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藝術家的聲音》在北京僑福當代美術館隆重開幕!

《藝術家的聲音》在北京僑福當代美術館隆重開幕!

中國藝術現場 關注正在發生的藝術事件!

藝術家的聲音

策展人:羅蘭·艾格

參展藝術家 :

瑪麗娜·阿布拉莫維奇 | 羅伯特·巴尼爾 | 達維德·坎托尼 | 千成明 | 賈尼·德西 | 揚·法布爾 | 拉茲羅·費赫爾 | 格洛麗亞·弗里德曼 | 烏戈·吉萊塔 | 保羅·格拉斯諾 | 桑德拉·瓦斯奎茲·德拉·霍拉 | 塞拉·卡馬里克 | 劉小東 | 伍茲·呂迪 | 莫蒂·米茨臘希 | 蒙泰安/羅森布拉姆 | 莫瑞吉歐·那努奇 | 赫爾曼·尼特西 | 路易吉·翁塔尼 | 丹尼斯·奧本海姆 | 米開朗基羅·皮斯特萊托 | 安妮與帕特里克·普瓦赫 | 邱黯雄 | 阿努爾夫·萊納 | 米吉爾·安海爾·里奧斯 | 貝爾納迪·羅伊 | 巴泰雷米·托果 | 比爾·維奧拉 | 王魯炎

展覽時間:2018年4月15日-2018年11月20日

開放時間:免費開放 周一至周五11:00-19:00,周六至周日11:00-21:00

展覽地點:北京市朝陽區東大橋路9號僑福芳草地D座10層

策展人羅蘭·艾格導覽現場

北京僑福當代美術館重磅展覽——《藝術家的聲音》於2018年4月15日下午三點隆重開幕。此次展覽由國際著名藝術史家羅蘭·艾格(Lóránd Hegyi)擔任策展人,展出了包括瑪麗娜·阿布拉莫維奇(Marina Abramovi?)、劉小東、丹尼斯·奧本海姆(Dennis Oppenheim)、邱黯雄、阿努爾夫·萊納(Arnulf Rainer)、比爾·維奧拉(Bill Viola)、王魯炎等來自17個國家29位藝術家的近40件作品。本展覽是香港僑福集團主席、著名收藏家、僑福芳草地之父黃建華先生參與的最後一個展覽。

策展人羅蘭·艾格導覽現場

展覽《藝術家的聲音》圍繞當代藝術的敘事展開對話,並就其敘事才能與潛力引發疑問,以探討那些令人著迷而又不安的當下社會的複雜性。

丹尼斯·奧本海姆(美國)

閃電人 2001 每件255 × 165 × 50 cm 玻璃鋼著色、電燈

僑福當代美術館藏

美國藝術家丹尼斯·奧本海姆以其多樣化、跨越多個美學領域的大地作品、人體藝術和雕塑而聞名。他相信,藝術並非僅僅是生活經驗的範例,而是一種擾亂、威脅和使人困惑的力量。對於自己作品中時常引發的困惑,他並不去譴責或尋求解決,而試圖說服觀眾思考宇宙決然的不穩定性,并力圖將物體從規定性的聯想中解放出來。

在作品《閃電人》中,兩個西裝革履的男子身體被兩道閃電擊中並固定在地上,姿態筆挺僵硬,像是兩具經過防腐處理的屍體。他們被細緻入微地懸置於矛盾與諷刺之間,不知是生是死,亦不知是死屍還是雕塑。兩具軀體所發出的光,彷彿對應著兩道逐漸暗淡的閃電,同時傳遞並接收著能量——這兩道閃電既非自然現象,也不似茅箭一般刺穿血肉,既不令人充滿能量,也不令人萎靡不振。

就在死亡與重生、光明與黑暗、靜止與行動間的這一刻,這些物件的結合產生出一種不穩定性效應,破壞了固有意義的完整性。

瑪麗娜?阿布拉莫維奇 (塞爾維亞)

