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書香沁心?《讀書與從師》

書香沁心?《讀書與從師》

愛克曼

文 | 萃辰天心書院院長 · 印安(陳伯安老師)

朗讀 | 萃辰天心書院茶藝師 · 思齊(袁齊齊)

「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無惑,惑而不從師,其為惑也,終不解矣」。這是唐代韓愈《師說》中的名句,說明要想把書讀好,必須從師。究竟應該怎樣從師,中外古今流傳下來的許多從師佳話,可以給我們以啟示。

現在的中學生,不知道歌德的人已經不多了,但不知道愛克曼這個名字是不應該忘記的,因為他是《歌德談話錄》這本書的作者。《歌德談話錄》同歌德的作品一樣,在全世界擁有眾多的讀者。

歌德是德國歷史上最偉大的詩人,1871年德國統一之後,歌德成為德國文化界的「聖人」,被尊崇為「奧林匹斯神」。當時,愛克曼還是一位家境貧寒、刻苦好學的青年。他特別崇拜歌德,決心拜歌德為師。

他一遍又一遍地閱讀歌德的作品,並摹仿歌德的風格創作詩歌,終於寫成了一本詩集。出版後,他把詩集獻給了歌德,儘管歌德反應冷淡,但他毫不氣餒,繼續對歌德的作品進行學習和研究。

他下苦功通讀了歌德的全部作品,潛心理解其中的含意,竭盡心力撰寫了《論詩·特別以歌德為證》這部論文集。當愛克曼把這部論文集寄給歌德之後,歌德為愛克曼的執著所感動,不僅高度評價這部論文集,而且請愛克曼當他的助手,使愛克曼有幸同這位大師朝夕相處了九年。

由於工作關係,愛克曼有必要就各種問題同歌德進行交談,加上愛克曼是事業的有心人,他將歌德的談話銘記於心,最後將談話內容整理成為《歌德談話錄》。

這部著作出版後,學術界將這本書看座研究歌德的權威性著作,研究歌德的專家們甚至把這本書當做歌德自己的作品,真可謂記載「聖人」談話的書也成了「聖書」,愛克曼終於成功了,他的名字同歌德的名字緊緊地連在一起,成了世界的文化名人。愛克曼從師的故事是十分感人的,同我國古代「程門立雪」的故事有異曲同工之妙。

毛澤東年輕的時候,非常佩服曾國藩。1917年,20多歲的毛澤東在給黎錦熙的長信中,不無真情地寫道:「愚於近人,獨服曾文正公。」毛澤東在他早期的文章《講堂錄》中,這樣稱讚曾國藩:「讀古書以訓詁為本,作詩文以聲調為本,養生以少惱怒為本,事親以得歡心為本,居家以不晏起為本,立身以不妄語為本,做官以不要錢為本,行軍以不擾民為本。」

在讀了曾國藩的《聖哲畫像記》這篇文章之後,青年毛澤東以曾國藩心中的三十二位聖哲為偶像,認真閱讀了孔子、孟子、班固、司馬遷等三十二位聖哲的文章,從此打下了深厚的古典文學的功底。

可貴的是,毛澤東雖以曾國藩為師,卻沒有一味地「獨服曾文正公」,後來他完全拋棄了曾國藩的影響,成為中國歷史上的偉人,真可以說是「吾愛吾師,吾更愛真理」。

我國的先哲們,對於從師,有許多睿智的哲語。比如張璪的「外師造化,中得心源」;杜甫的「轉益多師是汝師」;袁宏道的「師物不師人」、「師心不師道」;李漁的「勝我者,我師之」;趙孟頫的「到處雲山是吾師」;齊白石的「學我者生,似我者死」等,都從不同側面,說明了從師的重要;也從不同側面,闡發了「無所不師而無定師」以及「青出於藍而勝於藍」的道理。

GIF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萃辰天心書院 的精彩文章:

春光再美,美不過靈魂有蘭花香氣的你
人物 可愛老先生

TAG:萃辰天心書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