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謳歌新時代,演繹中華情》——范睿與他的古代樂器

《謳歌新時代,演繹中華情》——范睿與他的古代樂器

黃鐘大呂譜新意,管弦絲竹會知音。

民族文化傳經典,中華古樂千年情。

喜相逢

 國樂大全 笛子

俞遜發 

00:00/00:00

(地點:寶安中心區海韻學校 時間:4月18日10:30—12:00)

一、導語

我們國家地大物博,文化資源十分豐富,在這些有著上下五千年光輝燦爛的民族文化里,其中就包括了音樂文化。大家都知道我們國家有五十六個民族,如果五十六個民族的語言匯在一起,那麼會是一個什麼樣的「音響」效果呢?肯定交流不易,所以就必須有共用的一種表達方式的工具「漢語」。但由於地方習慣及發音語調的不標準又難免會出現交流困難,怎麼辦,那就只有通過另一種表達方式「音樂」。音樂是當語言沒法表達時的最好工具。那麼音樂是如何產生,又是通過什麼產生的呢?

音樂,是通過有組織的樂音所形成的藝術,可形象地表達人們的思想感情,反映社會現實生活。音樂起源於勞動,作為社會意識形態而具有廣泛的社會影響。每個民族的音樂都具有獨特的風格,其中,民間音樂佔有重要地位。音樂也是表演藝術,必須通過演唱、演奏,才能為聽眾所感受而產生藝術效果。其基本表現手段為旋律和節奏,其它重要表現手段有和聲、復調、管弦樂法等。音樂可分為聲樂和器樂二大類,也可按體裁、形式分為歌曲、合唱、交響曲以及絲竹、吹打、說唱音樂等。音樂是通過人的歌唱和樂器的演奏,也可以說是物體通過有規律的振動而產生的一種音響。有「樂音」和「噪音」之分。所謂「樂音」就是指聽起來比較和諧悅耳的聲音,相反則為「噪音」。

我們五十六個民族就有五十六種民族文化,也有上千種民族樂器,其中,能見和有記載的吹奏樂器就有上百種。那麼,下面我就給大家介紹產生音樂的「工具」之一的古代吹奏樂器。

二、樂器介紹及作品欣賞

1、塤

是我國遠古時期的吹奏樂器,用土製作而成。器型大的稱為「雅塤」,器型小的稱為「頌塤」。距今有八千多年的歷史,被稱作人類樂器的始祖,是目前所知年代最早的實物之一,屬於我國古代「金、石、絲、匏、土、革、木」八音中的土類。

塤的音色古樸渾厚、婉轉迷人,古人稱「陰音」,因常與音色明亮、高亢而稱為「陽音」的吹管樂器「篪」配合演奏,故在我國的第一部《詩經》中就有「伯氏吹塤、仲氏吹篪」之說,以象徵兄弟和睦之意。

人類樂器的始祖「古塤」,從一個音孔只能模仿動物求偶聲的狩獵工具發展到十四音孔、能發出悠悠清音、演奏感人肺腑和登上大雅之堂的樂器,這其間經歷了八千多年的漫長歲月。今天,它終於走出了歷史的深深峽谷,煥發了青春的光華。

塤:《蘇武牧羊》

西漢時,中郎將蘇武出使匈奴,單于派漢朝叛使、被單于封為丁靈王的衛律前來誘降。衛律說:"蘇先生,我從前背叛漢朝歸降匈奴,受到單于大恩,封我為丁靈王,擁有數萬奴隸,馬匹、牲畜漫山遍野。你今天投降了,明天也和我一樣富貴,若白白地流血犧牲,又有誰知道你呢!"蘇武怒斥道: "衛律,你身為漢民,不顧恩義,叛國投敵,你雖然能得逞於一時,最終卻逃脫不了天地良心的審判。"

衛律見蘇武不屈服,只得向單于報告。單于見蘇武很有氣節,十分欽佩,更想招降他。於是把蘇武囚禁在一個大地窖里,不給飲食,蘇武只得嚼雪止渴,用氈毛充饑。後來單于又將蘇武移到北海荒無人煙的地方,逼迫他牧羊。北海在今蘇聯境內的西伯利亞的貝加爾湖一帶。蘇武到了北海,匈奴停止了對他的食物供應,他只得覓野鼠掘草根充饑。在這荒漠上,除了叢生的野草,就是漫天的風雪,終年見不到一個人影。蘇武抱著代表漢廷的旄節牧羊,無論坐卧行走都拿著漢節。歲月一天天流逝,節桿上綴的三重旄牛尾都落盡了。

十九年過去了,蘇武歷盡艱辛,終於回到自己的祖國。他出使還是壯年,及至歸國,頭髮鬍鬚全白了。歲月改變了他的容顏,卻改變不了他忠於祖國的赤子之心。

2、篪

篪,古代樂器、(剛才介紹塤的時候已提及過),它和塤一樣,在春秋戰國時候就已廣泛使用,在《詩經》、《楚辭》等文獻中均有記載,它一般是用竹製作而成,在唐朝、宋朝以後就不在民間流傳使用,只用於宮廷雅樂給皇帝及王大臣們等演奏。它的製作不同於笛子,其吹孔和指孔不在一個平面上;「有底」,即兩端都是封閉的。

