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直擊頭痛、肩涼—斜方肌

直擊頭痛、肩涼—斜方肌

偏頭痛、頸部發涼、僵硬是當今生活中火熱的話題,很多時候,當患者偏頭痛時一般都認為我是不是感冒了?或者坐地鐵空調吹的,亦或者我好像得了頸椎病,得去拍個片子看看,關於偏頭痛問題,今天小編就給夥伴們分享下引起這些情況最多的原因之一——斜方肌損傷

1

斜方肌簡介

久坐電腦旁,是斜方肌最易勞損的情況之一

在日常生活中,因為工作的需要,我們最多的生活方式多數為久坐在電腦旁,亦或者盤腿打坐,多數人是不可能長時間保持腰背挺直一個姿勢坐立的,基本上都是慢慢呈脊柱前屈hold住背狀態;在操作電腦的過程中,有一大部分人群敲打鍵盤時肘關節呈懸空狀態,時間一久就會導致斜方肌緊張,緊張性頭痛、肩部僵硬也就隨之而來;

2

斜方肌解剖結構

斜方肌的起止點介紹

斜方肌位於項部和背上部皮下,為三角形的闊肌,底在脊椎,尖在肩峰,兩側的斜方肌加在一起,形如斜方形,故名。斜方肌是頸背部最大的一塊肌肉;分為上、中、下三束;

起於上項線的內側三分之一和枕外隆突,項韌帶和第1~6頸椎的棘突以及全部胸椎棘突;

止於鎖骨外三分之一。

功能:

上斜方肌:近固定時,上部肌纖維收縮,拉動鎖骨向後、藉由在胸鎖關節處的轉動來提高鎖骨及肩胛骨、上迴旋和後縮;伸直頭部及頸部、向同側屈曲、協助頭部旋轉使面部轉向對側,站立或手臂懸垂時支撐上肢重量;

中斜方肌:中部肌纖維收縮,內收肩胛骨;協助前鋸肌旋轉肩胛骨,穩固肩胛骨;內收肩胛骨時,與菱形肌是協同關係;

下斜方肌:下部肌纖維收縮,使肩胛骨下降、上迴旋和後縮;

雙側斜方肌:雙側肌纖維收縮,使頭後仰及脊柱伸展。

在工作過程中,因為始終保持著一種頭部過度前引姿勢,這種體態致使上背部肌群是呈被動拉長狀態,時間久了必然會引起斜方肌緊張性的勞損,從而也就造成了一系列臨床相關徵象。

3

斜方肌的損傷及表現

頭痛、肩部發涼為最常見的臨床癥狀

因為枕大凹也就是風池穴位置是枕大神經出口,故斜方肌緊張刺激枕大神經時,臨床表現多為一側或兩側後枕部或兼含項部的針刺樣、刀割樣或燒灼樣疼痛,痛時患者不敢轉頭,頭頸部有時處於伸直狀態,引發偏頭痛,疼痛部位可涉及太陽穴、顳部和下頜角(呈「?」)、頸外側部疼痛。常因風寒、感冒引起,也可因頸部外傷、工作姿勢不良等頸椎病變所致,值得注意的是:如果是因為外邪感冒或環境變換的因素下引發的偏頭痛,通過松解斜方肌效果往往不能達到預期;

對於斜方肌及其周圍軟組織損傷導致的偏頭痛,一般可在枕後部尋找三個壓痛點:風府穴、天柱穴以及完骨穴;

斜方肌損傷牽涉痛可出現在上臂和前臂的前外側面,患者會主訴該處奇怪的寒冷感和局部雞皮樣改變(該處下方受自主神經支配,屬肌皮神經);患者也常主訴肩部有冷水澆背感、酸脹困重不適;

斜方肌與胸鎖乳突肌同時受副神經支配,當副神經受到激惹壓迫時患者可主訴患側肩下垂(可引起翼狀肩胛、蝴蝶背),不能聳肩,累及臂叢神經牽拉,使患肢不能上舉和外展;

上斜方肌的緊張往往也是參與「上交叉綜合征」也就是圓肩駝背的重要組成肌肉之一;由於胸前部的肌群緊張、下背部的肌肉力量不夠,再加上上背部的肌肉過緊,則就導致了圓肩、頸後大包狀態,此種姿態最易造成上背部的僵硬酸痛。

以上部分圖片來源於網路,不屬於原創範圍

總結

巧治頭痛有妙招、脊背發涼把它找

頸僵落枕蝴蝶背、枕下項線要記牢

不用客氣,我的名字叫「雷鋒」;感覺有用的,就請幫忙點贊和分享吧!

孚真堂2018上半年課程安排

-END-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疼痛關懷計劃 的精彩文章:

真的「笑尿了」就沒那麼好玩了

TAG:疼痛關懷計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