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軍情 > 活要見人,死要見屍:兩戰士戰場失蹤,韓主任徒步千里尋蹤

活要見人,死要見屍:兩戰士戰場失蹤,韓主任徒步千里尋蹤

作者:復和老兵

(一)

去年秋天,我們戰友4人驅車前去看望尊敬的老首長,原炮兵26團政委劉榮增(山東桓台人,56年兵),看到80多歲的老首長精神矍鑠,思路清晰,侃侃而談,我們欣喜萬分。老首長見到他的部下也很高興,和劉政委在一塊,一起回憶起那金戈鐵馬的硝煙戰場,想起那一幕幕戰場情景,猶如昨天。

回想起當年的烽火歲月,自然而然談到1979年2月22日我團參謀長龔顯發誤入敵區,18人犧牲這一事件,老首長早就看過我的帖子《魂兮歸來、我親愛的戰友》,指出我帖子里有不符合真實情況的情節。

圖:廣州軍區炮兵第1師第26團參謀長龔顯發,1979年2月22日壯烈犧牲

我的帖子里講到:「26號125師一舉攻克長形高地,營救出了受重傷隱蔽在敵區的兩名戰士。」老首長講,這個情節不真實,我們團只是知道兩名戰士失蹤,不知道是生是死,派出了人員專門尋找,最後才找到,並把如何尋找這兩名戰士的過程給我講了一遍。

《魂兮歸來、我親愛的戰友》一文,有一部分採用戰例《中越邊境自衛還擊作戰炮兵偵察戰例和經驗選編》的內容,戰例中有錯誤的地方。所以,我的帖子也難免出錯了。為了糾正錯誤,尊重歷史事實,我根據劉榮增政委的回憶,又多次打電話詢問當事人,原炮兵26團政治處副主任韓憲剛、團指揮連戰士冷友谷,經過進一步多方面調查,寫成此貼。由於另一當事人黃恩棟已於前幾年去世,很遺憾。沒法了解到他更多情況。

(二)

戰例記載:二十六日,陸軍125師一舉攻佔長形高地,該團2名戰士遂被救出,參謀長等18名烈士的遺體也被運回國內安葬。

1979年2月22日,在越南高平省復和戰場上,廣州軍區炮兵第1師第26團參謀長龔顯髮帶領部分團、營觀察所人員轉移時,在班占村以西長形高地附近誤入敵區,當時有部分戰友突圍出來,22日、23日夜又有5名戰友趁夜色摸回了我方陣地,24日,我團接到軍區前指命令,撤出復和戰場,向諒山進軍。至此,經過詳細清查人數,誤入敵區的幹部戰士共有20人下落不明。

2月26日,125師一舉攻佔了長形高地,基本消滅了越軍567團3營整個營,殲敵236人,125師師長李庭閣親臨長形高地戰場,走到參謀長龔顯發誤入敵區,被敵人擊毀的北京吉普車前,看到車上的5人全部犧牲,身體都被燒黑了,已經腐爛。李師長當即命令125師375團電影隊長,戰時任戰地救護運輸隊長的幹部:「不要裝入烈士收殮袋,馬上通知炮1師26團來人確認身份,收屍。」運輸救護隊長立即用電台向師指揮所報告,由125師指揮所轉告炮1師,炮1師通知我團。

炮兵26團馬上派出副政委金宇憲帶領小分隊到戰場收屍,經過清點,共有18具遺體,然後逐個進行確認身份,最後全部落實姓名。原來下落不明20人,找到了18具遺體,還有兩人失蹤。經過核對,這兩人分別是警衛排戰士黃恩棟(河北海興人,79年兵),團指揮連電話班戰士冷友谷(湖南沅江人,79年兵)。

1979年3月7日,炮兵26團由諒山戰場撤回國內,駐地在龍州縣鴨水灘公社,劉榮增由師幹部科科長調任26團政委,任命在戰前已經研究決定了,由於戰爭,臨陣換將不利於部隊的穩定,所以,直到戰爭結束後,撤回國內,劉政委才走馬上任。

3月20日,炮兵26團給戰爭中犧牲烈士的家鄉民政部門發陣亡通知書,團政治處的領導對失蹤快一個月,沒有任何消息的黃恩棟、冷友谷兩人,是否發送陣亡通知書拿不定主意,請示劉榮增政委,劉政委當即表示:「不能發陣亡通知書,我要活要見人,死要見屍,必須搞清楚。」然後,派政治處韓憲剛副主任(山東濟寧人,56年兵),先從龍州的部隊野戰醫院,接受過部隊傷員的地方醫院查起,劉政委指示:無論多麼困難,一定要搞清楚。給戰士家人一個交代。

圖:這是炮兵26團指揮連副連長馮仕平的陣亡文件:軍烈字第 0053 號,1979年3月20日53823部隊政治處簽發

(三)