篪:《陽關三疊》

根據唐代詩人王維為送友人去關外服役而作:「渭城朝雨邑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譜入琴曲後又增添了一些詞句,加強了惜別的情調。曲譜最早見於《漸音釋字琴譜》(1491年以前),另外還有1530年刊行的《發明琴譜》等十幾種不同的譜本。基本上用一個曲調作變化反覆,疊唱三次,故稱「三疊」。每疊又分一疊加「清和節當春」一句作為引句外,其餘均用王維原詩。後段是新增的歌詞,每疊不盡相同。從音樂角度說,後段有點類似副歌的性質。 這首琴歌的音調純樸而富於激情,特別是後段「遄行,遄行」等處的八度大跳,和「歷苦辛」等處的連續反覆呈述,情意真切,激動而沉鬱,充分表達出作者對即將遠行的友人那種無限關懷、留戀的誠摯情感。

3、洞簫

洞簫,吹奏樂器,也稱洞簫,單管、豎吹。在漢代的陶佣和北魏雲石窟的雕刻中已有吹簫的形象。唐代時期的尺八,可能是它的前身。(這裡略帶一下,日本人用的尺八,就是從我國唐代時期流傳過去的,等一下我還會作專門介紹)。簫的音色十分典雅、悠揚和含蓄。無論在過去和現代都非常受人們喜愛。在歷史上也有不少文人墨客寫下了不少關於簫的詩文。其中杜牧就有一首「青山隱隱水迢迢,秋盡江南草木凋。二十四橋明月夜,玉人何處教吹簫」。的千古佳句。簫在它的流傳和發展中也給我們留下了很多的動人故事。比如說,相傳在春秋戰國時期,秦穆公有一個女兒長得不但非常聰明漂亮而且擅長演奏樂器,深受他的喜愛。於是,他就想為其選一個配得上她的人做丈夫,但他的女兒不肯,她說:「要自己選,而且一定要選一個跟自己一樣懂音樂的。」後來自己作主嫁給了一個簫吹得非常好的小夥子。這是一個美好的愛情故事。還有在戰爭中,簫也起到了很大的作用,比如漢代時期的蘇武;還有楚漢相爭時期的漢將張良用簫吹奏的《四面楚歌》,把楚霸王的八百子弟兵一夜間吹得人心渙散,最後才使劉邦取得了天下,還有眾多武俠小說里也有不少關於簫與人的例子。像這些故事很多、很多。因此,說明簫的魅力和人們對它的喜愛程度。在日常中,稱簫的樂器有多種,比如:洞簫、琴簫、玉屏簫、排簫,還有少數民族地區的葫蘆簫、侗簫、仙簫、扁簫、鼻簫、四孔簫等等。現在的簫一般是用竹製成的,也有木、石製成的。上端用竹節封口,在封口處開有一個半橢圓形的吹孔,管身開六個按音孔,亦有八個按音孔的。簫的音量較小、多用來獨奏或合奏。

洞簫:《梅花三弄》

《梅花三弄》是漢族古琴名曲,著名十大古曲之一,又名《梅花引》、《玉妃引》,是漢族傳統藝術中表現梅花的佳作。明朱權編輯的《神奇秘譜》記載此曲最早是東晉時桓伊所奏的笛曲。後由笛曲改編為古琴曲,全曲表現了梅花潔白,傲雪凌霜的高尚品性。此曲借物詠懷,通過梅花的潔白、芬芳和耐寒等特徵,來頌具有高尚節操的人。此曲結構上採用循環再現的手法,重複整段主題三次,每次重複都採用泛音奏法,故稱為《三弄》。體現了梅花潔白,傲雪凌霜的高尚品性。

4、尺八

尺八古代樂器。唐代已出現,相傳呂才善制此器(見《唐代書.呂才傳》)。宋代尺八又稱:「簫管」、「豎笛」、「中管」。陳煬《樂書》:「簫管之制六孔,旁一孔,加竹膜焉。足黃鐘一均聲。或謂之尺八管,或謂之豎笛,或謂之中管。」日本奈良正倉院藏有我國唐代的尺八。今福建南曲中的洞簫,亦稱尺八,與一般常用的簫相近,但管身略短而粗,可能是古代尺八之遺制。

尺八:《關山月》

5、排簫

排簫,古代吹奏樂器。原稱簫。在《世本》里記載說是古代舜帝所造。由多根長短不一的竹管編扎而成。跟剛才大家見到的簫不同,洞簫是沒底的,而排簫是有底的,它的音高是根據竹管的長短和底的高低來確定。竹管較短的其音則高,竹管較長的其音則低。因其形象鳳凰的翅膀,所以在古代也有人把它稱為「鳳簫」。

在歷史上,它有許多名字,如參差、雲簫、鳳簫等,也曾被叫做簫,但到了元朝,官方為區別於單管的簫管(洞簫),故把它命名為排簫。排簫一管發一音,管數不一,排簫由10至24根管組成。

