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情感 > 沒有自知之明,是一種怎樣的體驗?

沒有自知之明,是一種怎樣的體驗?

關鍵詞:越界、社交語言

題主:女

問:你好,冷愛老師。我今年27歲,身高160,體重94斤。令我有好感的男孩子,年齡26歲,身高175,體重140斤。去年三月我們是經同事介紹認識的,微信聊了幾句,未曾見面就不聯繫了。後來,我偶爾給他點贊,評論朋友圈。

今年正月初二,我無意評論了一條關於他佛學方面的朋友圈,誰知他竟然主動和我微信聊天。那一晚我們聊的很投機,有著相同的興趣愛好,恰巧又從事同一個行業。初二晚上的聊天中,我無意聊到關於電影的話題,並說打算近期去看,誰知他竟然說,有時間一起。聊天接近尾聲時候,他再一次暗示說,他初五以後都有時間,看我時間。接下來的兩天,都是主動找我聊的。

初四那天,我真誠的邀請他說,初六有時間嗎?一起去看女兒國?(我本來想初五晚上約他初六看電影的,但是我覺得臨時約不太好,所以就提前一天約啦)他說:可以,應該沒事。初五那天,我對他說,我在網上看電影場次了,你明天有時間嗎?一起嗎?結果他一個晚上都沒有回復。

沒有自知之明,是一種怎樣的體驗?

於是初六那天,我有些失落的就和其他朋友看了。電影剛一散場就收到他的回復,他說晚上看。當時我很生氣,我感覺這個人沒有誠意,所以語氣有些強硬的說:你回復晚了,我剛和朋友看完女兒國,你要是有誠意的話,可以來找我,可以看一場捉妖記。誰知道,他不正面回答我的問題,然後又消失了。於是,我又有些生氣的回復:你就說來不來吧,不來的話我就要回家了。結果他還回復。

我冷靜下來之後想,我不該說話那麼急切,於是我就和他開誠布公的說出了我的內心想法(上傳的截圖)。冷愛老師,現在我該怎辦呢?

沒有自知之明,是一種怎樣的體驗?

沒有自知之明,是一種怎樣的體驗?

沒有自知之明,是一種怎樣的體驗?

冷愛回復:

沒有自知之明,是一種怎樣的體驗?我認為就像你所說的故事。你所說的故事,可以用一句話來形容:你已經越界了。這種越界,就像撩漢和倒追之間的區別。

你可以在一段關係的每個階段之內做相應的事情。就像陌生人和朋友是一個階段,成為男朋友後又是一個階段。你可以對男朋友說「去看電影吧」,但是對於普通朋友來說,你去邀約,而對方還推三阻四,這就說明對方對你沒有多大興趣。

我認為中國人的社交很有意思,說的都是潛台詞,聽的都是弦外之音。而你,沒辦法讀對方的懂弦外之音,這就是不自知的表現。

所以,你沒什麼好失落,這只是你有好感的一個人,對你沒有好感,就此別過,也就罷了。

插畫|申鎮,花鎮情感視覺設計師

本文插畫,任何組織及個人未經「花鎮」許可,不得部分或全部使用

案例為提問者的真實故事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冷愛 的精彩文章:

繪愛|為什麼我們都心甘情願等待未知的「真愛」?
我只想嫁給二婚的大叔,不然就不嫁

TAG:冷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