聖殤 2002 攝影 180 × 180 cm

由義大利布斯卡蓋亞典藏畫廊提供

阿努爾夫·萊納

《死亡面具 1》60 × 46cm、《死亡面具 2》61 × 51 cm、《死亡面具3》59 × 42 cm

1970 紙上混合技法僑福當代美術館館藏

瑪麗娜?阿布拉莫維奇 (塞爾維亞)

《巴爾幹巴洛克》 1997 攝影 124.5 × 216 cm

由義大利布斯卡蓋亞典藏畫廊提供

《巴爾幹巴洛克》首次於1997年夏季威尼斯雙年展上展演,它是瑪利娜·阿布拉莫維奇針對由於種族衝突所引起的南斯拉夫戰爭中無數死難者所作的回應。這件作品對於藝術家本人有著重要意義,因為她的出生地就在貝爾格萊德,此區曾經屬於前南斯拉夫。

此行為作品展演持續四天。阿布拉莫維奇被其父母和自己的圖像所包圍,她身著一身白裙,坐在一千五百塊牛骨中間,清洗著血腥的骨頭。當她一邊哭泣,一邊唱著家鄉的民歌時,背景正在播放一段錄音,講述巴爾幹人用來殺滅老鼠的各種方法。

「你無法將自己手上沾染的鮮血洗去,就像你無法洗去戰爭所帶來恥辱,」阿布拉莫維奇說道。在此,擦不掉的鮮血被戰爭所帶來的羞恥,無法擦拭。對於阿布拉莫維奇而言,光靠清點戰爭中死去的人數是不夠的。相反,她選擇通過小心翼翼地觸摸和清洗「他們的」骨和血,以此來追憶這些死於戰爭的生命。

路易吉·翁塔尼 《仿大衛搶奪薩賓婦女》1974 攝影 250 ×170cm

自20世紀60年代起,路易吉·翁塔尼開始思考混合美學。在這種美學裡,身體被視為富有詩意的場域,被解讀為雙重身體、面具身體、身體神話、身體語言以及身體時間。翁塔尼的創作以生動的場面而著稱,在其中,藝術家受藝術、宗教、神話、歷史的古老圖像的啟發,採用攝影將自己呈現為一個被重新演繹的主體。《仿大衛搶奪薩賓婦女》便是這樣一件作品。翁塔尼以這件作品向法國畫家雅克-路易斯·大衛(1748-1825)的畫作《搶奪薩賓婦女》致敬。

作品中,翁塔尼本人扮演主角,模仿《搶奪薩賓婦女》中所描繪的一個裸體的羅馬士兵的姿勢,並用手指著這幅畫。這一方式是對攝影技術的一種創新使用,因為它並非按照慣常的思路來記錄此時此地(hic et nunc)。相反,它抵達了彼時彼地(illic et tunc)的對立面。此舉激勵著觀者思考和重新解讀過去文明中所發生的行為,並強調文化作為一種延續體的概念。

(從左至右)帶翅膀的腳1974、耶路撒冷之王1973、德拉若莎 1973

莫蒂?米茨臘希(以色列)攝影 165 × 125 cm 由義大利巴爾瑪太陽藝術基金會提供

在觸及生命、真理、歷史卓識、倫理價值、人類群態時,當代藝術如何發揮其潛能與才幹,以傳達這些關乎本質的訊息和存在的啟示——這一命題構成了本次展覽所關注的焦點。當一個社會陷入危機、幻滅、動蕩與迷失的歷史時期,藝術家的力量和職責在於傳達出關乎人性的訊息,構築起不同領域和經驗之間新的聯結,並為理解當代現實的複雜性提供多元的路徑。

