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道學 > 淺談易經之象數派

淺談易經之象數派

象數是易象與易數的合稱,象是形狀,數是數目和計算。象和數經常在易學中連起來用,稱為象數。

易學象數派就是著重於通過《易經》卦象和有關數字解釋《易經》的學派,易學象數派的鼎盛時期是兩漢和兩宋時代。其代表人物有兩漢的孟喜、焦延壽、京房、鄭玄、魏伯陽;北宋的陳摶、邵雍等。

象數派興於西漢時期,西漢時《易經》與民間的五行干支運氣思想結合,與陰陽家合流。 出現了孟喜、焦延壽、京房等一批著名的注重象數的易學家,這三個易學家一脈相承,孟喜為焦延壽之師,焦延壽為京房之師。他們以卦氣占驗說易,包括納甲、飛伏、世應等法,為漢代象數易學主流。

東漢鄭玄博採眾長,以「爻辰說」解釋《易經》經文,其認為乾坤二卦生其餘六十二卦,乾坤二卦共十二爻,剛好合十二地支之數。其將十二地支納入到《易經》的三百八十四爻,以「五行說」解釋筮法,說易以象數為主,對後世影響極大。魏晉南北朝時期的南方宗王弼,北方尊鄭玄。

漢代以象數解易的另一大家是魏伯陽,其《周易參同契》以爻象論道家丹鼎修鍊之術,開啟後世道家易先河,深契《易經》象數原首。南宋時期的易學宗師朱熹曾專為《周易參同契》做過註解。

北宋時期,象數易學又迎來一波黃金時代,陳摶、邵康節創立了「圖書易學」,以「河圖洛書」來解讀易學,使象數易出現了新面貌。

河圖洛書以十(九)個數字表示四象五行,包括時間(時序)、空間(方位)及水、火、木、金、土五行,其代表作為《皇極經世》。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易經 的精彩文章:

易經的十大警示名句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周易》否卦究竟講了什麼?

TAG:易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