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古龍與小李飛刀

古龍與小李飛刀

原題:劍氣光寒三萬里,情暖大地爍古今

作者:夜雨星辰

聲明:作者個人意見,不代表本公號立場

這是第三次完整的看完一本古龍的小說了。

第一次接觸古龍是大二的時候在圖書館借的一本《英雄無淚》,那時沉迷於金庸武俠,可是苦於在圖書館找不到金老的書,無意間碰到了這本古龍的名篇,於是準備換一個風格借回來拜讀一下,讀完之後感覺雲里霧裡,不知道講了一個什麼故事,只是感覺書中的很多人物都被寫得很厲害。第二次接觸古龍始於大三時候新出來的電影《三少爺的劍》,「一劍光寒三萬里,劍氣飛揚十九州」,於是決定由書中去神交神劍山莊的劍神謝曉峰。當時做過很多摘抄,現在已不大記得當時讀完後的想法了,不過對於燕十三奪命十三劍、十四劍以及到最後與自然天地融為一體的十五劍印象尤為深刻,由十三劍到十四劍以及十五劍的不斷突破過程中融入了很多玄妙的哲學的味道,劍法到這裡已不僅僅是單純意義上的武功,更是一種突破自我、道法自然的行為藝術。後來隔了很長一段時間沒有再去接觸古龍了,前兩次的看書體驗讓我不是很喜歡古龍的文字風格、人物對話方式、武功的刻畫形式,不過後來在看一些關於金庸武俠評論的資料時,經常會碰到一些把金庸和古龍行文風格、人物刻畫、文化底蘊以及個人經歷做出的總結和對比,開始漸漸理解和明白古龍的文字風格和情感投入。這次,《多情劍客無情劍》的一步一步走入,也讓我對古式英雄有了更深的理解。

金大俠與古大俠

金大俠的文字平實無華,敘述不緊不慢,但是書中人物的對話、心理活動卻是真切有趣,故事情節更是大氣磅礴、緊湊有致,個人感覺金大俠的敘述方式讓人很容易接近、很有真實感,彷彿故事就在眼前發生。他很少在故事的講述過程中對書中的人物性情進行評論,大多數是平靜的講述,讓讀者自己代入到書中的故事中去感受書中人物內心的情感冷暖。(不過這樣的評論也是有的,最有名的是《飛狐外傳》中關於程靈素犧牲自己拯救胡斐的那一段感人至深的畫外音。)金庸的武功招式融入了很多古典的文化和思想,琴棋書畫、詩詞文曲,皆可化為招式,像陳家洛由《莊子》「庖丁解牛」的哲學思想中悟出等待時機、功敵破綻招式宛如舞蹈的上乘武學,如楊過臨戰時於「目送歸鴻,手揮五弦。俯仰自得,游心太玄」的詩句中創出的新穎劍法……另外,金大俠塑造的英雄雖然各具不同性情和光輝,但是給人的感覺也是平易近人,讓人很容易接近。

相比金庸文字的平實有力,古龍的文字更為直接、簡短明艷,帶有很強的感情色彩,而且古龍很喜歡在行文中以上帝視角的身份隨時對書中的事件、人物做出評論。其次,古龍式武功感覺都有一個特點——快,劍快刀急,甚至快得都看不出具體是怎樣刺出、怎樣砍出,如小李飛刀,你甚至不知道它是怎麼被發出來的,刀就已插入了敵人的咽喉,所以書中高手的對決關鍵就是比誰更快,往往三兩招之間、甚至一招之間就勝負已定。可能是由於對金庸關於高手對決間一招一式驚心動魄的描繪的偏愛,我之前一直誤以為是古龍對於具體招式對敵時描寫能力的欠缺導致他喜歡用這樣一劍定江山的方式刻畫高手決鬥,直到後來在「金庸江湖論壇」中看到一篇關於金庸古龍武功比較的評論文章才開始明白古龍的這種創新和高明,文章中說古龍的這種「飛刀與快劍」其實追求的是一種至高的武學境界,類似於「禪」學中的頓悟,後來想想,覺得這種理解方式特別的高明,當然歸根也是古龍的高明。對於古式英雄,雖然還沒有深入去走進古龍的江湖世界,但是就接觸到的李尋歡、蕭十一郎來說,初見時感覺它們很高冷、神秘,等到逐漸熟識才慢慢發現出他們內心世界的豐富和多情。這就導致很多不了解他們的人會誤解他們,比如李尋歡的「浪子」,蕭十一郎的「大盜」。可是他們深交的朋友卻足夠的了解他,以與之為友而足夠的驕傲,甚至連他們的敵人也已有此般敵手而振奮。