策展人羅蘭·艾格導覽現場

賈尼·德西 《你×你(埃茲拉)》2010 綜合材料 251×133×115 cm

僑福當代美術館藏

這件作品的靈感來源於美國著名詩人埃茲拉·龐德。與龐德同時代的文學家稱龐德為「無法預測的一團電流」(喬伊斯),「二十世紀詩歌革命的主體」(艾略特),「孤獨的火山」(葉芝)。龐德在創作文學作品的同時,還寫了大量的批評社會的文章,通過廣播對物質主義和工業主義進行了抨擊。因其過激的反政府思想表態,美國政府於1945年判他為叛國徒,直到1958年聯邦區法院撤銷叛國罪起訴,龐德被軟禁在一家精神病醫院。

德西說,「黃色是所有顏色中最不聽話的,它從不僅停留在表面上。從光學角度看,黃色一直處於運動中。它不屬於自己所停留的位置。」但德西善於駕馭黃色,他的多數代表作通過黃色巧妙地互換畫里畫外對立關係的元素,模糊了二維和三維之間邊緣。

不過,賈尼·德西在藝術創作中追求的並不是像魔術般立刻顛覆平面和立體的手法。因為他認為原本就不存在繪畫應該怎麼樣或雕塑不得怎麼樣的問題,對於藝術家來說重要的是藝術家要表達清楚自己的意思,不應受任何藝術語言和媒介的束縛。在這件作品中,黃色固有的光學特徵更加鮮明地突出了龐德的狂人氣質,接著這位詩人的不拘束縛引導觀眾思考藝術家和藝術在社會上的價值及作用。

安妮與帕特里克·普瓦赫 《歷史,遺忘,脆弱》 2017

64 × 73 × 25 cm, 64 × 73 × 25 cm, 65 × 80 × 28 cm

樹脂、聚酯、霓虹燈、金色古銅、鋁

由富馬加利畫廊提供

法國藝術家安妮與帕特里克·普瓦赫將自己稱作建築師兼考古學家。自1967年在羅馬的首次合作起,他們便開始造訪、搜尋古代文明的遺址和殘跡,並收藏、製作目錄清單。二人的藝術實踐根植於他們對旅行的熱愛,有時是漫無目的的閑逛模式,有時則開啟對人類遺產的發掘。

安妮與帕特里克?普瓦赫的這組作品於2017年義大利富馬加利畫廊舉辦的藝術家個展《反烏托邦》上首次展出。儘管其陳列方式為三聯一組,但在構思上實際是各自成立的作品。其內以聚酯樹脂為材料,外以金箔包裹;每件面具雕像的瞳孔中分別刻有一個單詞,而安裝在背面的紅、綠、藍三色霓虹燈分別照亮則這三個詞語——歷史、遺忘、脆弱。

這組作品所探討的主題與記憶、過去以及遺留在當下的過去的痕迹相關,這些議題在普瓦赫夫婦的藝術創作中具有典型意義。三隻眼睛可視為古典雕像的殘片:藝術家在造訪羅馬期間,看到了這些神話人物的大理石雕像,它們的眼睛彷彿一路追隨著他們。這些雕像的視界通過這組作品再現出來,似乎是在談論光明與黑暗、意識與潛意識、理性與非理性、平衡與無序之間的衝突。因而這些殘片中記載著某種知識,它來自遠古世界,而今天依舊縈繞在我們的潛意識中。

借用英國藝術家吉爾伯特和喬治在論及藝術家的職責和才能時所言,當代藝術家義不容辭地承擔起「雄辯藝術家」這一責任。他們主張當代藝術家應該透過富含寓意的、感官的、有效的視覺語言來反映當前的現實狀況,並積極改變現實世界,使之變得更清醒、更通透、更明晰。

保羅·格拉斯諾 《零》2017

172× 56 × 102 cm, 168 ×56 × 84 cm,163 × 77 × 130 cm,鑄鋁

僑福當代美術館藏

義大利藝術家保羅·格拉斯諾的作品探索著人性和現代社會,並對此提出思考。在格拉斯諾的眼中,人性與現代社會懸置在自然和人造兩者之邊緣。其研究結果和藝術作品表達了動手技能的完整意義,這一點從格拉斯諾對於合成橡膠和聚苯乙烯這兩種材料的使用,以及對於更為傳統的媒介如蠟、銅、鋁和混凝土的使用中窺得。

