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春季這樣養肝,讓你事半功倍!

春季這樣養肝,讓你事半功倍!

春主生髮,春應肝,也就是說:春季肝氣當令,是肝藏的疏泄功能最強的時候。這時養肝會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春天不養肝,全年徒傷悲

《黃帝內經》說:養生要遵循「春生夏長秋收冬藏」 ;同時也指出:無春即無夏!

也就是說:有了春天的肝生,才會有夏天的心長、秋天肺的收斂和冬天腎的潛藏。如果春三月肝氣生髮不旺,到了夏天那有能量做到:肝木生心火呢?

所以《黃帝內經》:春三月,此謂發陳....夜卧早起,廣步於庭,被發緩形,以使志生.....逆之則傷肝,夏為寒變,奉長者少。

因此在春天我們務必要遵守「春生」的養生之道,否則「夏為寒變」,就會發生寒性病變,因為你心氣不足,心血無力!

1

一飲:烏梅冰糖飲

烏梅冰糖飲非常適合調肝養肝,而且酸酸甜甜的口感,非常適合平時飲用。不為養生做飲料喝也是極好的。

用法用量:需烏梅3-5枚,根據個人口味加入適量冰糖,放入500毫升水中沖泡即可。

功效:養肝陰,生陰津

2

二果:蘋果+聖女果

1、蘋果

蘋果富含維生素C及多種纖維素和礦物質等,被人們稱為「大夫第一葯」。具有生津止渴、潤肺除煩、健脾益胃、養心益氣、潤腸、止瀉、解暑、醒酒等功效,適宜肝病患者春季食用。

2、聖女果

每天生吃20個聖女果(約155克)即可獲得一天所需要的維生素C,當體內維生素C足夠,運動時所燃燒的脂肪會較攝取不足的人增加30%,強力促進脂肪代謝。聖女果可以直接生吃,也可以用來做大拌菜。

3

三穴:大敦穴、太沖穴、行間穴

1、大敦穴

它是肝經的第一個穴位,在腳拇趾趾甲邊際最靠第二趾之外的地方。

按摩大敦穴,能達到清肝明目之功效,可使頭腦清晰,神清氣爽。

2、太沖穴

在大腳趾縫往腳背方向4厘米處,有人把「太沖穴」比作人體的出氣筒,因為它是肝經的原穴和腧穴,是肝經的火穴,能夠把肝氣肝火消散掉。

春季常按太沖,可疏通肝氣,進而通暢全身氣機,達到護肝養生的目的。

3、行間穴

在大腳趾和二腳趾縫上。它是一個火穴,肝屬木,木生火,如果您肝火太旺,就瀉其心火。而「行間穴」就是一個瀉心火的穴位。

春天肝火盛,會導致牙痛、口腔潰瘍、鼻出血、舌尖長皰等症,這表明火已經從肝經進入到心經,多揉「行間穴」,就可以把心火從這裡散出去了。

4

四忌:熬夜、酒精、藥物、發怒

1、忌熬夜

「春三月,夜卧早起」,意思是說:入夜即睡覺,天亮就起床。《

黃帝內經》:人卧則血歸於肝。每晚11點至凌晨3點,人體經絡循行走肝膽經,若處於睡眠狀態,肝血就可以排毒從而達到推陳出新,順利藏血。

那些丑時(凌晨1-3點)經常醒來又睡不著的人,更要用心養肝了!

建議:養肝最好10點鐘上床,11點確保進入熟睡狀態,為肝功能的修復作好鋪墊。

2、忌酒精

除了白酒,也包括紅酒、啤酒。因為紅酒也是含有酒精的,紅酒累積的酒精量帶來的不是健康,而是對肝臟的傷害。所以無論酒精來自於白酒、啤酒還是紅酒,其後果其實都是一樣的。

建議:健康人盡量少飲酒,如飲酒,建議一周內不超過兩個酒精單位(一個酒精單位相當於10毫升純酒精)。已患肝病的人則應滴酒不沾。

3、忌長時間吃藥

據統計,目前至少有600多種藥物都能引起藥物性肝病,而藥物毒性作用最傷的就是肝臟。

建議:特別是服用新葯或是長時間吃藥(包括中草藥)都應該格外留意自己有無不適癥狀,定期檢測肝功能。

4、忌發怒

憤怒、焦愁、憂慮的情緒對肝臟的影響不可小覷。很多情況下,當你沉迷於百思不得其解的焦慮與憂愁中,會引起荷爾蒙分泌失去平衡,導致血液循環障礙,影響肝的血液供應,使肝細胞因缺血受損甚至死亡。中醫認為,怒可導致肝的疏泄失常,時間一長易惹肝病上身。

建議:儘力做到心平氣和、樂觀開朗、無憂無慮,從而使肝火熄滅,肝氣正常生髮、順暢而長保健康。

文章來源: 健康時報,版權歸原作者,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養肝 的精彩文章:

這菜,我家一周做4燉,家人還嫌少不夠,養肝脾、補腎,男人更要多吃!
別嫌它丑,卻是天然的「養肝專家」,經常吃一點,預防肝病解肝毒

TAG:養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