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太平天國後曾國藩擁30萬兵,卻為何不自立為王,擺脫清政府操控

太平天國後曾國藩擁30萬兵,卻為何不自立為王,擺脫清政府操控

太平天國,一個壽命僅14年的國家,卻在歷史上留下不可磨滅的印記。它起義於清末,由於當時封建腐敗,民不聊生,洪秀全便帶領貧苦的百姓發起反抗,一開始戰無不勝,也成立了太平天國。

可惜戰績未成便收刮民脂民膏,興建天王府,急於享受當下,洪秀全還覺得自己打得了江山,睡得了美人,是千古一遇的英雄。於是美好的時光來也匆匆去也匆匆,太平天國最終自食苦果,落了個倉皇而逃的結局。

而當時領命整治太平天國的正是曾國藩這個晚清的風雲人物,他當時的崛起,對清王朝的各個方面都產生了深遠的影響,也正是因為他,我國才漸漸走出封閉。

毛主席也對他有著高度的評價,如果他當時不愚忠於清政府,說不定國家會走向另一番局勢。而他平定在太平天國後,曾擁兵30萬,佔據中國半壁河山,卻又為何不起兵成王呢?難道又是因為愚忠嗎?

當時滿清已經腐朽不堪了,他的許多部屬幕僚人,都求見於他,請他自立為王,但他都拒絕了,可是也沒有大發脾氣。如果真的是因為忠心耿耿,決無二心,面對手下如此,他說定是怒火中燒,恨鐵不成鋼。可他卻如此冷靜,可見他並非因為忠心而放棄為王。

而民間傳聞其原因有以下幾項:首先,從他自身自小所受教育而言,他深受儒家思想影響,造反的可能性不大。而且,他熟讀史書,清楚地知道隨意造反傷害的只是百姓,是國家。而國家歷經太平天國,可謂內憂外患,已經經不起折騰了,所以他再怎麼想為王也不是上上策。

其二,當時洋務事業蓬勃發展,希望還是有的,他抱著讓國家重新建起的希望,並將精力全投進去,還取的了較高的成就。

其三,軍隊名義上有30萬,實際上真正能用的,成熟的僅僅十萬,有些是左宗棠自立的,不團結;有些是太平天國交獲的,不正規;有些大將居心叵測,各成一派……因此起義是說不定他們來個倒打一耙,那就得不償失了。

其四:當時的滿清已經是病入膏肓了,內憂外患了,打敗了清政府又怎麼樣?國家最大的問題還是那些虎視眈眈的外國人啊,所以何必耗費精力做無用功呢。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南派將軍 的精彩文章:

TAG:南派將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