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娛樂 > 他說,中國街舞人自己比來比去沒意思

他說,中國街舞人自己比來比去沒意思

采寫:新京報記者 王雪琦、張赫

新媒體編輯:吳奇函

圖源網路

誰能想到,最近《這!就是街舞》頻頻上熱搜的話題竟然是……

4月15日,羅志祥轉發自己工作室發布的聲明,表示因為節目的不當剪輯導致自己被罵,希望節目組可以公開道歉。

很快,該節目組的導演就髮長文道歉,稱自己負責主控的剪輯部分,為了強化戰隊之間相互抗衡的對抗感,調整了現場演出的順序,較多保留場上隊長之間的戰前宣言部分。所以成片看起來好像是羅志祥充滿攻擊性、偏袒自己的隊員。

其實這並不是這個節目第一次被隊長diss。

早在節目未開播之前,就曾將隊長之一的易烊千璽名字錯寫成「易洋千璽」,並做了宣傳片,導致千璽工作室發聲明要求道歉。節目播出之後,又因官博宣傳時放錯韓庚的視頻鏈接,於是韓庚工作室也發了要求道歉的聲明。

但節目官博都是很快就道歉並進行了處理。

隨著節目的播出,黃子韜和韓庚的工作室都因節目剪輯問題發了聲明,不過節目組官博和導演,也都第一時間出來做出解釋並道歉。

黃子韜工作室發的聲明以及韓庚工作室發的第二次聲明。

這個春天,《這!就是街舞》和《熱血街舞團》的先後播出,讓2018年被定義為街舞元年。而《這!就是街舞》率先開播,導師陣容還很強,更是吸引了無數關注。

隨著這些節目的熱播,越來越多的觀眾開始對街舞文化感興趣…因此,我們專訪了多位街舞人,講述他們和街舞的故事。(文章後半段有街舞圈揭秘)

從左到右:孟寧、黃景行、阿K

受訪對象:

黃景(9個街舞賽事世界冠軍)

孟寧(三十六房街舞團隊的隊長,世界第一個Hip hop組織「 Universal Zulu Nation」的中國成員)

肖傑(《熱血街舞團》人氣選手,四屆世界街舞大賽冠軍)

楊雨婷:(X-crew團員)

阿K(《熱血街舞團》人氣選手,X-crew隊長)

蜜蜂(「街舞愛好者」論壇創始人)

那些在初高中時代因為第一眼的酷而進入街舞圈的少年們,有些早早離開,有些已經成為圈子裡的中堅力量。

他們經歷過怎樣的低潮和榮耀?

第一次走出國門時又遇到過什麼大開眼界的事?

街舞綜藝能否給街舞帶來革新式變化?

平時練舞需要注意哪些?

日常靠什麼謀生?

tips:

中國人跳街舞有一個誤區,很多人喜歡把舞蹈動作拆解了,再像廣播操一樣跳出來。剛開始可以這麼練,但你不能一直用這種方式跳街舞。美國很少有人這麼練,他們都是自發地跳。如果把它變得特別有規矩,橫平豎直的,它就不是那個東西了。把街舞當體育練的人,哪怕很努力,也很難堅持下去,因為他們沒有感受到舞蹈帶給人的快樂。

——孟寧

1

入行的主要原因——酷

孟寧拒絕了《這就是街舞》2次,《熱血街舞團》3次。

「我比較偏old school風格,但在綜藝節目上old school原始舞種不太吃香,所以我就不去當炮灰了(笑)。」

孟寧第一次接觸街舞是2000年,那時候他還是個初中生,認識了幾個曾經在韓國學習過的哥哥,「剛開始分不清楚韓舞和街舞」。那時接觸街舞的人們大多是偶然看到了街舞表演,或者認識了幾個跳街舞和韓舞的朋友,韓國的一眾明星和邁克爾·傑克遜是很多人的啟蒙老師。

孟寧(供圖)

