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女巴菲特神話終結!為何天朝明星最愛的不是演戲,是做生意?

女巴菲特神話終結!為何天朝明星最愛的不是演戲,是做生意?

趙薇的「女巴菲特」生涯隨著證監會4月16日公布的行政處罰決定書和市場禁入決定書暫時結束了。

文|徐露

5年證券市場禁入,對龍薇傳媒責令改正,對趙薇給予警告,分別處以60萬元、30萬罰款。

趙薇的「女巴菲特」生涯隨著證監會4月16日公布的行政處罰決定書和市場禁入決定書暫時結束了。

這不僅意味著趙薇投資的多家公司此後不得參與上市公司併購重組、定增等相關再融資業務,還意味著趙薇有可能在接下來面臨股票投資者的巨額索賠。

從2017年1月龍薇傳媒宣布控股收購上市公司萬家文化,到因為資金來源不明被證監會問詢,趙薇入股萬家文化的計劃流產,這個過程中萬家文化的股價跌宕起伏,漲跌幅超過30%~40%。

期間有人暴富,有人慘賠。而始作俑者趙薇夫婦卻毫髮未傷,與萬家集團約定互不追究責任。

從去年下半年開始,已經有股民向法院提起訴訟,而此次證監會駁回黃有龍申辯訴求,再次申明罰款及證券市場禁入等決定,無疑為原告提供了一針強心劑。

一旦越來越多在萬家文化股票中受到損失的人走向法庭,黃有龍、趙薇夫婦將面臨天價賠償。

(趙薇、范冰冰在唐德影視上市敲鐘現場)

趙薇作為一個知名女星,在股市上的一舉一動備受媒體與大眾關注。6000萬撬動30億借款,進而控股市值100億大公司的舉動。當初有大膽,此刻就有多狼狽。

從2013年開始的明星資本化運動,終於走向尾聲。隨著趙薇被禁入證券市場,顧長衛、馬思純的首映時代上市失敗,明星們割韭菜的夢想在證監會嚴格的審查機制面前灰飛煙滅。

當一個個老戲骨被觀眾讚譽,藝術片屢次在影市斬獲佳績,明星們是時候關注一下自己的業務能力了!

女巴菲特風雲始末

趙薇的女巴菲特之名,是從什麼時候開始有的?

或許是因為2014年12月,趙薇的Gold Ocean Media Inc. 以30.88億港幣的代價,買入了19.3億股阿里影業股票,占股9.13%。

或許是因為2015年唐德影視上市,趙薇及其哥哥趙健分別在上市前持股1.95%、10.67%。

也或許僅僅作為上市公司股東還不夠,必須要控股一家才名副其實。龍薇傳媒在2016年末開始謀劃入主萬家文化。

2016年12月23日,雙方簽署《股份轉讓協議》,龍薇傳媒購買29.135%萬家文化的股份。但12月29日,趙薇就收到了上海證交所的問詢函。

公眾發現,收購所需的30.6億資金中,只有6000萬是股東自有資金,此外向西藏銀必信資管公司借款15億元,借款年化利率10%,向金融機構質押融資剩餘的14.9億元,融資年利率6%左右。

槓桿比例高達51倍,好一出空手套白狼!

緊接著,2017年2月13日,萬家集團調整了轉讓給龍薇傳媒的股份份額,原來的控股收購變成占股5.0396%。緊接著因為銀行融資不順利,雙方未完成股份過戶手續,並簽署了股份轉讓協議的解除協議。

其中約定,萬家集團不再向龍薇傳媒轉讓任何標的股份,並將前期已收取的部分轉讓款返還給龍薇傳媒,龍薇傳媒不再向萬家集團支付任何股份轉讓協議款,雙方互不追究違約責任。

萬家文化的股票在經歷了1月份的瘋狂上漲後,進入了跌跌不休的狀態,無數投資者在經歷了短暫的喜悅之後陷入慘賠。

而這一切的始作俑者,趙薇、黃有龍夫婦毫髮無傷,甚至沒有一點財產損失。一個明星想要入股一家上市公司,連公告都發布了,引得大眾口口相傳、媒體競相報道,最後卻說因為沒有銀行貸款,所以收購取消。

只是股民沒有忘記,證監會也不會忘記,所有人都要為做過的事情負責。

2017年11月9日,祥源文化(即萬家文化)公告稱其與黃有龍、趙薇等遭證監會行政處罰及市場禁入。後,黃有龍向證監會提交陳述和申辯意見,並要求舉行聽證會。

但被證監會駁回,並於昨日重申對趙薇、黃有龍及祥源文化的處罰決定和市場禁入,即:

對萬家文化、龍薇傳媒責令改正,給予警告,並分別處以60萬元罰款;

對孔德永、黃有龍、趙薇、趙政給予警告,並分別處以30萬元罰款;

對孔德永、黃有龍、趙薇分別採取5年證券市場禁入措施,自我會宣布決定之日起,在禁入期間內,不得從事證券業務或者擔任上市公司、非上市公眾公司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職務。

天朝明星最愛的不是演戲,是做生意

「愛與笑、生命與美好、點點滴滴源於懂得感恩與珍惜」,趙薇在4月17日凌晨發布的微博中這樣寫道。

一如往常的雲淡風輕,從微博內容來看,似乎電影、慈善和生活中的點滴都能讓女巴菲特感動不已。

但根據天眼查數據,趙薇是5家企業的法人,16家公司的股東,8家公司的高管,經營領域涵蓋酒庄、汽車和文化領域。

而她的電影生涯則止步於2016年6月上映的《三人行》,最近出現在公眾面前的節目是去年7月份播出的綜藝《中餐廳》。

這些年來,流傳在股市上的女巴菲特傳說,逐漸在稀釋趙薇作為導演、演員的品牌價值。而這種情況正在成為影視圈的日常。

捋一捋知名的導演、演員,他們大多是某上市公司或待上市公司的股東,除了不菲的影視劇片酬,持有的股份也價值過億。張國立的浙江常升估值3.6億,華誼兄弟收購馮小剛的東陽美拉估值15億,周星馳的PDAL賣身上市公司新文化估值13億,楊冪的嘉行傳媒估值50億……

馮小剛、張國立的公司均被華誼兄弟收購

這也催生了近兩年最常見的論調——老闆們越來越像明星,明星們越來越像老闆。

范冰冰的愛美神影視參投了其與李晨參演的所有的影視劇、綜藝,比如《空天獵》《軍師聯盟》《極速前進》等,最近還在小紅書上賣起了美容按摩儀。

胡海泉則成立了海泉基金,投資了公子小白、老虎證券、酒哇地卡等公司,此外還是《這!就是街舞》的節目投資人、出品人。

而岳雲鵬、謝霆鋒、林依輪則乾脆做起了店鋪,賣土特產、甜點和豆瓣醬。

互聯網給了明星們更多機會彰顯自我。當各種APP、潮牌爭搶用戶注意力,擁有數千萬粉絲、獲得大眾認同的明星們就成了香餑餑。據一起拍電影調查,各種短視頻、電商、音樂平台為吸引明星入駐,開出的價碼高達數百萬、上千萬。

只是希望各位明星們,在賺錢的同時,注意保持自身的藝術修養。畢竟,知名度的積累需要經歷多年積澱,但崩塌只需要一個小小的醜聞。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一起拍電影 的精彩文章:

《頭號玩家》點映好評如潮,今年好萊塢第一匹黑馬?
香港國際電影節已淪為「內地網大電影節」!

TAG:一起拍電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