治亞羅看到了下一個時代的變化。電動汽車爆發之後的連鎖反應即將導致的能源結構的新一輪變革,但這究竟是電動汽車的將要面臨「崩塌」的危險,還是潛伏在地表之下將要崛起的另一個「山頭」?

喬治亞羅沒能夠回答,但他讓我們看到的是提前押注和搶佔這座「山頭」的,是電動汽車公司和能源公司的殊途同歸。


「待命的火電廠」與「綠色革命」

「如果法國有10%的汽車實現純電動化,當這些車同時快速充電的時候,它會超過法國現有電力容量的三倍。」遠景能源CEO張雷說。

而在國內,更多的電力需求意味著時刻「待命的火電廠」,以及目前已經高達60%的火力發電佔比。

關於電動汽車是否「環保」的悖論早已討論已久。使用火電的電動汽車依舊不環保,只是把分散式的燃燒統一化了,治標不治本。「燃料的使用效率在汽車中只有20%,但在發電廠規模化效應可能提升到60%」Tesla CEO埃隆馬斯克曾在TED演講中解釋說,「不可否認的是,現階段我們需要先把汽車轉化成使用清潔能源的工具。」

只是第二步怎麼做,馬斯克並沒有說,但遠景卻給出了答案。遠景能源這次和喬治亞羅先生合作,除了「趣味相投」,更重要的是遠景希望更多的人了解到他們做的這件事——能源互聯網。

(喬治亞羅和遠景 CEO 張雷)

在電動汽車即將迸發的前夜,2016年9?遠景能源推出了能源物聯?平台「EnOS能源系統」。利用遠景自己身處風能行業的優勢,他們希望通過連接和管理數以億計的太陽能板、風機、儲能、用電終端,讓每個家庭、社區、甚?至每個城市的各類能源設備協同運?,實現對負荷的精準監測和管理,利用系統柔性來實現供需匹配,從而保證這輛汽車使用「清潔能源」的目的。

如此的表述更像是這個平台的「遠景」,好在遠景讓這個故事在歐洲生根發芽。遠景大手筆投資的歐洲最?儲能公司Sonnen,曾是歐洲地區Tesla儲能產品Powerwall的最大勁敵,他們基於EnOS平台,將自身的SonnenCharger(可以通用的家用充電樁)和儲能系統與清潔能源進?了連接,供用戶使用。

更重要的是,如果用戶家裡也安裝了Sonnen的全部設備,你會成為它的「會員」,與所有用戶共享充電樁和清潔能源,這個模式簡單來說就是電力能源中的airbnb。所以EnOS平台發揮的最大作用是「智慧協調」這個虛擬電廠,避免清潔能源電力供給不均和電網崩潰的風險。

「當你的電動汽車成為一款移動的『充電寶』,成為可以調度的能源,也許未來你買車就不需要花錢了。」遠景能源CEO張雷說。

正是在這個時間點,當「EnOS能源平台」發布半年後,2017年2月,特斯拉汽車公司(Tesla Motors Inc.)正式改名為特斯拉(Tesla Inc.),馬斯克也終於公布了自己的答案,讓特斯拉向一家垂直一體化的能源公司邁進。

「當你希望自己的電動汽車使用清潔的太陽能,我想回答你,Tesla也能幫你做到。」馬斯克說。從2015年開始發布家用電池Powerwall到更新二代,再到收購Solarcity太陽能公司,已經擁有四家公司股權的馬斯克野心再現,不甘於只做一家電動汽車公司。

未來將有千百萬輛電動汽車融入電力系統。越來越多的巨大的電池工廠拔地而起,他們開始每天生產大批量的電池。這不僅僅是讓電動汽車成為主流,這還讓能源世界經歷一個根本性變革:從一個統一的、集中的、主框架式的能源形態,到一個碎片的、開放的、網路交錯的能源系統。

而在實現清潔能源的背後,遠景還希望解決一個更大卻也更廣泛的難題。


充電才是真戰場

長期搖不到號,很多人便「妥協了里程」買了新能源汽車,但從這天起他們真正的煩惱才接踵而來。

真正阻礙電動汽車大規模發展的瓶頸仍在於充電問題。「或者說是在於充電設施的便捷性和大規模接入電網的友好性」,遠景創始人兼CEO張雷說。

蔚來汽車的創始人兼董事長李斌曾多次在公開場合吐槽「很遺憾,自己家也安裝不了充電樁。」的確,部分小區的私人充電樁已經接近飽和,由於小區電力負載過大和安裝成本的問題,讓車主的充電樁安裝成為了坎坷的維權之路。

蔚來給出了其中一種答案:將「充電」這件事做成一項服務,賣給用戶。把關於充電設施和能源的複雜問題交給自己來解決,讓用戶無感知。說到底,蔚來是通過換電、以及多充電方案整合的方式去解決充電難的問題。

而張雷給出的解決方案卻與蔚來的思路不同:「汽車行業與能源體系需要一個能源物聯網,才能融合成完整的生態。」如果把國家電網比做「主動脈」,遠景想要做的是利用能源物聯網形成更多的「毛細血管」里的微循環,也就是依靠「分散式能源」系統來減輕對於「主動脈」的需求。

為了將自己的理念落地,張雷找來了威馬深度合作。遠景利用能源物聯網平台EnOS在中國部署的智能樓宇與儲能解決方案,實現與智能的充電網路布局、管理與規劃,真在搭建一個面向全行業的充電服務網路。這也將成為威馬汽車的智能充電服務合作網路。

「上千萬輛的電動汽車,就是一個移動的能源站,關鍵看你未來如何利用。」張雷說。依靠這個EnOS平台,未來遠景還有更多想像空間。例如,改變電動汽車能源響應模式,讓電動汽車參與到能源的調配之中。

另一家公司也正在將這件事變為現實。智充科技最近與法雷奧汽車零部件企業合作研發在新型的V2G系統,簡單來說就是如何把電動汽車內的電能反向「充回」給電網。而這家智充科技,正是最近為小鵬汽車提供充電解決方案的提供商。

從Tesla的一枝獨秀,到所有傳統汽車廠的「電動轉型」開始逐漸交貨,甚至是新造車首批新車下線,續航、加速甚至是性價比上,越來越多極具「競爭力」的產品出現,彷彿「圍剿」Tesla的大戲即將上演。

但在這場戰爭打響之前,電動汽車爆發的前夜,人們沒有意識到的是,也許他們關注的並不是真正的主戰場。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極客公園 的精彩文章:

如果光顧找彩蛋,《頭號玩家》你可能只看懂了一半
努比亞 V18 上手:努比亞的第一款千元機,主打手感和續航

TAG:極客公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