古時的雌雄排簫常作合奏,互相襯托,有如男女聲二重唱。在日本古都奈良東大寺的正倉院中,仍珍藏著中國唐代的兩支排簫遺器。當時在《東大寺獻物帳》上,則稱作"甘竹律"。

排簫的音色純美自然,宛若風的聲音,就音色而言,更多的人喜歡把排簫歸類為古典樂器,排簫音樂截然不同於嘈雜喧囂的現代音樂,排簫聲音如同天上的流雲,超凡脫俗,人們習慣把排簫之音贊為"天籟之聲"。

排簫:《平湖秋月》

這是廣東抒情樂曲中的佳品。該曲以清新明快、悠揚華美的旋律,描寫了杭州西湖的勝景之一「平湖秋月」皎潔秋月清輝下的西湖幽靜迷人,秋夜景象平和、靜謐,晚風輕拂、素月幽靜。一潭平靜的湖水,映照著一輪皎潔的秋月,碧空萬里,波光閃爍,青山, 樹,亭台,樓閣,在月光下彷彿披上了一層輕紗。整個西湖好像是一個童話世界。樂曲奏出詩般的意境,也寄託了人們嚮往美好生活、渴望太平的願望和對大自然的熱愛之情。描繪出中國江南湖光月色,詩情畫意的夜景,表達了作者對大自然景色的感受與熱愛。

6、龠

龠(yuè)中國古代管樂器。在吹眾多奏樂器的演奏形式中有:橫吹,直吹,斜吹。「橫吹」的有笛子、篪等;「直吹」的有洞簫,尺八等。此二種吹法都是大家比較常見,而唯獨「斜吹」這形式吹法,相信就很少見到了,更不知道它叫什麼樂器。其實,「斜吹」這種器,就是歷代典籍中記載的極為久遠的,並被描述為「如笛」,「若笛」狀的古龠一類樂器。據說是大禹治水時,一夥夫(即廚師)所發明。

關於龠的應用,古籍書中也有記載:遼代雅樂 八音「竹」樂器中有龠;金代雅樂之舞,「竹」樂器中有龠;而據元代史籍記載,龠當時仍在宮中使用;明代,龠既用於樂隊,也用於樂舞;直到清代,龠仍是雅樂樂舞的重要舞具,主要用於祭祀樂舞。

龠:《孟姜女》

孟姜女哭長城是中國民間四大愛情故事之一。相傳秦始皇建長城時,勞役繁重,青年男女范喜良、孟姜女新婚三天,新郎就被迫出發修築長城,不久因饑寒勞累而死,屍骨被埋在長城牆下。孟姜女身背寒衣,歷盡艱辛,萬里尋夫來到長城邊,得到的卻是丈夫死亡的噩耗。她痛哭城下,三天三夜不止,這段長城就此坍塌,露出范喜良屍骸,孟姜女安葬范喜良後於絕望之中投海而亡。

7、笛子

「誰家玉笛暗飛聲,散入春風滿洛城。此夜曲中聞折柳,何人不起故園情」。這是唐代大詩人李白的七言絕句《春夜洛陽聞笛》。歷代文人墨客寫過許多吟頌笛子的詩詞,並把笛子比作龍吟鳳鳴,足見笛子的音樂魅力感人至深。

笛子,是我國一件古老的民族吹奏樂器,距今有七千多年的歷史。笛子有曲笛、梆笛、倍大笛等多種。人們習慣把笛身較粗長的稱作曲笛,曲笛音色渾厚柔和,秀麗圓潤;另外一種為梆笛,它比曲笛的笛身細短,梆第的聲音高亢明亮,鏗鏘有力。在我國,曲笛多流行於南方,梆笛多流行於北方。它的製作材料一般是用竹子製成,但也有用玉石、木等製作。因它是橫著吹,所以又叫橫笛。

梆笛:《喜相逢》

《喜相逢》是馮子存先生根據二人台牌子曲《碰梆子》改編而成,風格粗獷豪爽、熱情奔放。該曲的原型最初是內蒙古的一首民間樂曲,後來被山西梆子和二人台吸收,並作為戲曲情節中的過場音樂曲牌。全曲採用分段變奏的形式,描寫了親人久別重逢時的喜悅心情。

8、大笛:《妝台秋思》

樂曲借昭君出塞懷念故國,抒發一種哀怨凄楚的情懷。其實就是古人也並不是都把昭君出塞看作千古恨事。王安石在他的《明妃曲》中說道:"漢恩自淺胡自深,人生樂在相知心。"與其在漢宮倍受冷落,倒不如遠嫁匈奴得到知心夫婿。這是把"昭君怨"看做"昭君樂"的觀點。在昭君廟周圍的一首詩碣中甚至有"若以功名論,幾與衛霍同。"的詩句,更進一步說和親創造了邊界的和平,昭君的功勞可與當時的名將衛青、霍去病相比。

9、洞簫:《清明上河圖》

此曲是作曲家劉為光根據宋代名畫《清明上河圖》畫意而作。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國樂飄香 的精彩文章:

TAG:國樂飄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