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是什麼造就了孩子的「自私任性」?怎樣彌補?

是什麼造就了孩子的「自私任性」?怎樣彌補?

常有家長問這樣的問題:

「吃好東西的時候,孩子總想一個人獨佔怎麼辦?」

「我們家孩子從來不與別人分享玩具,別的小朋友一要玩他的玩具孩子就哭。遇到這樣的情況,我該強迫他把玩具拿出來嗎?」

「孩子才這麼小就這麼自私,長大以後那還了得?」

孩子的「自私」是怎麼形成的?時時處處懂得去找出原因,就能夠對症下藥,就能很快地把很多情況轉成良性的發展。

1.緣於孩子天生的利己傾向

在孩子心理發展未達到成熟階段的時期,其往往單純地認定 「我即世界」,這種以自我為中心的想法雖然隨著時間和經驗的累積,逐漸成為接納他人和減少利己的行為,但仍固執己見,不能接受公正、正確的意見。於是,孩子衡量外界的標準便是「是否有利於自我本身」,相應的行為也是如此。

2.父母在孩子成長過程中的錯誤教育所致

有些父母對待孩子的方式反覆無常、表裡不一,當孩子犯錯時,便加以嘲諷、鄙視,使孩子產生畏懼心理,因此變得只能自我封閉,盡量不與他人接觸,躲到自己的小天地里,結果必然導致孩子自私。

此外,現在大部分的家庭只有一個孩子,父母以及長輩對孩子萬般寵愛、處處遷就,造成孩子從小就有「我想要什麼就有什麼,得不到只要大哭大鬧就能得到」的想法。於是產生過分的佔有慾望以及自大、獨尊的心態,處處都要別人遷就,常常會提出一些無理要求。

3.來自生活中家長不好的榜樣影響所致

每個孩子都是一張白紙,而父母便是塗抹這張白紙的畫筆,做好孩子的生活榜樣,對每一個父母來說,都非常重要。當父母努力以身作則,出門坐公車時主動讓位,鄰居有困難時熱心幫助。一段時間後,你一定會發現,孩子也開始為他人著想。

4.來自父母的溺愛

父母對孩子的溺愛,造成了孩子的自私。父母不要溺愛孩子,應取消孩子的特權,讓他知道,好東西是要拿出來分享的,而不是自己獨佔的。

對付孩子的自私任性

1.考慮環境的因素。任何行為都是有原因的,他的自私任性沒準兒是因為他感覺被忽視或者因為他嫉妒(可能是有了小弟弟或妹妹的緣故),有時候,自私任性只是缺乏關愛的表現。

2.施以教育。有時候,我們會因為孩子的自私任性而生氣憤怒,但孩子卻不知道你是什麼意思。可以在一個冷靜平和的氛圍中,花點兒時間跟他解釋一下:「如果你只為自己考慮,只想到自己的願望或需要,而不去想想別人也有他們的想法或需要,這就叫做自私。」對於那些年齡稍大的孩子,可以進一步解釋:「每個人都會認為自己的感受是最最重要的事情,也就是說,你覺得你的想法比我的想法重要,而我又會覺得我的想法比你的想法重要,這說明我們兩個都很自私,都是只為自己考慮。要知道,長大成人的一個重要方面就是學著去接受別人的想法跟你自己的想法同樣重要。」

3.制定規矩。發現苗頭,及時指出,要讓孩子清楚,自私任性是行不通的,是不能夠被容忍的。例如,你可以說:「橫躺在沙發上,讓別人沒有地方坐,這就是自私,因為你沒有考慮你的哥哥能坐在哪兒。我希望你也考慮一下哥哥的感受,並且給他騰出點兒地方坐。」也可以這麼說:「看這個節目可有點兒自私,你沒有想到你弟弟適不適合看,你應該找個你倆都能看的節目一起看。」

4.讓孩子知道後果。「既然你不能為你哥哥著想一下,你自己也沒有權利坐沙發了,去找個別的地方坐下來看電視吧。」甚至你可以取消他看電視的資格。但是,請記住,這種後果僅僅是針對他的自私。

5.鼓勵孩子的正面行為。無論多大的孩子,都很看重父母對自己的看法。表揚時一定要具體:「你為哥哥騰出地方來坐,肯為他著想,真是個好孩子,媽媽真為你高興。」告訴孩子,因為他無私的舉動,對其他人會有什麼作用,「當你問我今天過得怎麼樣時,我真的很開心,我知道你在為我著想了。」

6.輪流選擇。例如選擇晚餐,可以每周拿出一天晚上來,讓家裡每個人決定是在家裡吃還是去餐廳吃,可以定好規則:「平時我們學著互相尊重飲食選擇,所以每周我們都選一個人來決定我們該吃什麼,如果遵從,就不要有任何抱怨,你也可以不喜歡吃,甚至可以不吃,但是在餐桌上不能鬧彆扭。」如果有人說他不喜歡那種菜(或那個餐廳),你可以說:「我確信總有一些東西是你能吃的。」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融新教育 的精彩文章:

關於睡眠的七個誤區,很多人都中招了!
有些小孩子,只吃肉,不吃蔬菜,怎麼辦?

TAG:融新教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