這組作品屬於格拉斯諾最具有代表性的系列作品《零》。「零」被視為第一個數字,是起源和原始狀態的象徵。它也可以被看作格拉斯諾對東方哲學觀念的運用。在東方哲學中,「零」意味著「虛無」,且作為「滿」對立面。在這樣一種狀態中,人類被退卻了身份的標籤。他們每個人的面孔中都長出了樹枝,彷彿是要在人性與自然之間進行談判。

用格拉西諾的話說,「我們必須要開始回歸自然的練習,因為人的內在性屬於自然。看起來,今天社會中的人們已經遺忘了這一點,從而導致我們時代的精神失常。

賈尼·德西 《無題》2017 200 × 200 cm 布面油畫

格洛麗亞·弗里德曼 《致命誘惑》2010

238× 135 × 75 cm,193 ×92 ×67 cm

鋼、土壤、樹脂、亞克力、亮光漆

僑福當代美術館藏

格洛麗亞·弗里德曼是一位來自德國的雕塑家、裝置藝術家,常駐法國。自20世紀80年代起,弗里德曼的創作從自然和動物世界裡獲取特性與參照。她所構造的世界呈現了二分法:自然與文化、生物與技術、活著的與死去的,而透過其中所引用元素的象徵意義,她對人性的進化提出質疑。

《致命誘惑》是新版的亞當與夏娃。弗里德曼不滿於夏娃被描繪為背叛人性的形象,她在此件作品中呈現的夏娃並沒有偷吃禁果,而是抱著地球,似乎講述她從地球受孕並且孕育著它。男人抱著一個長著匹諾曹鼻子的孩子,這個孩子可能就是死神,則暗示孩童或死神在操縱或統治著人類。這一場景在懇求將一切置於疑問之中,其中包括死亡。作品所使用的地球寓意我們生活在地球上,我們有保護它的責任,以及我們與它之間的聯繫。這件作品同樣說明永遠在一起的兩個人之間所存在的不一致的秘密。

依據《藝術家的聲音》這一主題,在遴選參展作品的過程中,考慮到每件作品皆有其自身的獨立性與自主性,因而將它們置於主題展覽的總體語境時,難免瑕瑜互見。藝術作品並非為提供一種圖解,而是生髮意義、創造新的聯想,並使得觀者敏於察覺融匯於作品中的不同的經驗,及其與自身之間的關聯。藉由與我們同時代的藝術家們所創造的非凡獨特而充滿想像的世界,展覽《藝術家的聲音》為理解關於人類存在意義的問題,提供了一個複雜、豐富、激烈,甚至有些令人困惑的動人視角。

比爾·維奧拉 《追憶》2002

單頻影像 16』 19」

由義大利布斯卡蓋亞典藏畫廊提供

莫瑞吉歐·那努奇 《其它想法的新時代,其它時代的新想法》 2017

可變尺寸、霓虹燈

僑福當代美術館藏

義大利藝術家莫瑞吉歐·那努奇的創作聚焦於藝術與空間、光與陰影、彩色圖像與語言,以及對自然和人工性的感知等方面的研究。另外,他也探索多種不同媒介的使用,包括聲音、攝影、影像以及藝術家的書籍與出版文集。

他的理論研究致力於為當代社會構造新的美學秩序,對概念和思想進行闡釋,並將它們帶入公眾視野。這體現了他對於文化和社會,以及感知、交流的新模式的演變等問題的充分思考。