「酷」是很多街舞人被街舞吸引的最初原因

肖傑小時候學習成績不好,性格上也很自我,屬於典型的「問題學生」。他讀中專時,某才藝大賽的舞蹈老師到學校選人。舞蹈老師的潮流裝扮一下就吸引住了叛逆的肖傑。於是他開始跟老師學跳簡單的舞蹈。「說白了就是因為酷,我比較喜歡張揚自己的個性。」

2

堅持的最大障礙——收入和偏見

因為酷走上街舞道路的人有很多,但最終堅持下來的仍然是少數。

收入和周圍人的偏見是難以克服的最大障礙。十年前,國內街舞市場還是一片蕭條。當時還在浙江台州的阿K,一個月都很難接到幾場商演,主要的經濟來源是教課,以及偶爾一兩場落地培訓。但當時學習街舞的人也不多,一節課只能賺30塊錢,微薄的收入只能將將維持生活。就連他的父母也認為,跳街舞的都是「小混混」,根本不是正經工作。

阿K

也因此,很多街舞愛好者並沒有勇氣以街舞為生。

「街舞愛好者」論壇的創始人蜜蜂2004年第一次接觸街舞,直到2010年,才全職投入到街舞網站的運營中。孟寧也曾短暫離開過街舞核心圈,26歲時他跟朋友做起了二手車的生意,但很快就意識到「這份工作不合適,只有跳街舞時的自己是發光的」。

肖傑也有類似的經歷,當年他隻身去北京學藝術,然而由於家裡經濟拮据,只學了兩年後就因交不起學費而退學。後來他開過服裝店,做過生意,但還是回歸了街舞。

還有一些人離開,是因為原本的熱情在日復一日的練習中逐漸消磨。

3

海外交流

「就像是劉姥姥進大觀園」

「就像是劉姥姥進大觀園。」肖傑如此形容第一次參加海外比賽的場景,「這個動作沒見過,那個動作也沒見過。」他覺得國內舞者只學到了街舞文化的表面,不少人甚至是「鍵盤舞者」和「嘴巴舞者」。

「外國人最精華的是跳舞的激情、投入的狀態和表演的狀態。但國人還是局限於耍酷、耍帥,居於表面功夫、擺架子。」

肖傑曾在2013年,就在微博有過相關的感慨

阿K在去海外參加比賽、交流時,曾經遭到外國dancer的輕視。

「無論從技巧上,還是對街舞的文化上,他們都覺得中國舞者很差。他們會覺得我們不理解街舞。」

在美國時,阿K能夠感到街舞文化滲透在美國人文化中。他曾經嘗試拿一個放著Hip hop音樂的小音響,在美國街頭一路走一路放。他發現,從下班的白領到買菜的大媽,從小孩到老人,大多數人聽到這個音樂就會很自然地舞動起來,「就像中國人聽到流行歌曲會下意識跟唱一樣,這些都是他們從小就接觸的。」

而街舞甚至也和他們的生活習慣融為一體,美國的舞者會把打交道時的美式握手編成舞蹈。「雖然現在中國街舞成長得也很快,但還是有差異。就像我不會中國功夫,但隨便打一下,外國人就會覺得你學過。這就是血液里有的文化。」

黃景行,2006年世界街舞大賽冠軍

在黃景行看來,中國舞者到國外比賽非常有意義,「現在因為很多舞者只是在中國,跟中國人比來比去,但其實中國跳街舞跳得好的人並不多。但跟外國舞者零距離接觸之後,你會很快得知整個世界街舞發展的現狀。」他覺得,中國的舞者一定不能固步自封,把自己關在國內,雖然不愁經濟收入,但會影響見識和眼界的增長。

4

綜藝影響

「熟悉街舞的人多了但想紅很難」

去年,《中國有嘻哈》的播出讓說唱和說唱歌手們一夜之間成為大眾關注的焦點。雖然街舞輻射的人群比說唱更廣,但蜜蜂卻覺得街舞很難像說唱一樣風靡。在他看來,因為有歌詞的存在,音樂的欣賞門檻更低,傳播介質也更廣泛,所以才能從小眾出發,產生大眾影響力。