韓憲剛副主任這位入伍23年的老革命,接受任務後,帶領宣傳股幹事李建剛,立馬前往龍州各醫院。因為戰爭剛剛結束,部隊需要用車的地方很多,所以沒有給他們派車,只有步行,一個一個醫院查找。每個醫院都有入院、出院記錄,還好,終於在龍州查到了兩名失蹤人員的消息,兩人非常高興,立即把這個好消息轉告劉榮增政委。得知兩名失蹤人員還活著,全團都很高興。劉政委當即指示:抓緊時間,找到兩人。

在收容黃恩棟的醫院了解到,黃恩棟到醫院時,傷口腐爛,渾身發臭,長了蛆,嘴巴被打壞了,沒法吃飯,只剩一口氣了,這時兩人都已轉院了。當時戰爭剛結束,還比較混亂,找人還是挺困難的。

根據轉院記錄,立即向北行進,沿途尋找,路途遠就坐火車,路途近就坐公共汽車,那時交通非常不便,大部分尋找靠兩條腿。由於兩人的傷勢嚴重,有的醫院只是換藥,包紮一下,馬上轉走,韓副主任他們辛辛苦苦找到轉去的醫院後,發現又轉院了,為了早日找到負傷的戰友,有時夜間趕火車,一路追到南寧,到達南寧後,經過多方詢問,雖然分別找到了轉過去的醫院,兩人又已經轉院了。

依據轉院記錄,繼續向北尋找,一路風塵僕僕,這時韓副主任已經是40多歲的人了,辛苦程度可想而知。然後柳州、桂林,每到一地,逐個醫院查找,順著住院、轉院、再住院、再轉院線索,有的醫院只是辦理一下交接,換藥,查看傷勢,馬上又轉走了,傷員轉多少次院,他們就找多少個醫院,沿著傷員走過的路線再走一次。那時通訊也不發達。沒法電話查找,全靠兩條腿。我曾經打電話問過冷友谷,一共轉了多少次院,冷友谷講:「轉了很多次了,根本記不住多少了。」

七八天後,追到了全州,在全州找了三個醫院後,得知人已經轉到了衡陽,這時已經找了十幾個醫院。

經過千辛萬苦,終於在衡陽169醫院找到了冷友谷,由於冷友谷傷在右臂,子彈從右肩穿入,右臂穿出,又打在右手上,造成右手粉碎性骨折,沒法寫信。再說冷友穀人很老實,他家裡人到此時,還不知道他的情況,家人從其他同鄉戰友寫回的家信中,知道他失蹤了,凶多吉少,親人以淚洗面,度日如年。好在韓副主任找到了他,立即告訴了他的家人。家人才知道他的消息。放下心來,

找到冷友谷後,得知冷友谷在戰場上負傷後,躲在一個小山洞裡,經過三天兩夜,艱難痛苦後,步兵打了過去,搜山時,他看到我軍後,強打精神喊了起來,2月24日步兵把他救了出來,因為沒有水,沒有食物,失血過多,已經奄奄一息了。

(四)

在衡陽空軍醫院,也找到了黃恩棟。這時,他已經寫信告訴了家人,他父親趕到醫院照顧他,這時得知,黃恩棟在戰場上8處受傷,並消滅了一個敵人,晝伏夜出,爬了四天三夜,一路上靠吃甘蔗,2月25日爬回到了我軍陣地,被步兵救了起來。這時已經傷口感染化膿。極度危險了。在衡陽住院一個階段,黃恩棟基本治好了外傷,然後轉到了郴州的整容醫院,因為黃恩棟身受八處傷,有一處傷在嘴上,需要整容。

戰後,黃恩棟被廣州軍區授予「鋼鐵戰士」榮譽稱號,共青團中央授予「全國新長征突擊手」榮譽稱號。複員以後經歷了下崗,車禍橫死等一系列不幸,令人唏噓不已,這是後話。

韓副主任見到兩名失蹤戰士後,馬上打電話給劉榮增政委彙報情況,劉政委得知情況後,非常高興,立即派人到醫院慰問,韓副主任同時向師政委田靜彙報情況。然後師里也組織人員到醫院進行慰問。

至此,韓副主任兩人行程1000多公里,按現在的高速公路里程,龍州至衡陽是1018公里,當年沒有高速路,里程比現在要遠很多,韓副主任帶著劉政委和26團幹部戰士的期望,風餐露宿,憑著一腔對戰友的熱愛,對工作的執著,不畏艱難困苦終於找到了失蹤人員,完成了團黨委的囑託。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兵說 的精彩文章:

她和丁玲的母親結拜姐妹,不當將軍夫人偏嫁「磨豆腐的」
美軍演練一年實施特戰救援,卻把戰爭片整成了搞笑片

TAG:兵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