那努奇選擇將他的藝術方法與都市和公共建築空間關聯起來,從而使得他的作品為更多人所接觸。霓虹燈做成的文字,懸置在意義的可能性與符號的物理現實之間,它同時也敞開了與周圍的環境辯證性互動。對霓虹燈的使用也允許藝術家得以將空間塑造並重塑為感覺和概念,並開啟與世界互動的新角度與新視野。

羅伯特·巴尼爾 我不是一個基督徒 2007

180 × 70 × 160 cm 青銅

僑福當代美術館藏

羅伯特·巴尼爾生於1939年,義大利人,目前在佛羅倫薩生活和工作。巴尼爾的藝術生涯是完全原創的,延續舊有的藝術方式,經過不斷探索和創新詮釋,最後展現出的卻是全新的人物造型。他常常用白色或淺灰色刻畫人物,靜止的臉龐看上去內向又相似,好像帶著面具,給人輕率漠然、低迷消沉、優柔寡斷的感覺,隱隱傳達出一種矛盾無奈和謹慎憂鬱的悲愴。

巴尼爾總是把他的作品放在不同的位置,與四周真實的空間合而為一,常常帶有隱喻的效果。角落、小房間、樓梯,甚至牆壁都能為雕塑創造具體而生動的空間條件。在這些情景里,雕塑作品就像演員一般,呼之欲出地試圖尋找他們去往迷失和理想之地的出路。

《我不是一個基督徒》是羅伯特.巴尼爾的傑作——兩個一模一樣的人身著紅色衣服,一人站立,另一人橫過來平行於地面,構成一個十字架。這種形狀深受巴尼爾喜愛,也是基督教的標誌。作品的英文題目NSC,由首字母縮寫而來,它能代表很多意思:「我不是基督徒」、「我不知道為什麼」、「不是可以沒有耶穌」。這暗示出藝術家對基督教的開放的個人觀點。我不是基督徒,聲明「他自己沒有宗教信仰」;我不知道為什麼,說明「他不信宗教也沒有什麼理由」;不是可以沒有耶穌,這意味著「他敢肯定耶穌的重要性遠遠超越了他的宗教價值。」

赫爾曼·尼特西(奧地利) 《行動繪畫》1984

粗麻布上丙烯 190 ×290 cm

僑福當代美術館藏

蒙泰安/羅森布拉姆 《無題》2014

布面丙烯 170 × 220 cm

僑福當代美術館藏

蒙泰安/羅森布拉姆的紀念碑式繪畫作品展現了青少年在其成長的晚期階段,被大眾媒體打造成的刻板形象。畫中的青少年年輕誘人,穿戴時髦,通常還使用一些數碼設備。繪畫中的場景涵蓋日常室內,空曠之地,建築場址等當代社會的都市空間到自然風景。

這些畫面鑲在白色邊框中,其下方還配有文字,整體形式看起來類似漫畫書。作品中的文字是大眾媒體文化中常見的陳詞濫調,但這些文字並不是理解作品視覺元素的關鍵。

使觀者受到震撼的是這些畫中人物的非理性姿態,以及不自然的動作。他們通常以群體的形式出現,但卻表現出孤獨以及相互之間無法溝通的特徵。他們流露出了空間、時間、行動與語言之間的斷裂,以及隱藏在這些受困擾的場景中多種元素之間註定的混亂關係。迷一般不可思議的存在充斥著這個非理性、持有異議、無序的劇場。

貝爾納迪·羅伊 《吮吸世界的練習》 2014

聚酯樹脂、大理石粉末、燈泡 200 × 40 × 40 cm

由維也納馬里奧·馬洛納當代藝術畫廊提供

貝爾納迪·羅伊,這位西班牙藝術家的創作囊括雕塑、裝置、錄像和繪畫。他的作品常常涉及人物,而他那些白色真人模型再現的是通往神秘過往的旅程。

《練習吮吸世界》是對黛安娜和阿克泰翁的創造性再現。年輕的狩獵者阿克泰翁,無意中窺見了赤裸的狩獵女神黛安娜,當時她正在林中仙女們的陪護下,在一處溫泉里沐浴。尷尬而惱羞成怒的黛安娜,將濺起的水花灑向阿克泰翁,將其變成了一隻鹿。羅伊捕捉到那一瞬間的獸性張力,將阿克泰翁變成一座雕像,它處在一個矛盾的過程當中,可以被理解為,當狩獵者被變成了一隻獵物之後,繼而又發生了第二次變形。