蒸籠與枷鎖

一柄薄薄的小刀,讓多少人聞之變色,又讓多少人聞之一振。不了解他的人以為他是殺人如麻、沉醉酒色的「浪子」,懂他的人說他是真正的重情重義的本色英雄。英雄者,「聰明秀出謂之英,膽力過人謂之雄。」從表面上看,小李探花之「英」者——「一門七進士,父子三探花」,書香門第,不可不謂之英,「雄」者——「小李飛刀,例無虛發」,陳曉生作兵器譜,論小李飛刀天下排名第三,不可不謂之雄。更深入論之,小李探花之「英」,在於其對流言的不聽不畏,對朋友的肝膽相照、休戚與共,對天下眾人的同情與悲憫,在於他的「痴」。小李探花之「雄」,在於他的「從不錯殺一人」,「我雖傷了七十六個人,其中卻有二十八人並沒有死,死的都是實在該死的……我這一生,從未殺錯過一個人!所以……我只望你以後在殺人之前,多想想,多考慮考慮。」

在一場惡戰的筋疲力盡之際,龍嘯雲的出現拯救了李尋歡的性命,卻也揭開了李尋歡煎熬命運的序幕。龍嘯雲把李尋歡救回家之後,遇到了李尋歡的表妹林詩音,從此深深愛上了她並為她而害上了相思病,李尋歡為了報答龍嘯雲的救命之恩、為了「醫治」龍嘯雲的心病、為了維繫他所珍視的友情,忍受著巨大的痛苦和煎熬將與他青梅竹馬的表妹讓給了龍嘯雲。為了讓林詩音能夠答應嫁給龍嘯雲、為了不讓林詩音難過,他故意性情大變,常常酒醉不歸、寄情聲色,贏得「浪子」罪名,希望林詩音能因此而討厭他離開他。他這樣做了,林詩音也終於離開了他,他也終於離開了她,並把自己的祖上的宅院送給了龍嘯雲和林詩音,從此再無「李宅」,只有天涯,再無快樂,只有寂寞。他相信龍嘯雲,相信他能給詩音同樣的幸福,也相信詩音跟著他可以幸福,可是他自己呢,那與詩音堆雪人、尋梅花、分享喜悅的幸福又去哪裡了呢?而林詩音她又能真正的快樂幸福嗎?成全了朋友,愛的人卻反目,錯過了幸福,誰,又為我在乎?

然而,林詩音並不快樂,雖有同樣愛她的龍嘯雲,雖有她愛之重於自己生命的龍小雲,但那個初見時梅花樹下堆著雪人的小表哥、那個有什麼好吃的都會留著帶回來給她吃的男孩,那個不知為何拋棄了她的浪子,才是她真正願意生死相隨的歸宿。而龍嘯雲也深知詩音這般不快樂的心病,因此,他怕李尋歡回來,怕李尋歡帶走現在屬於他的一切,因為他忘記了他現在所擁有的一切都是李尋歡曾經送給他的,又或許他沒有忘,但他還是怕。為此,在李尋歡出關之後,龍嘯雲幾次三番設計陷害他,甚至不顧他們之間的友誼想置李尋歡於死地。憑李尋歡的機敏,當然會在第一次中毒手後就發現龍嘯雲對他的背叛,可他從沒有揭穿龍嘯雲的謊言和圈套,依然真誠地喊他「大哥」,依然忍受著他的欺騙。「他寧可讓人對不起他一萬次,也不願做一次對不起別人的事。有時,他甚至明知別人在騙他,卻還是寧願被騙。」阿飛有一次拿這件事問他:「你呢?你真的只記得他救過你,真的已將別的事都忘了?」他笑了笑,淡淡道:「也許並不是忘了,而是從未記恨,因為他也有他的苦惱。」江湖上,更多的是一怨抵一恩,你救過我,而後你又設計陷害我,從此我倆恩怨兩清,我不再對你留情,你也不必對我講義。可是,到底是得有多大的胸襟,多大的包容,多大的悲憫,才能有如李尋歡這般、被害過三番五次而依然「從未記恨」。

朋友,是李尋歡的蒸籠,可以將他的生命之力蒸出來,對於阿飛、對於龍嘯雲,他可以赴湯蹈火、兩肋插刀,可以為朋友犧牲自己的一切;朋友,也是他的枷鎖,即便被背叛依然「從未記恨」。蒸籠與枷鎖,只因他對友情的珍重,只因他的包容、他的悲憫。

原書中對於李尋歡的評論有這樣的兩段話:

「他的眼睛深邃而明亮,充滿了智慧,他的目光中雖帶一些厭倦,一些嘲弄,卻又充滿了偉大的同情。」

「無論對什麼人,對什麼事,他的出發點都是愛,不是恨,因為他知道所恨造成的只有毀滅,愛卻可以另人永生。」

朋友與仇敵

嵩陽鐵劍,隨著郭嵩陽的出現,古龍開始引入了一個很有趣的論題——朋友與仇敵。百曉生「兵器譜」排名第四的「嵩陽鐵劍」想與排名第三的「小李飛刀」一較高下,看小李飛刀是否真的就勝過點倉神劍,可是李尋歡當時心繫林詩音,不能專心應戰,他寧願自承落敗。然而郭嵩陽卻道:「我很了解你,你說你不能和我交手,只因你覺得你自己現在還不能死,你知道還有人需要你照顧,你不能拋下她不管」,聽到此般話語,李尋歡黯然無言,眼淚幾已奪眶而出,他之前與郭嵩陽並未有深交,甚至都未曾碰面,然而郭嵩陽卻在此刻以一個敵人的身份說出了這般理解的話語。郭嵩陽接著道「你的意思我都了解,今日你若不幸戰死,你的未了心愿,我必替你完成,你所要保護的人,我絕不容他人傷及她毫髮。」此話一出,兩位即將要一決生死的敵手立即成為莫逆知己。這一章的標題叫「知己仇敵」,看似對立矛盾的兩個身份,在這裡卻達到了和諧高貴的統一。古龍在此章寫下了很多深刻的畫外音:

「一個最可靠的朋友,固然往往會是你最可怕的仇敵,但一個可怕的對手,往往也會是你最知心的朋友。因為有資格做你對手的人,才有資格做你的朋友。

因為只有這種人才能了解你。」

「朋友間能互相尊敬,固然可貴,但仇敵間的敬意卻往往更難得,更令人感動。」

可靠如龍嘯雲,卻為了一己私心一再陷害把他看作生死之交的李尋歡,敵手如郭嵩陽,卻一句一句深入了李尋歡心裡最柔軟的地方,甚至在日後代李尋歡深入上官金虹和荊無命設下的龍潭虎穴、至死不悔。李尋歡與郭嵩陽這一站,是高手之戰,更是君子之戰,美絕、艷絕。

多情劍客無情劍

《多情劍客無情劍》,故事在看的時候,就覺得奇怪,故事的主角是李尋歡,李尋歡的兵器是無人不曉的飛刀,可是為什麼全書的書名不是「多情刀客無情刀」?直至看完全書,也沒太明白。後來在網上看到一為網友的評論說,「多情劍客無情劍」說的是阿飛,而阿飛在某種程度上是另一個李尋歡。後來想想,覺得這種理解挺有道理,小李飛刀,快、穩,阿飛的劍,穩、准,但是他們更為重要的相同之處在於「痴」,痴於情。痴於友情,李尋歡和阿飛對朋友坦誠相待、兩肋插刀自不必說;痴於愛情,李尋歡雖然離開了林詩音,卻無時不在牽掛著她的冷暖,為了保護林詩音甘願舍卻一切、化作醉鬼隱於她樓下的小酒館,只為能看著林詩音小樓上的燈火能照常的明滅;阿飛,為了林仙兒拋卻了手中的鐵劍,即便林仙兒一再欺騙她、拿他當棋子擺布,阿飛還是一再原諒她,在他心中,林仙兒高貴、聖潔,她從不相信林仙兒會欺騙他、利用他,甚至不惜為了她和最好的也是唯一的朋友李尋歡鬧翻臉。

「痴」,於他們是蒸籠,亦是枷鎖,可是他們的「痴」並不可笑,「因為唯有至情的人才能學得會這『痴』字。」由此,書名中是劍還是刀已不再重要,關鍵是在「多情」,刀劍無情,內心卻如汪洋大海,情意綿綿。

-END-

黑江湖·古龍

致謝

文章作者夜雨星辰。版權歸屬作者。

圖片來自網路,版權歸屬作者。

原創頻道 說書頻道 古風頻道

四大世界觀

東宋|科幻水滸|西遊世界|火與刀

專欄作者

武五陵|葉克飛|王憐花|林探惜|邊城不浪

言少|茅十七|九日|張佳瑋|春秋不淹

青青|蘇君|孔鯉|林白|令狐小跑|西湘

子羽|小錢|謝煙客|樸素|陳志明|楊玉婷

汐顏|花滿樓的剪刀手|夜雪霽|小悶騷

江湖這個夢想,就是要大家一起做才有意思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黑江湖 的精彩文章:

古龍比金庸好在哪裡?
黃易去世一周年,我們非常懷念他

TAG:黑江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