在肖傑看來,舞蹈很難紅,它不能像唱歌一樣發聲,只能靠現場的表演去感染觀眾,因此舞者不僅要在台下拚命地練習,而且要做好付出與收穫不成正比的準備,才能堅持下來。「如果你總去想舞蹈能給你帶來什麼回報,這條路就會走得很困難。」

X-crew

就算無法具備《中國有嘻哈》那樣的文化傳播度,《這就是街舞》和《熱血街舞團》這兩檔投入了大量製作和宣傳資源的節目,也必然會給街舞圈和舞者們帶來變化和機遇。

黃景行認為,節目最直接的影響是讓更多人對街舞產生興趣,「以前年輕人都知道街舞,但到底什麼是街舞?一無所知,他們就覺得是地上打滾的唄。但這次有著流量明星,也是真人秀。如果效果好,我相信無論是孩子還是家長應該都會更認同我們這個文化。」

借著街舞綜藝的熱播,舞者們也得到了更多商機。在《熱血街舞團》節目中,插廣告是由不同的選手來拍攝的,他們可以通過自己的舞蹈完成相關品牌露出。在此之前,他們接拍廣告的機會寥寥無幾,大部分廣告商也更多希望他們展現嘻哈態度,「我們以前不能通過跳舞去拍廣告。但現在有更多的廣告想通過街舞的形式去表現了,這不僅是商業化,更是讓更多人看到街舞的方式。」楊雨婷(X-crew組合成員)說。

楊雨婷

肖傑則笑稱,他期待著節目播出之後,能有人來找他做演員,「舞者就是舞蹈表演者,綜藝舞台能展現我們的表演。我從小就想當演員,一直沒有機會,所以如果這檔節目播出後能有人找我客串個勵誌喜劇,那還挺好玩的。」

這樣的想法並不是痴人說夢,蜜蜂覺得,中國街舞在娛樂化上的發展還遠遠不夠。國外有很多街舞舞者出身,最後進入主流娛樂圈的例子,比如韓國的南賢俊,而這樣的案例在中國幾乎沒有,「黃景行或許算一個」。

這批舞者的努力,讓街舞從「不務正業」變成了「才藝特長」,這些新興的街舞綜藝,或許可以讓街舞邁入下一個階段,真正融入到大眾的文化生活中。

街舞——揭秘時間

練舞:一定要回歸日常生活

場地

孟寧說,跳了十幾年舞,他基本從來不去排練廳,家附近大學裡的一個樓道就是他平時的練習場所,他更喜歡在有生活氣息的場景里練習。這正像《熱血街舞團》總導演車澈解釋為什麼要搭建街道布景時說到的,「很多中國的舞者,從來都沒在街頭跳過舞」。

音樂

要跳好街舞,必須了解音樂,幾乎所有的舞者都會這麼告訴你。不僅要了解音樂的節奏和律動,更要準確把握住其中的情緒。孟寧認為,高難度並不是唯一的目標,「即使你跳得很難,但跟這首音樂的情緒不合適,效果也不會好。」

風格

一直以來,「學習」這件事總被賦予著頭懸樑錐刺股般的苦行僧式標籤。但在這些堅持了十幾年的舞者看來,跳街舞雖然也需要基本功,但更需要把生活和舞蹈結合起來,在跳舞的過程中體會到全身心融入其中的樂趣。街舞更深一層的精髓是味道、風格和表達。阿K認為,個人風格的建立一定要回歸到日常生活本身。

「街舞在美國就是從生活中演變出來的,他今天在炒菜,可能就把炒菜的動作變成一個舞蹈。大家在完成這個動作的時候,一定要注重炒菜的感覺。很多人如果只關注動作,不知道動作的來源,永遠也跳不出那個味道。」

