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復旦交大首先實施,目前覆蓋11所上海名校的綜合評價錄取招生有什麼套路?

復旦交大首先實施,目前覆蓋11所上海名校的綜合評價錄取招生有什麼套路?

雖然高考是目前國內公認最公平的考核制度,但仍有「一刀切」的弊端存在。為了有效規避這種弊端,以自主招生為代表的多元錄取機制出現了。

在2017高考改革方案中,明確提出 「普通高校逐步推行基於統一高考和高中學業水平考試成績的綜合評價、多元錄取機制。」 高校綜合評價招生將成為廣大考生除高考,自主招生外的又一選擇。

本次,小編有幸採訪到上海高考綜合評價培訓專家萬利君老師(Rosa),為家長學子們全方位解析綜合評價,並給出一些面試建議,助力學子進入理想高校。

招生到底是一個什麼概念?為什麼會出現?它對學生提出了怎樣的要求?對此,萬老師給出了詳細的解答。

什麼是綜合評價招生?

綜合評價是指各試點高校對考生進行「三位一體」的綜合考察並擇優錄取的形式。「三位」指的是考察學生的高考成績、面試情況、學業水平考試三方面。「一體」指的是最後這三部分成績按照統一比例折算,相加得出最終總分。具體計算模型如下圖:

學生可以通過自薦或者向學校申請拿到校薦名額,之後參加高校考試。初審通過後,綜合素質測試時間一般集中在高考後。考生需要參加高校組織的筆試和面試。如果說自主招生更重視「偏才」、「怪才」等有特長的學生,那麼綜評則是側重於綜合素質全面的學生。

綜合評價誕生的背景,則可以從以下三個角度來闡明:

1.時代角度:產業升級導致行業變化非常快,時代需求能夠在日新月異的社會背景下仍能處於不敗之地的全方位人才;

2.國家角度:國際社會競爭激烈,國家需要適應時代發展的全方位人才而不是單線標準衡量出的「學霸」;

3.學校角度:高校需要更多的自主權選擇合適的優秀學生,自主招生和綜評招生均能體現高校招生的自主考核要求;高中學校也意識到傳統教育模式的弊端,因此都樂於接受綜評這樣一種考核方式。

綜合評價自主招生的發展現狀

事實上,伴隨著2014年《國務院關於深化考試招生制度改革的實施意見》、《教育部關於進一步完善和規範高校自主招生試點工作的意見》等文件的出台,高考改革正式開始在上海、浙江試點工作。

今年是首批試點學生參加高考,也是包括高校綜合評價錄取在內的招生制度改革的首輪落地,預計將於2020年在全國範圍內實施落地。據萬老師介紹,高校綜合評價招生和新高考改革的進程將是同步的

高校方面,去年上海僅有復旦大學與上海交通大學兩所高校實施綜合評價自主招生。而到了2017年,這個數量增加到了11所,分別為復旦大學、上海交通大學、同濟大學、華東師範大學、上海外國語大學、上海財經大學、華東理工大學、東華大學、上海大學、復旦大學醫學院以及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

全國方面,緊接上海和浙江省,北京,山東,海南,廣東,江蘇等省的知名大學也開啟綜評通道,選拔綜合素質全面發展的優秀考生。

學生方面,2017年上海約有5萬人參加高考,其中,高考成績在全市排名前9%的學生有機會參加綜評面試,而最終錄取率則僅有總體考生的4%-5%,這部分學生主要來自以四校八大為代表的市重點學校。

各階段學生如何準備綜合評價招生?

萬老師告訴我,今年6月份,她有機會先後為建平中學、市二中學,行知中學等上海近十所市重點高中做了綜評面試培訓輔導,並跟蹤監測到所有結果落地。

這個為期數月的項目讓萬老師對各大高校的綜評自招情況有了系統的認識,也對其內涵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聊到綜合發展,就不得不提到目前教育專家們都在講的學生核心素養問題。對此,萬老師表示,某種意義上講,綜評面試的考核就是圍繞學生核心素養展開的。

比如某所高校綜評自招有這樣一道面試題:

「如果你是上海市長,將如何改善城市擁堵問題?」

這個問題涉及的面很廣,學生的統籌規劃能力,是不是有全局性思維,有沒有認真思考過類似的問題,能夠站在政府的角度去提供方案,都可以在這個問題中得以體現。歸納到核心素養上來講,則可以涵蓋到人文底蘊、健康生活、責任擔當和實踐創新等。

這些素養大而廣泛,家長該如何幫助孩子培養這些素養?

