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槍頭帶纓,中國古代1種長槍看似平常,其實大有玄機!

槍頭帶纓,中國古代1種長槍看似平常,其實大有玄機!

長坂坡一役,曹操大軍壓境,劉備不敵,他於慌亂中丟棄妻子,僅攜趙雲、張飛、諸葛亮等人出逃。行至半路,只見人群中不見了趙雲。有人對劉備說趙雲往北邊曹操那裡去了,劉備直接用手戟打過去說:「子龍是不會棄我而去的。」事實證明,劉備看人的眼光還是沒有問題的。

趙雲確實是往北邊去了,只是他並不是去投靠曹操,而是去救劉備的妻兒。在當陽長坂坡,趙雲攜一桿長槍,七進七出,殺退曹軍,以一己之力救下劉備幼子阿斗,堪稱傳奇。

趙雲手中的兵器是把長槍,槍頭寒光凜凜,攝人心魄。槍,是中國古代的一種長兵器,素有「百兵之王」的美譽,其為刺擊類兵器,長而鋒利,其他兵器難以與之匹敵。槍術在十八般武藝中比較難學,不易掌握,俗語有云:「年棍,月刀,久練槍」。

古代的長槍經過千百年的發展,細化出了很多種類,其中有一種槍我們較為熟知,那便是紅纓槍。

紅纓槍名字的由來,是源於槍頭處的那撮紅纓。紅纓槍的歷史很悠久,最高可以追溯到南北朝時期,在熱兵器已經普及的近代戰爭中,它還曾被戰士們當作兵器。

抗戰時期,八路軍部隊發展十分迅猛,但武器明顯跟不上部隊發展的速度,所以新建部隊的槍支嚴重不足,很多連隊完全是用紅纓槍裝備起來的。據記載,神頭嶺伏擊戰中,遭到伏擊的日軍在狹窄的地形上基本排不成戰鬥隊形,既沒有地形地物可利用,也無法發揮火力優勢,這時候,白刃戰是最合適的戰鬥方式,386旅的戰士們很快就拿著紅纓槍沖向了日軍。

那麼,問題來了,紅纓槍相對於別的長槍,最特殊的地方就是那撮紅纓,這撮紅纓,有什麼奧秘之處呢?還是僅僅是為了美觀?

紅纓槍看似平常,其實大有玄機,它的玄機就在槍頭的那撮紅纓那,這種纓穗可以吸血,可以阻止槍頭上的血順著槍桿流下來不利於持槍者發力,換言之就是擦血抹布,選紅色是因為血的顏色染成而且在攻擊時可以給對手造成錯覺,增加士氣。

除了這個功能,紅纓還有個功能,那就是判定「槍勁」。紅纓的第二個作用,是在槍術的練習上體現的,尤其以花槍體現的最為明顯。花槍上的紅纓因為極其柔軟,對力量的反應相當敏感,也就是說如果持槍者使用不同的用力方式揮動長槍(也就是槍勁),長槍上的紅纓便會以不同的方式進行擺動。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天下冷兵器 的精彩文章:

TAG:天下冷兵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