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365個小故事之92:《不入虎穴不得虎子》

365個小故事之92:《不入虎穴不得虎子》

不入虎穴不得虎子

東漢時候,我國北方游牧民族——匈奴,與東漢政府的關係很緊張。東漢政府想與西域各族加強聯繫,共同對付匈奴,於是,派班超出使西域,與西域各族建立友好關係。班超首先到鄭善國,國王對他們十分敬重,但隔一段時間,忽然變得怠慢起來。班超便召集同來的人說:「鄭善國最近對我們很冷淡,一定是匈奴也派人來籠絡他們,使他猶豫不決,不知順從哪一邊。聰明人要在事情還沒有發生時就要預料到,何況現在事情已經很明顯了。」經過打聽,果然是這樣。於是班超又召集所有的人說:「我們現在處境很危險,匈奴使者才來幾天,鄭善國國王就對我們這麼冷淡。再過一些時候,鄭善國國王可能會把我們綁起來送給匈奴。我們該怎麼辦?」當時大家都願聽他的主張。他繼續說:「不入虎穴,不得虎子,現在惟一一的辦法就是迅速殺掉匈奴使者,只有這樣,鄭善國王才會誠心歸順漢朝。」這天夜裡,班超就和他同去的三十六個同伴,沖入匈奴人的住所,奮勇殺敵。最後,憑藉很少的人戰勝了眾多的匈奴人。鄭善國國王果然死心塌地接受東漢政府的領導。

後人根據這個故事,引伸成「不入虎穴,不得虎子」這句俗語,用來說明人們做事,如果不下決心,不身歷險境,不經過艱苦的努力,是不能達到目的的。小朋友,你明白嗎?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研墨語文 的精彩文章:

TAG:研墨語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