「阿克泰翁的變形發生在一切盡在無言中的那一瞬間。阿克泰翁眼前所見,是他永遠無法用語言描繪的,他被困束於絕對的沉默之中。」羅伊講述到。在這件再現永恆沉默的作品面前,觀者遭遇著由對再現和語言的懷疑所導致的曖昧。

劉小東 《唐人街 4》2015

布面油畫 220 × 300 cm

僑福當代美術館藏

中國當代藝術家劉小東以其描繪當代社會的紀實性作品而聞名,他相信通過直接觀察來剖析現實的重要性,因此他將日常生活中所接觸的或有機會親身體驗的圖像在畫布上捕捉下來。劉小東尤其關注人的遷徙和背井離鄉現象,他說:「人的遷徙有時是為了逃避戰亂,有時是為了更美好的未來。我想以這個題材來創作,反映一些今天世界的變化和膠著。」

2015年秋至2016年春,劉小東受邀駐留義大利托斯卡納地區,期間走訪目前在歐洲中國人最密集的地方「普拉托」並創作了《唐人街》系列。普拉托是佛羅倫薩的郊區,這裡的中國人大多數為當地服裝廠和皮革廠工作。他們每天在廠子里工作10個小時以上,與當地的義大利人幾乎沒有交流,也不會像當地人那樣閑來無事喝杯咖啡和享受休假,頂多就是像《唐人街》系列描寫的那樣上街買彩票或搓搓麻將。

形形色色的布料和線團,一台一台的縫紉機佔滿了《唐人街 4》的背景,通過這些線索觀者很容易猜測出來,藝術家抓住的是服裝廠的工人們利用閑空打麻將的場景。不過,要是藝術家沒有給出「唐人街」這個題目,則無從推測畫中人物較為特殊的身份——「移民勞動者」。普拉托的中國人並沒有融入義大利,而是在這裡建立了一個與當地社會和文化平行的他們自己的宇宙。在「唐人街」系列的創作中,藝術家所關注的點也是這奇妙的社會現象。

拉茲羅·費赫爾 《廣場上的面孔》2007

布面油畫 250 × 180 cm

千成明(韓國)《吞食影子》2007-2008

可變尺寸 玻璃鋼著色,燈具

由Wooson畫廊提供

千成明是一名來自韓國藝術家,他常駐首爾,創作雕塑、裝置作品。他以令人感受強烈的基於敘事的劇場式裝置而為人所知。這些裝置通常涉及關於「存在」的思考在當今社會的意義,作品中人物所反映的身心創傷令人產生心緒不寧的觀感。

在此展出的是系列作品《吞食影子》的一部分。構思這件作品的時候,藝術家正處在一個艱難的時期,思索諸如人為何活著,以及社會與自我之關係等問題。

作品中的連體雙胞胎引起觀者的疑問:這對雙胞胎之一捂住了另一個的嘴巴,是企圖令自己的兄弟窒息,亦或阻止他發聲以此避免危害到自己?不管是哪一種情況,他之所以做出這樣的行為,是為了記住,是為了暴露身心衝突的痛楚。這件作品暗示著一場痛苦的儀式,在這場儀式中,作品中的人物遭受來自他者和自我的傷害。在承受這痛苦的命運中,他們彷彿在夢想著,通過吞食自己的影子而獲得自由。

