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黑龍江省富裕縣三家子傳統村落保護髮展規劃

黑龍江省富裕縣三家子傳統村落保護髮展規劃

村民朋友們

一起來漲姿勢!

小貼士

積極收集和介紹村莊規劃案例,是中國城市規劃學會鄉村規劃與建設學術委員會(「鄉村委」)自成立起即著眼的重要工作之一。為此鄉村委在2015年與同濟大學、金經昌城市規劃教育基金聯合舉辦了「鄉村規劃實踐案例展」,參加單位來自全國各地,覆蓋全國18個省、直轄市、自治區和地區共44家單位,包括設計單位、研究機構、高校和政府部門。

為更好的推廣,我們將不斷收集整理有關案例,並陸續推送,歡迎「村民」朋友們反饋意見分享心得。

GIF

案例來源

2015年中國城市規劃學會、同濟大學、金經昌城市規劃教育基金聯合舉辦的「鄉村規劃實踐案例展」

編製單位

黑龍江省城市規劃勘測設計研究院

項目成員

劉東亮、王艷秋、銀小嬌、趙麗曄、孫英博、邵凱、房益山、豈野、王銳、劉春陽、張蕾、魏文琪、原帥、吳明昊

@

黑龍江省齊齊哈爾市

富裕縣友誼鄉三家子村

FIRST

三家子簡介

1

滿族分布情況及三家子區位

滿族分布

滿族主要分布在中國的東三省,以遼寧省最多。黑龍江省是滿族的發祥地,現有滿族118.449萬人,主要分布在哈爾濱、齊齊哈爾、黑河、雙城、五常、寧安、璦琿、綏化等地,形成大分散、小聚居的特點。滿族大多居住在農村,從事農業生產。滿族有自己的文字和語言,現在極少部分滿族仍使用滿族人的文字和語言,大部分地區已通用漢語。富裕縣的三家子村是我國目前唯一保留著完整滿語口語的村落。

東北三省滿族分布

區位

三家子村位於黑龍江省西部齊齊哈爾市東北部,距齊齊哈爾市40公里,距富裕縣城西南部25公里。行政區划上屬於齊齊哈爾市富裕縣友誼鄉管轄,境內有嫰江和引嫩兩條河流經過,村北距嫩江1公里,東接農墾牧場大草原南至鐵路10公里正西夏季一片綠海。

富裕縣在齊齊哈爾市的區位

三家子在富裕縣的區位

2

三家子簡介

地處偏僻的「依蘭包掏克索」是古老的滿族村落,距今已有三百多年歷史,譯為三家子村。追溯淵源,康熙十三年(1674年),清政府派副都統薩布素將軍率兩路水師由寧古塔開往齊齊哈爾和璦琿。康熙二十九年(1690年)指揮所又由璦琿遷往「莫爾根」(嫩江縣),爾後又從嫩江遷至齊齊哈爾(卜奎)。清政府禁令:「兵丁家屬不得隨軍,可在兵營百里之內安家落戶。」

清軍奉命在城周百里內建村耕田,加之打魚傳統生活方式影響,計、孟、富三姓家族先後在嫩江轉彎處、距現在村西側五公里左右安家,當時三家結伴而居,因此得名「三家子」;然而嫩江十年九濫,後二次落腳現在村西北崗不足一公里處,指地為界,圈地於此。生活若干年後,由於地勢條件,第三次搬家到地勢高的現位置定居。

主要傳統民居

主要傳統街巷

傳統倉房

3

三家子滿語的過去和現在

建國前,三家子滿族村地處偏僻,無鄉間道,也無通訊設施,同外界交流較少,形成閉塞狀態,所以得以保留了純正的滿族語言和古老傳統的民風民俗。

滿語是世界語言中的瑰寶,也是瀕臨消失的民族語言之一。三家子滿語口語是我國目前唯一保留比較完整的滿族語言,人們稱三家子為滿語研究的「活化石」,是世界滿族唯一的一塊瑰寶。為了保護全世界唯一的活的滿族語言,富裕縣三家子滿語在2008年4月份被評為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2013年6月三家子滿語口述民間故事被評為黑龍江省第四批非物質文化遺產。

三口子滿語論壇

至今,三家子的老輩人仍保留了在茶餘飯後吸著自己生產的烤煙,用滿語口頭講述當年祖輩傳下來故事的習慣。如滿族立索倫杆子的來由、滿族的神話傳說與鴉鵲崇拜、老鷂灘 、黃狗、大青馬、祭祖梨花夫人等滿族傳說故事,其中,最為人熟悉的當屬滿族百姓「不吃狗肉、不戴狗皮帽子、不打烏鴉」的由來。