萬老師認為,自主招生可能會比較重視競賽類成績,而競賽類的準備自孩子進入高中起也為時不晚。

然而,綜評招生的準備卻是越早越好的。「如果一個孩子從小開始經歷有意識得培養,那麼對他來說,綜評面試將是一次自然輕鬆的對話。」

當然,對於不同階段的孩子,關於其素養的培養也各有側重。

小學階段

對於小學階段的孩子,老師建議家長可以將重點放在其人格、價值觀的建立,學習習慣的養成和一定的對話能力

1.首先是人格、價值觀的建立。成為一個綜合性的人才,首要的是要具備獨立的人格,並且具有一定的擔當和關愛他人的能力。據萬老師介紹,一些有過公益活動經歷的孩子在面試中往往會有不錯的表現。

因此,建議孩子在這個階段可以從事一些社區義工、學校組織的公益活動和一些簡單的遊學活動等。

2.學習習慣的養成則同樣重要。孩子的學習習慣一般會在3-5年級定型,也就是說,小學階段實際上是一個給孩子打地基的階段,以現在很熱門的「整本書閱讀」來講,其實就是在培養孩子的學習習慣。

「沉下心來讀完,就是專註力的培養;在讀書的過程中有一個邏輯的建立,整本書下來就有一個全局觀的意識;這本書怎麼讀、每天都多少,則是規劃能力的初步培養。」

3.而對話能力則是萬老師在今年的項目實踐中深有感觸的一點。很多孩子在面試時很緊張,以至於一些平常知道如何解答的題目,在面試時會聽不到面試官在講什麼,於是在解答時要麼支支吾吾要麼答非所問。

萬老師遺憾地表示,現在有太多「評判式「的家長不願意跟孩子對話,簡單粗暴地打斷孩子天馬行空的想法,久而久之,孩子不願意表達甚至不願意思考。而無論是對於綜評面試還是孩子社會能力的培養,家長都應該更傾向於「分享」而非「評判」。

初中階段

到了初中,孩子已有了上述幾種素養意識的初步建立。這個時候,家長需要做的是在此基礎上強化培養、突出特長

1.孩子有了一定的溝通能力,會在跟他人的交流和相處中形成自己的世界觀、價值觀。家長在強化孩子各種場景下對話能力的同時,還要在一些大是大非的問題上加以管束和指引。尤其是中學的孩子面臨青春期,這是一個敏感又關鍵的時期,家長特別要注意孩子的思想動態和行為規範。

2.興趣點的成型也應當在這一階段完成。小學階段,孩子可以儘可能多地接觸新鮮事物去挖掘自己的興趣點,但初中階段,孩子就要有自己的方向了。萬老師建議家長們可以幫助孩子把興趣點聚焦到3-4個。

3.家長還要幫助孩子發現自己的學科優勢,並且要在學科中尋求平衡。綜評面試對於孩子的綜合實力要求很高,但並不意味著它不看重學科優勢。如果說綜合實力是敲門磚,那麼孩子的學科優勢則是能讓面試官印象深刻的點。

4.萬老師特別提到了語言與閱讀能力,國際化教育對孩子的外語水平提出了較高的要求,而閱讀則是讓孩子鍛煉專註力與擴大涉獵面的有效途徑。

高中階段

高中是最後也是最關鍵的三年,這個階段要目標性準確地做準備了。萬老師結合幾所高校的綜評面試案例,總結出以下幾點建議:

1.自我定位

某所高校在面試中問到了孩子的理想以及為什麼有這樣的想法,萬老師認為,「理想」這個話題就是自我定位的一種展示方法,高校希望錄取的人才應該 「知道自己喜歡什麼、擅長什麼,並可以通過努力成為怎樣的人」,其中,「知道自己喜歡什麼、擅長什麼」就是自我定位, 「「成為怎樣的人」就是理想。

有很多測評體系可以幫助孩子更科學、全面地認識自己,比如霍蘭德職業興趣理論、MBTI職業性格測試等。

(霍蘭德職業興趣量表)

