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敘利亞遭空襲背後的美俄中東百年恩怨錄

敘利亞遭空襲背後的美俄中東百年恩怨錄

昨日,美俄終於在敘利亞撕破了臉,連一向被認為「親俄」的特朗普下令要給「北極熊」好看,下令對敘實施精準打擊。稍後,各種有關敘利亞遭空襲,俄方進行反制的消息相繼而至……

小女孩手持嘲諷阿薩德的漫畫

不過,這對冤家在中東的博弈也不是一兩次了,今天讓我們從冷戰說起吧。

雙方的金錢攻勢

冷戰時期,無論是西歐資本主義還是東歐社會主義,在中東都缺乏適宜的土壤,並且美蘇對中東的積極爭奪和中東局勢動蕩也決定了試圖通過制度輸出、意識形態同化獲取中東盟友比較困難,援助比拼成為美蘇競爭中東的重要手段,其中伊朗、埃及、敘利亞等是典型代表。

冷戰雙方至今沒有兵戎相見,但是平靜的水面下面是洶湧的波濤

伊朗是美國在中東遏制蘇聯的國家之一,同時伊朗豐富的石油資源對美國及其盟友戰略意義重大。戰後初期,蘇聯希望通過支持伊朗境內的民族獨立的方式滲入伊朗,美國則通過提供大量的經濟、軍事援助以支持伊朗政權。二戰結束後,伊朗接受了大量的美國經濟和軍事援助,從1946~1953年,美國對伊朗的經濟援助和軍事援助總數為1.184億美元。1953年以後,美國從全球戰略利益出發,加大了對伊朗的控制與援助,1953~1965年,美國對伊朗的經濟援助總額為7.954億美元,軍事援助為7.029億美元.1965~1971年,經濟援助為3.491億美元,軍援為8.041億美元,總數為11.532億美元。美國對

伊朗的援助籠絡了伊朗當權者,使得伊朗在巴列維王朝時期成為美國的堅定支持者,是美國在中東實施楔子戰略的重要支柱,不僅加入了「巴格達條約組織」,而且還不時為美國的中東政策排憂解難。

巴列維王朝一直是美國的堅定支持者

不過,美國也並非一直順風順水。冷戰初期,由於美國自信埃及是親美國家,對埃及的援助要求沒有完全滿足並持打壓態度,蘇聯趁機介入,通過大量經濟、軍事援助將埃及從美國手中爭奪過來。1955~1971年,蘇聯向埃及提供的軍援總值達25億美元。1954~1968年,蘇聯連續向埃及提供經援達十億多美元,成為埃及經濟援助的主要提供者,並且幫助埃及進行了許多經濟和技術項目建設。在此之後的很長一段時間埃及都是阿拉伯國家的領袖兼蘇聯的堅實盟友。

美蘇期望的回報

如此巨大的投入,美蘇自然是需要得到回報的,畢竟世界上沒有免費的午餐。

蘇聯的中東政策主要有兩個目標:一是支持中東各國的解放運動,打擊美國在中東的勢力;二是擴大蘇聯在中東的勢力。隨著冷戰的加劇,蘇聯中東政策的首要目標是保護其邊境安全,遏制美國在中東地區政治、軍事影響力的增強。

歷史和政治的糾葛讓中東地區持續升溫

雙方的博弈在以色列問題上達到了高峰。雖然今天很多人心中以色列是美國的忠實走狗(有人認為是反過來)。不過在當時情況完全不同,東歐地區住著大量的猶太人,以色列建國的消息傳開後,大批東歐猶太人舉家遷往以色列完成他們兩千年來的願望。不同於西歐猶太人和美國猶太人,能夠來去自如,東歐猶太人處於蘇聯的管控下,作為一個強勢政府,蘇聯不默許,猶太人想要去以色列只能靠偷渡。

集中營的悲慘經歷讓猶太人對以色列的渴望達到了千年來的最強

這批猶太人回到以色列自然就成了中東戰爭的主力,從這方面來說蘇聯也算害了自己的阿拉伯盟友們。不過,蘇聯也不是正如一些人以為的那樣是「聖母」同情猶太人的遭遇,那畫風實在不符合毛子。事實上,蘇聯人也有自己的打算,首先和西歐猶太人不同,東歐猶太人階級地位普遍低下,他們先天要比其他猶太人更接近社會主義。然後,蘇聯自身就有濃郁的猶太印記,且不說馬克思是公認的猶太人,蘇聯自己也幾乎就是猶太人建立的國度,開國之時二十四個常委有十六個是猶太人,希特勒甚至稱呼共產國際為「猶太國際」