伍茲·呂迪 《迷失方向4》2016

每件130× 60 ×45 cm 鋁、木材、地毯

由奧托畫廊提供

達維德·坎托尼 《巨石陣日出》2015

122× 145 cm 燒焦繪畫

由布林達特畫廊提供

義大利藝術家達維德·坎托尼的創作基於對攝影的模擬,同時深植於藝術傳統。他的圖像建立在既存的素材之上,如已經發表的或描繪了戰爭、災難以及某一歷史時刻的攝影作品,藝術家對這些揀選的場景再度進行悉心「過濾」並完成作品。

作為「為記號作記號」的一種方式,坎托尼首先用炭筆對這些照片進行追溯。接著,他模擬膠片沖印的過程,有選擇性地將這些繪畫的某些部分拿到陽光下,隔著放大鏡曬。最終,畫作的表面被烤焦,顯得破破爛爛而脆弱不堪,幾乎會逐漸消散,彷彿折射出他所描繪的人物生活和題材的脆弱性。通過將這些圖像轉變成親密而又脆弱的圖像,他的「燒焦繪畫」與我們日常生活中由於圖像的過度曝光而導致的冷漠形成對抗。重新處理這些圖像的意義超越了對被遺忘的歷史點滴的再次呈現,它還針對我們的現狀和我們所選擇記憶提出了疑問。

黃蘭茜女士致辭

新展開幕式上,黃建華先生的女兒黃蘭茜致辭時說到:這個展覽是父親黃建華先生參與的最後一個展覽,他在去年的十二月離開了我們。大家一定會好奇,僑福以後的路會怎麼走?我和我的弟弟,跟我們父親熱愛的東西是一致的,我們會把父親的精神延續下去,讓他在天國也感到驕傲。

策展人羅蘭·艾格致辭

策展人羅蘭·艾格說到:所有的藝術工作都源於「熱愛」,同時還基於藝術家們對世界的感知。藝術不是只作為美來進行裝飾的,同時它也是藝術家表達想法的渠道。在這個展覽,我們可以看到這樣一些作品,通過不同的藝術形式,表達了藝術家們作為人類的個體所共通的一些感受,包括他們對於整個世界、宇宙的思考。我們之前聽到過各種各樣人士的聲音,我們聽過政治家的聲音、技術人員的聲音,那麼更重要的是現在我們要開始傾聽藝術家的聲音,他們作為人群中的一份子有著自己獨特的,同時也是共通的對於人生的感悟,展覽中的藝術家們的背景千差萬別,他們來自於不同的國家,來自於不同的宗教信仰,來自於不同的時代,但是我們會發現這些藝術家們共同的表達了作為人類的一份子對於世界和人生的思考。語言的形式是多樣的,藝術的形式也是多樣的,最終人們通過不同的形式表達他們的想法進行溝通,所以我們看到這些藝術呈現是非常豐富和複雜的,也是非常意志化的。

本展覽展期至2018年11月20日。

關於策展人

羅蘭·艾格 (Lóránd Hegyi)

羅蘭·艾格 (Lóránd Hegyi),1954 年生於匈牙利首都布達佩斯,是當前歐洲最傑出的策展人和藝術史學家之一。曾任法國聖埃蒂安美術館館長(Musée d"art moderne et contemporain deSaint-Etienne)和維也納路德維希基金會美術館館 長 ( Museum Moderner Kunst StiftungLudwig Wien),同時也是新落成的那不勒斯當代藝術中心(PAN)的創始人之一。

藝術家的聲音

展覽時間:2018年4月15日-2018年11月20日

開放時間:免費開放 周一至周五11:00-19:00,周六至周日11:00-21:00

展覽地點:北京市朝陽區東大橋路9號僑福芳草地D座10層


★美術生和文化生的區別,簡直太形象了!

機構合作、廣告刊登、項目合作請聯繫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文藝星球 的精彩文章:

你的勵志咒語是什麼呢?
在安東尼奧尼和費里尼之間,義大利電影最憂傷的美

TAG:文藝星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