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明朝一對父子偷運回國一種植物,兩人的貢獻不亞於袁隆平

明朝一對父子偷運回國一種植物,兩人的貢獻不亞於袁隆平

明朝一對父子偷運回國一種植物,兩人的貢獻不亞於袁隆平

行走在街頭,經常能夠聞到烤紅薯的味道,對於城市裡的現代人,烤紅薯只是一種可以隨手買到的零食,而對於處於貧困年代的人,這可是一種可以救命的糧食。

明朝一對父子偷運回國一種植物,兩人的貢獻不亞於袁隆平

現在經濟條件好了,就連偏遠的農村也很少有人把紅薯作為主食,其實紅薯的營養價值很高,在本草綱目中曾經有過記載:紅薯具有健胃開脾的功效,海外之人能夠長壽,皆因常食用紅薯。

明朝一對父子偷運回國一種植物,兩人的貢獻不亞於袁隆平

在最困難的那個年代,無數的人依靠著紅薯充饑而活了下來,其實很多人並不了解,紅薯其實是從國外引進到中國來的。

明朝一對父子偷運回國一種植物,兩人的貢獻不亞於袁隆平

在明朝時,有一個叫做陳振龍的男子,他飽讀詩書,20歲就已經是秀才,後來厭倦了讀書開始經商,他去過很多地方,包括南洋(現今的菲律賓、印度尼西亞等地)。

明朝一對父子偷運回國一種植物,兩人的貢獻不亞於袁隆平

陳振龍經商多年,在南洋他接觸到了西班牙人種植的白薯,這種植物最神奇的地方是旱澇都能夠生長,而結出來的果實生熟都能夠食用,而且還能夠讓人吃飽,陳振龍意識到這是一種很有價值的經濟作物,於是偷偷的學會了種植方法,帶了一些枝葉回國栽種。

明朝一對父子偷運回國一種植物,兩人的貢獻不亞於袁隆平

在家鄉栽植成功後,陳振龍讓兒子上書當時的福建巡撫,陳述了這種植物的好處,後來白薯就開始在全國各地種植,這種食物讓無數人吃飽了肚子,間接的救了無數人的性命,父子倆的貢獻堪比今天的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資深數碼評測 的精彩文章:

半路消失在大海中的路橋,連接兩個國家

TAG:資深數碼評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