SECOND

三家子傳統民居分析

1

院落

由於三家子古村落屬於自然演變,所以各家院落面積均較大,遠遠超出新農村建設標準;

院落大體屬於四合院形式,具有鮮明特色的滿族屋特點。

建築分布平面圖

傳統民居布局平面

2

造型

「筒子房,萬字坑,煙筒建在地面上」是滿族屋特點。三家子滿族舊式住房多為兩間、三間,東側或者中間開門,兩旁為窗,有西窗。窗和門上的紙糊在外面,噴鹽水酥油,籍以御雨,但大部分房屋門窗已改造。屋頂用小葉樟或蘆葦苫蓋。屋內裡間有南、北、西三面炕(俗稱圈炕)。西炕為供祖先處,來訪客人不得坐西炕。

3

取材

建房的材料、房木、門窗料多數取之於江上房排或由外購,其他材料則利用當地資源就地取材,如:築牆用的木筏子等。

4

建造年代

除村落中心屬於早期第一批傳統滿族民居外,南北兩側均屬於後來移民建造,其中:北部建築基本都建於六七十年代,南部建築則是04年以來的現代農村磚瓦房。

THIRD

現狀問題分析

1

新農村建設與傳統村落保護的矛盾

新農村建設中,不考慮傳統村落文化的保護傳承,簡單提出「舊村改造」口號,盲目高起點高標準,大搞整齊劃一的磚瓦住宅模式,使傳統村落格局風貌和鄉土建築遭受「毀滅性破壞」。

大片現代建築

2

具有村莊特色保護體系的缺失

三家子歷史文化遺存分布較散、古建築歷史文化價值不高特點,若按國家相關規範中的要求,傳統村落無法達到有效保護。

3

對傳統村落稀缺性認識不足、保護乏力

造成鄉土建築「自然性毀損」

傳統民居的使用者大多沒有足夠的維修經費或不願對暫住的房屋進行修繕,年久失修帶來建築的老化和破損,導致建築內部許多特色構件殘缺不全,老建築被拆除,原址上建起紅磚瓦房,古村落風貌面臨挑戰。

建築嚴重破損

古樹沒有保護措施

4

民間民俗文化瀕臨消亡

除年輕人受現代理念衝擊,對傳統技藝和民間藝術普遍缺乏興趣,民族語言的嚴重退化也是導致以口授為主要傳播途徑的技藝日漸消亡的最主要原因。

傳統活動

傳統技藝

民間飲食

鄉風民俗

傳統生活生產方式

5

基礎設施不完備

三家子道路交通、給排水、電力電訊等基礎設施欠缺,不能滿足現實生活的需求。

水泥路面

6

村容村貌與環境衛生水平較差

缺乏科學規劃指導,拆老房建新房未加約束的建設活動對傳統村落風貌造成較大破壞,導致環境衛生「臟、亂、差」較嚴重。

秸稈堆積

FOURTH

研究方法

1

文獻研究

收集整理國內外有關傳統村落保護、空間形態研究等方面的書籍、研究專著及論文。在參考和汲取現有相關理論研究成果的基礎上,構築規劃體系。

2

實地勘探調研

通過現場調研,調查富寧屯村落的文化氣息和空間環境特徵。採用拍照、手繪、調查問卷、訪談等手段收集基礎資料,把握傳統村落的自然環境、空間形態以及社會、經濟、傳統文化等方面的問題和特徵。

3

資源評估

對現狀資源進行相應價值評估或者現狀評估,是科學合理劃定其保護區劃、制定其控制要求和整治措施的基礎。

價值評估

包括歷史價值、社會價值、科學價值、藝術價值評價。

現狀評估

包括真實性、完整性、延續性評價。

村域資源分布圖

格局風貌分析圖

人文尺度分析圖

村落現狀肌理分析圖

村落現狀建築分類

村落現狀街巷分析

FIFTH

規劃內容

深入挖掘三家子特色與價值,對三家子村落內部資源及村域資源進行整體保護

明確三家子村的保護框架及保護層次,並制定相應保護、利用措施和管理要求

界定三家子村文物建築保護範圍和建設控制地帶,制定相應管理要求和保護利用措施

制定三家子村重點地段和重要節點的環境整治與修建的要求

制定三家子發展相關規劃,從村民自身出發,正確處理保護與發展的關係,達到滿族傳統生活與現代生活的協調共融

三家子保護區劃圖

1

END

1

圖文整理 | 楊犇/廖航

編輯 | 孫逸洲

村莊規劃案例系列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鄉村規劃與建設 的精彩文章:

TAG:鄉村規劃與建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