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這條很多蕭山人回憶滿滿的老街火了!一些難得看到的「老行當」在這裡都能被找到!

這條很多蕭山人回憶滿滿的老街火了!一些難得看到的「老行當」在這裡都能被找到!

提起家門口的老街

瓜瀝鎮坎山老街

很多瓜瀝人都有滿滿的回憶~

千年老街,

猶如一條靜靜流淌的小河,

承載著歷史的痕迹。

剝落的漆牆、腐朽的窗欞、青石弄上的青苔,猶如一位飽經風霜的老人,向我們講述著歷史的滄桑。

兒時記憶

從懂得什麼叫「街」開始,我就認識了坎山老街(今屬瓜瀝鎮)。幼時的記憶中,做個街上的人是多麼讓人羨慕,他們走的是清爽的石板路,住的是瓦房,吃的是供應糧,生活比農村不知好上多少倍。

而當時的農村人住的則是茅草棚,吃的是番薯老南瓜,只要有一點值錢的東西,肯定會拿到街上去變錢。當時的農村裡流傳著這樣一句俗話:「十世修來街頭狗」。

老街老了

人生有時也有一種緣,到了知天命的年紀,命運安排我到這條街上的一家單位工作。這條曾經輝煌的街市漸漸變得蒼老,街道兩旁的房子顯得低矮灰暗,店鋪大多已經關閉。

翻開坎山建街的歷史,不由得讓人驚嘆。這條過去蕭山「南沙」最長的老街,曾經有過輝煌,有過痛楚……如今只住著一些古稀老人。

自古繁華

繭市興,花邊旺,老街自古繁華。在漫長的歲月進程中,坎山老街發展成為塘上街、上街、中街、下街四個部分。

最初始於北宋熙寧年間,起於塘上一帶,沿塘展開,呈東西向,俗稱「橫街」,約兩華里,這是坎山老街的雛形。

在明嘉靖年間,橫街以丁村為埠,航運業及漁業發達。塘堤外是一望無際的北海(當時錢塘江稱為北海),常有日本商船停靠,塘堤內有蕭紹運河(開掘於晉代,為蕭紹兩縣的水上要道)。

清康熙59年(1720年),錢塘江主流改道由赭山以北入海,坎山北端大片泥沙於積形成陸地,稱為「南沙」,並於嘉慶18年(1813年)由海寧劃割蕭山。鄉民逐漸開始在這塊處女地上墾種,以種桑養蠶、植棉種麻為主。清代詩人陶浚宣《頌蠶桑讚歌》一詩,真實地記錄了當時開墾沙地的歷史。

大片沙地的農業生產,必然會產生大量的商品,而這商品必然要上市交換,這給坎山街市的形成帶來了契機。街市也由塘上逐漸向北伸長,呈南北走向,店鋪毗鄰,俗稱「直街」,約十華里。

從坎山街市的走向發展看,老街見證了滄海桑田的變遷。清末民初,坎山老街已初具規模,商業日盛,時稱南沙第一大鎮。

坎山老街屬清代建築風格,寬3米至4米,兩側店鋪多為一層木結構房,臨街木板排門或矮牆排窗,出檐不深。歇山頂居多,前後披均很長。

街上人口上萬,房屋數千,里弄上百條,商鋪幾百家,行業廣泛,門類齊全。隨後,醫院、新式學堂、接嬰堂、慈善團體、錢莊、商會、警察局、稅務、鹽灶、農會、參議會等也應運而生。

舊時中街和下街店面集中,最為熱鬧。有同興布店、天生堂藥店、天子堂藥店、濟生堂藥店、葛百堂藥店、陳興南貨店、李德和南貨店、泰濟南貨店、李志方南貨店等一批叫得響的老店。

1928年,蕭山東鄉蠶絲合作社在坎山成立,統管南沙各地的蠶桑生產和經營。據1933年統計,南沙繭行有36家,改良制種場銷往外地的蠶種達40餘萬張,最高年收購蠶繭為124600擔,稱為「坎山繭市」。

坎山老街又是南沙糧食的集散地,有米業行18家。當時坎山老街共有行業33種,店鋪249家。

坎山素有「花邊之鄉」的美譽。1919年由外國傳教士傳入坎山的手工花邊,在上世紀二三十年代得到迅猛發展,當時有挑花女工兩萬餘人,商行35家,產量達 200萬碼,產值100萬銀元,由上海花邊商人遠銷海外。蠶絲業、花邊業的興盛,帶動著街市百業興旺。這段時期是坎山老街的全盛時期。

老街在變

從1934年開始,受戰爭影響,坎山街市商業開始衰落。較大的商行僅存松盛米行,正大軋花廠等,只能勉強維持經營。到1948年通貨膨脹,貨幣貶值,次年老街商店大多歇業倒閉。

新中國建立後,坎山才有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在黨的領導下,進行了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坎山老街的多種個體作坊合併成立了「供銷社」「合作商店」「花邊收發站」「水作店」「竹器店」「鐵器店」等。

特別是當時的農村供銷社,生意更是興旺無比,幾乎所有生產隊的農副產品都要交到這裡,而坎山供銷社又供應當地農民需要的一切物資,大到生產資料,小到一雙襪子一斤糖。從此,坎山老街成為沙地物資交流的一個重要集散地之一,進入最輝煌時期。

上世紀七十年代,坎山花邊站風光無限,那時全蕭山有20多萬挑花女進入這一行業。每天一大早,各大隊的婦女放花代表就紛至沓來,為能拿到花邊而排起了長隊,在當時蕭山沙地最大的副業就是挑花邊,它為家庭帶來了收益,幾乎初長成人的姑娘都會挑花邊。

人文長廊

坎山老街不僅是商旅重鎮,更是人文的長廊。

秀麗的坎山,奇特而壯觀的錢江潮,神秘的地藏寺,這一切,讓文人墨客慕名而來,他們到此一游,總有一番心靈傾訴而吟詠感懷,李白、劉禹錫、徐渭、薩都刺、單隆周等歷史文人,均在坎山留下足跡和不朽的詩篇,這些都是留給坎山後代人寶貴的文化財富。

坎山老街人傑地靈,人才輩出,明清有詩畫家李因、醫士施若霖、知府汪又青等等,從老街走出去的還有越劇名家張桂鳳,是上個世紀30年代紅透滬上的越劇十姐妹之一。

雖然,如今老街的這些店鋪大都人去樓空,但在下街仍開著數十家小店,市面不算冷落,打鐵店、竹木器店、銀錠蠟燭店、剃頭店、小吃店等一些難得看到的「老行當」,還在這兒存在著,只覺得古風悠悠,韻味無限。

(來源:浙江瓜瀝)

>>>>

你可能想看

今天全蕭山最熱鬧的地方在這裡!你也在現場嗎?

蕭山這個超有名的」國遺「,是這樣做出來的!會做的師傅也沒幾個了

蕭山新一輪行業大整治!765家企業關停!接下來還要……

求證 | 蕭山城南要建超級大醫院?官方回復來了......

領導說了

一個

小編工資漲3毛!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蕭山日報 的精彩文章:

TAG:蕭山日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