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人民日報海外版:網路直播需戴「緊箍」

人民日報海外版:網路直播需戴「緊箍」

隨著互聯網快速發展,網路直播愈來愈火爆,成為很多年輕人展示自我的舞台。但最近一些平台和網站卻出現有違社會道德的節目,引發持續關注。據了解,王樂樂和楊清檸通過網路直播,以「全網最小媽媽」「全村最小媽媽」吸引眼球;「牌牌琦」和「小伊伊」通過跳社會搖走紅,此直播內容引來十萬多人圍觀;「瀋陽仙洋」靠打架和玩網黑「出名」。

「看到網路直播中的這些不良低俗信息時,十分驚訝,我身邊很多人都對這些內容比較反感和排斥,希望有關方面加強內容監管和治理。」在校大學生蔡澤棟說。

專家認為,互聯網飛速發展促使新聞信息內容生產方式發生巨大變化。傳統媒體主要是編輯記者等專業人士生產內容,而自媒體主要是用戶生產內容,這是各類直播平台蓬勃發展的重要驅動力,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互聯網新聞信息的繁榮發展。但與用戶生產的海量內容不相稱的是,演算法不透明和演算法治理遲滯相疊加,導致大量低俗甚至違法內容產生。

由於直播短視頻平台傳播涉及未成年人低俗不良信息,國家網信辦於4月4日依法約談「快手」和今日頭條旗下「火山小視頻」相關負責人,要求「快手」「火山小視頻」暫停有關演算法推薦功能,並將違規網路主播納入跨平台禁播黑名單,禁止其再次註冊直播賬號。為了更好地凈化網路環境,國家廣播電視總局10日通報,因「內涵段子」存在導向不正、格調低俗等突出問題,責令「今日頭條」網站永久關停該客戶端軟體及公眾號。

「這種過度商業化、只盯著點擊率的做法不足取。」中國人民大學新聞學院教授匡文波表示,進入網路時代,能否擴大用戶數量、滿足用戶需求很重要,一定程度上決定了平台的經營狀況好壞。這就導致近年來直播平台過度商業化,點擊率成為衡量平台價值的唯一標準,而內容本身則被忽略。未來要將行政管理、立法管理、技術管理等結合起來,多管齊下、多措並舉,同時加強網民素質教育,更好推進網路治理。

專家認為,網路直播急需戴上「緊箍」。信息時代,網路應被納入一個綜合性的治理體系框架,加以有效規制。對直播平台而言,目前最重要的是統一內容審核標準,對內容審核作出底線規定,出台責任追究辦法。對直播用戶而言,有必要建立用戶信用檔案,當信用積分降低到一定程度就應當進入黑名單。

國家網信辦相關負責人指出,下一步,國家網信辦將繼續會同有關部門加大對網路直播和短視頻的監督管理,凈化網路環境,為廣大網民特別是青少年營造風清氣正的網路空間。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光明網 的精彩文章:

劉占虎:從「天下大同」到人類命運共同體
商業航天服務大眾生活

TAG:光明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