除此之外,也可以多參加一些社會實踐,如校方組織的企業參訪,自己找機會做一些市場調查,也可以參加一些教育機構比如無涯教育組織的香港金融實習等系列職業體驗項目。通過實習去了解外界的職場環境和專業應用場景,這對自己選擇合適的專業和大學都是非常有幫助的。

2.能力提升

能力提升可以分為兩個方面,硬性指標和軟性素質。

硬性指標即指學科能力。綜評面試是基於高考成績之上的考核方式,因此非常重視學生的學科成績尤其是全科成績。自主招生看重的五大學科競賽成績、人文社科類競賽成績等也是綜合評價中的加分項。

軟性素質如領導能力、團結協作能力,溝通表達能力,創造性能力等。雖然這些能力項不能用分數做量化標準,但可以通過社團的組織參與、社會實踐、小組課題研究、職業體驗和實習活動等經歷體現。萬老師建議,有條件的家庭可以為孩子多提供一些名校訪學的機會,在互動和交流的過程中更能激發孩子學習的熱情。

總之,大家看到各個高校陸續通過綜合評價政策進行招生的時候,也不要恐慌,這對孩子來說,是多了一次機會進入理想的大學,並且有助於幫助他從小就樹立遠大的目標,並鍛煉他全面發展的能力。

報考問題解答

Q:綜合評價招生條件?

A:相較自主招生對學科特長的「高」要求,綜合評價招生條件「平易近人」的多。

高校綜合評價主要招收品學兼優、綜合素質優秀、全面發展的考生。

當然,綜合評價各校招生範圍不同,招生條件也不盡相同,部分高校會對學業水平考試成績、選測科目成績、社會實踐等有特殊要求。具體招生條件,應以高校本年度招生簡章為準。

對學業水平考試成績要求,如:北京大學上海、浙江綜合評價要求各科目高中學業水平測試無不合格科目;南京大學2018年江蘇綜合評價要求高中學業水平考試必修科目等級為4A(技術科目為合格)

對選測科目成績要求,如:東南大學2018年江蘇綜合評價要求考生物理或歷史(理科考生選測物理,文科考生選測歷史)等級必須達A級或以上,另一門等級必須達B級或以上等級。

社會實踐的要求,如:2017年山大、中海洋、中石油(華東)均要求高中三年參加不少於10個工作日的社區服務和1周社會實踐,並完成15學分的研究性學習任務。

整體來看,綜合評價更側重考生綜合成績和綜合素質發展,對各種獎項沒有硬性要求。成績中上等的考生,如在高校招生區域,可嘗試報名。

Q:如何獲取綜合評價簡章信息?

A:各省綜合評價政策發布時間不一,時間跨度較大,如何第一時間獲取招生簡章信息及時報名,是廣大中學老師、家長和考生最為關注的焦點之一。通過以下兩種途徑可以快速關注

1、高校本科招生網

2、陽光高考(少部分高校可能不會公布)

Q:綜合評價與自主招生是否可以兼報?

A:絕大多數高校是可以兼報,例如:考生可以同時報考北大自主招生和博雅。

存在少部分高校要求不可兼報,例如:南師大要求自主招生與綜合評價不可以兼報。

從高校考試時間安排來看,時間都集中在6月10日-17日,需綜合考量時間安排。

Q:清北領軍博雅與上海領軍博雅/浙江三位一體有什麼不同?是否可以兼報?

A:不同點:

清北的領軍博雅錄取方式與優惠政策與自主招生類似,都是給予降分錄取優惠,按照高考分數錄取。

上海領軍博雅/浙江三位一體,是根據考生高考、校測、學業水平測試三項成績加權綜合成績錄取

關於兼報:

上海考生可以兼報清華自主招生、領軍、上海領軍,浙江考生可以兼報清華自主招生、領軍、浙江三位一體。

其中,參加浙江三位一體初評A+/A/A的考生同時獲得領軍初評優秀可免於參加初試,初試成績按滿分計。

文| 張楠 編輯| 堂堂

部分資料整合自網路,若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自招小黑板 的精彩文章:

如果沒能被這些公辦學校錄取,在黃浦區的孩子會被統籌到哪裡?
滬上專家齊聚,共話教育減負背景下的學習家培養

TAG:自招小黑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