納粹那麼仇恨蘇聯和他們對猶太人的憎恨有直接關係,馬克思作為猶太人創立的學說先天就是罪惡的

因此,蘇聯希望通過這個示好以色列,然後在當時遍布英法勢力的中東打下一顆釘子。

不過,蘇聯人自認為很大幫助,和美國的幫助相比,卻不值一提,別的不說蘇聯自己的猶太人就不讓走,理由是蘇聯不存在民族歧視和壓迫,所以蘇聯猶太人不願意離開。但是,猶太人是何等精明,怎麼會不知道這是因為二戰導致蘇聯人口損失太大,不願意再讓本國重要少數民族移民走了,整整十年蘇聯本國的猶太人只有一百多人移民以色列成功。

托洛斯基和他的同志兼對手列寧都有猶太血統

相比蘇聯人的想給卻又不肯大給,美國人就要大方多了。

從1948~1951年,美國一共向以色列提供了1.35億美元的援助,1959年以後,美國對以色列的援助從單純的經濟援助擴大到經援和軍援雙管齊下。1949~1965年,美國一共給予以色列約10.71億美元的援助,年均0.714億美元,其中96%以上是經援。

美國人之所以這麼做,除了被人說爛的「在美猶太人的影響」外,最重要的原因便是希望能拉攏猶太人,對付親蘇的埃及和敘利亞。

蘇聯在以色列那裡碰了灰,索性徹底倒向阿拉伯國家。在斯大林執政的最後幾年,境內的猶太人組織全部被清洗一空。

蘇聯人民的慈父斯大林做事向來又狠又快。沒用?那就幹掉!

當共同的敵人出現

不過,美蘇也並非一直在中東激烈對抗,一定要把對方乾死,如果有一個雙方共同的敵人出現,那麼雙方也會達成某種程度的聯合。霍梅尼就是這樣一個能讓雙方都聯合起來的人,走美國路線的巴列維王朝貧富差距很大,霍梅尼在這個社會背景下成功崛起推翻了巴列維。

被人戲稱為牙醫的霍梅尼

上台之後,出於對支持巴列維的美國的仇恨,他將美國稱之為「大撒旦」。不過,蘇聯也不好過,在霍梅尼看來蘇聯和美國的區別就是一個染指了伊朗,一個想要但是沒染指而已,於是蘇聯也被冠以「小撒旦」的稱號。

這下兩個超級大國都被得罪了,而霍梅尼的輸出教義政策對阿拉伯國家影響非常大,於是美蘇/阿拉伯國家聯合起來對霍梅尼發動了一場戰爭--兩伊戰爭。結果大家都知道了,上場的伊拉克拿著親美的科威特和沙特的錢,開著向蘇聯買的飛機和坦克和伊朗打了一場「二戰級別」還不到的低水平戰爭。

爭鬥的根本

很多人表示很好奇,如果說美國是因為石油等問題不得不在中東耗費大量精力的話,俄羅斯耗費這麼多精力在中東上是為了什麼?要知道俄羅斯是個石油出口國,本身經濟也不好,應當休養生息才是,為什麼要和美國在中東死磕到底?

伊朗在巴列維時期攢下了強大的空軍家底,在兩伊戰爭中壓製得伊拉克的蘇系戰機無法透氣

其實俄羅斯也是和石油有關,不過和美國需要靠中東石油去穩定國內的油價討好選民不同,俄羅斯的石油戰略更加關乎生死。俄羅斯也罷,前身的蘇聯也罷都是一個極度依賴石油出口創匯的國家,事實上軍火和石油一直是他們外匯的來源,這點百年未變。但是,到了冷戰後期蘇聯的軍火創收開始出現問題,他們太喜歡賣縮水產品以防止被用來對付自己了。相比之下美國就大方多了,因為電子技術的優勢,其他國家就算買了也無法輕易仿製出來,就像兩伊戰爭中的伊朗F14掉一架少一架,不死鳥導彈打一枚少一枚。

米格戰機在兩伊戰爭中算是砸了招牌

不過,就算如此給的至少是完全版,所以兩伊戰爭中伊朗空軍輕鬆吊打伊拉克,甚至連蘇聯人驕傲的坦克都因為火控的落後而被譏諷為「打出二戰水平」。結果就是軍火市場的賣方越來越不買蘇系武器的賬了,或許礙於和美國的關係無法購買美械,但是法國的大門還是敞開嘛。

薩達姆在被蘇聯武器傷透心後,大量採購了幻影系列

這種情況下,出口石油就更為重要了,偏偏俄羅斯的很多石油開採條件困難,不少地區甚至要四十美元一桶的成本,都快趕上銷售價了。這樣一來先辦法讓阿拉伯國家提價,甚至對西方發動「石油戰爭」就尤為重要。普京執政頭幾年的經濟成就和當時一度飆升到一百多刀一桶的石油脫不了干係,蘇聯最後的解體也和石油價格走低有關。

看到這裡,我們就不難理解為什麼俄羅斯很多超市的貨架都沒東西了,還是要頂著制裁和美國在中東掐,甚至不惜一戰了吧?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嚼扒 的精彩文章:

這個曾經的讓世界震驚的強國,如今連自己的文字都丟失了
為什麼男人和前女友聯繫?沒想到原因竟然是……

TAG:嚼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