阿K

為了找到屬於自己的街舞表達,孟寧花了不少時間學習文本資料。普遍認為,嘻哈文化(Hip hop)有四大元素,塗鴉(Graffiti)、說唱(MC)、街舞(Dance)和混音(DJ)。「其實還有第五大元素,知識。你要去研究Hip hop的歷史,一味地狠練是沒有用的。」

舞品

「舞品」和「聲望」是很多舞者會反覆提及的辭彙。在他們看來,「舞品」跟努力一樣重要。舞品並沒有一個量化的衡量標準,有人把它歸為「尊重前輩和傳承」,有人則把它總結為「追求舞蹈的表達,不要過度強調街舞這個標籤」。

生計:從專業比賽到周邊都有商機

比賽

比賽,是很多舞者命運的轉折點。

孟寧高中時得到了去韓國參加街舞比賽的機會,從此便走上了職業舞者的道路。阿K街舞生涯的轉機也是始於比賽。第一次參加某次比賽時,他已經跳了五年,比賽中拿到了第四名後立刻把結果告訴家人,從那開始,他的家人再也不反對他跳街舞了。隨著賽事和獎金的增多,越來越多的街舞人選擇通過比賽來證明自己。

教課

黃景行和阿K的微博上都發過自己帶課或者開訓練營的消息

做街舞老師是非常穩定的收入來源,但教課無法實現舞者們找到同類一起奮鬥的目標,肖傑告訴記者,他曾經教出來很多人,原本想和他們一起組建隊伍,「但留下來的很少,一般一畢業就出去做自己的事了。」

據蜜蜂透露,最近幾年,街舞機構開始下沉到三四線城市,曾經由成年人組成的街舞課堂,如今的學員大多是幼兒園到初中階段的學生。就像樂器一樣,家長們開始把街舞當作是一項才藝來培養。

裁判

對孟寧來說,給街舞比賽做裁判,也是重要的收入來源。不同於體育運動,街舞是一個由個體組成的圈子,沒有專門的機構來核發裁判資格,被邀請做裁判意味著對一個舞者聲望的肯定。經過多年的積累之後,孟寧的收入開始變得穩定下來,平均每月有一兩萬元。

孟寧經常在微博分享自己當裁判的消息

商演

肖傑告訴記者,十幾年前街舞並不流行,他能接到的活動大多是手機促銷會跳開場舞,賣出去一部手機再跳一段,「跳一上午只有150元。」

如今最普通的街舞商演已經漲到1500元一場。孟寧不否認他有商業變現的想法,但另一方面,他也有顧慮,他不願意為了商業化變得「不酷」,打扮得很非主流,走在路上立刻就會被識別出「哎,那是跳街舞的」。

黃景行也有類似的想法,最初街舞的商演比教課開價高很多,但他不想隨便什麼商場的表演都接,「即便沒錢了也不接。我比較尊重這個文化,想保護好它,不想把它做得很low。」

潮牌主理人

阿K除了舞者,還有另外一個身份,以街舞舞者為主要受眾的服裝潮牌主理人。線上是服裝銷售的主要渠道,阿K的運營團隊有時也會借著線下比賽的契機去現場銷售服裝。

參加《熱血街舞團》時,X-crew全員都穿了這個牌子的衣服。如今,阿K每年已經能有幾十萬的入賬,窮困時靠1000元過1個月的日子已經過去,多年的努力和堅持有了回報。

比賽、教課和商演是街舞人最常規的賺錢方式。但不少舞者卻並不願意把太多精力花費在商業運營上,孟寧和阿K都不願意成為一個商業經營者,他們都認為作為舞者,要把專業的事做到更好,「經營應該交給經營的人」。雖然有自己的潮牌,阿K主要負責的也是服裝的設計,品牌運營交給了專門的團隊。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新京報Fun娛樂 的精彩文章:

董潔:30歲後,才發現好人和壞人都不止一面
張信哲,「情歌王子」之外…丨專訪

TAG:新京報Fun娛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