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經文緯武方逢時

經文緯武方逢時

千尋峭壁俯江流,

終古英雄一土丘。

石上荒台煙草色,

明霞高映洞庭秋。

——方逢時《赤壁煙霞》

方逢時,一個在明代被「倚為長城」的「護國尚書」,「偉略籌邊,威信遠馳夫沙漠;協心體國,勤勞特著乎王家」,在人生權勢、地位達到巔峰之時,卻「功成身退,范端俗化」,悄然隱於塵世,最終消失在冗長的歷史中,隱沒無名。

柱國少保兵部尚書

方逢時(1522-1596),字行之,號金湖,嘉魚人。嘉靖二十年(1541)舉進士,從此踏上仕途。初授宜興縣尹,時值宜興大早,方逢時「躬往規劃」,「於霸址各為梁以利涉。其為役,計戶派夫,計丁給米,興水利而陰寓救荒之意。」因勢利導,用災民疏通溝渠,緩解了旱情,又救濟了難民。同時,又因其與民同甘共苦的作風,深受百姓愛戴,被認為「精緻練達,剖決如流,老吏不能及」。後方逢時又相繼任寧津縣尹、曲周縣尹,後擢戶部主事,升工部郞中,遷直隸寧國府知府。嘉靖四十一年(1562),朝廷「擢逢時廣東兵備副使」,平定潮州、惠州一帶山賊和倭寇。隆慶二年(1568),因平倭寇、山賊功,調宣府口北道,加右參政,百姓聞之,「士民遮留,哭聲震天……建生祠以祀」。

隆慶三年(1569)冬,方逢時升都察院右僉都御史,巡撫遼東。隆慶四年(1570),移大同。此後長期在宣府、大同擔任防衛蒙古的巡撫和總督,挫敗了蒙古俺答的進犯,首倡並竭力促成俺答封貢,從此將蒙古納入中國的版圖和朝貢體制。方逢時也因功勛卓著加官進爵,官至柱國少保、太子太保、兵部尚書、右副都御史。

明朝後期,黨爭與貪腐愈演愈烈,方逢時厭倦權臣梗阻,不想陷入日趨激烈的黨爭之中,累次上疏請辭致仕。萬曆九年(1581),萬曆皇帝朱翊鈞挽留不果,御書「盡忠」二字賜之,准予回鄉。

方逢時家資殷實,在縣城東北馬鞍山建有別墅,名東庄。辭歸前,又建有大隱樓、竹西書屋,歸隱後讀書其中,潛心理學,自號樗野散人,著有《大隱樓集》存世。萬曆二十四年(1596)去世,葬白湖伏龍山。

明「真御史」甘棠人崔涯評價曰:「士君子負奇才,弘濟大業,固必盤錯以自見,要亦非可襲取也。靜觀其養,動觀其誠,變觀其定,久觀其貞,置之氛劇業挫之中,以觀其識,投之急遽危疑之地,以觀其量,備是數者,氣完理裕,而當大任,臨大事,殆無不勝矣。噫!甚矣,全才之難也。」

湮沒的抗倭英雄

嘉靖四十一年(1562)秋,方逢時被擢升為廣東兵備副使,負責廣東、江西平匪抗倭。嘉靖四十二年(1563年)十二月,為更加方便集中打擊倭匪,朝庭批准南贛都御史陸穩的請求,在惠州成立抗倭指揮中心——申威道,以方逢時為申威道副使,指揮抗擊倭匪。《明史》稱「廣東、江西盜起,詔於興寧、程鄉、安遠、武平間築伸威鎮,擢逢時廣東兵備副使,與參將俞大猷鎮之。已而程鄉賊平,移巡惠州。」

當時倭匪非常猖獗,僅在潮州的海上倭寇就有二萬之眾,並且與地方山賊勾結,沆瀣一氣,很難對付。地方山賊又非常油滑,「屢撫屢叛」,官軍的無數次打擊都不能有效斷絕其根,加之倭匪聯合作亂,沿海百姓深受其害。朝庭對倭寇征戰十餘年,倭寇不但沒有減少,反而愈演愈烈,百姓黎民叫苦不迭。

方逢時認為「山賊不足憂,所患者倭也」。他利用山賊與倭寇的矛盾,設法先穩定土匪,把地方土匪勢力根除,使流動的海上倭寇無地方接應立足之地,同時為了防備倭匪相互聯合,使用離間計,將海上倭寇和土匪分離,實施各個擊破。 他先是挑選十三支千戶精銳官兵,分布在山賊與各鄉交通的必經之地,斷絕土匪獲得信息和救濟的途徑。山賊伍端、溫七頓時驚慌失措,將人馬集中起來,不再出門作亂,並且派人到官府,請求招安歸順。本來當時明朝各地兵力嚴重不足,潮州的倭患也是非常嚴重。方逢時決定將計就計,利用伍端的人馬去抗倭,於是對伍端、溫七下文書:「汝既向化,余復何疑?大兵為倭而來,汝若效順,可以精銳從征,立功自贖。」要求他們歸順後,必須抗倭黷罪。伍端、溫七二匪表面上滿口承諾,實際另有它圖,意志搖擺不定。方逢時決定利用伍端與投降海上倭寇徐某有隙的情況,投其所好,又對伍端下文書曰:「汝黨有徐某者,往倭中誘倭攻,汝知之乎?汝既為我用,我示汝知,汝其善為備。」伍端得到文書,大喜過望:「非公撫我,何以得此?」聲言要殺徐某報仇。與此同時,方逢時也在馬不停蹄的對海上倭寇施展離間計,使海上倭寇不再與伍端、溫七聯手。所以,他又寫了三封文書,分別寫給海道劉存德,巡道徐甫,知府張冕:「倭賊深入寇我,惠陽大兵俱集,進有日矣。三道兵當從某路某路,四面俱發,協力攻剿,已令新撫山賊伍端等,各選徒三千為先鋒,刻期破賊,又令徐姓者以三百人偽降彼中,為之內應。又恐倭之疑也,密令伍端以美女二人、馬十匹、銀二百兩結好於倭矣。三道之兵即當如期速進毋誤。」文書寫好後,安排海豐葉丞在送文書途中,故意讓倭寇獲得。葉丞將此三封文書和其它文書數件,用黃袱包裹,派二壯丁送信。他們經過倭寇營地所在的金錫都時,故意被倭寇看見,倭寇立刻追趕,二壯丁故意裝作被嚇得驚慌失措,在慌亂中包裹被倭寇搶去。倭寇打開包袱,見到公文,非常高興,他們被文書中的消息迷惑,將徐某等三百人當即處死。因為害怕官匪聯合進攻,倭寇不敢久留金錫都,連夜逃回潮州境內的角江,遠去惠州三百餘里。方逢時僅憑三封文書,就輕易將倭寇萬餘人嚇得亡命奔逃三百里,可以與三國諸葛亮大開城門,在城樓焚香操琴,輕鬆嚇退曹魏司馬懿的「空城計」相媲美,被稱之為「相機行事」的典範。

嘉靖四十三年(1564)五月,「海上新倭萬餘又至,與舊倭未去者合勢,復寇潮、惠,勢甚猖獗。」方逢時急調總兵俞大猷率領官兵三萬,參將王詔、門崇文、陽克寬等三人分別率領三萬官兵,總共六萬人由惠州至海豐抗倭,福建方面則有譚綸、戚繼光率部配合作戰。同時方逢時以匪抗倭,將已經招撫其他土匪編入官兵隊伍,聽候俞大猷差遣,督促他們前往潮州圍剿倭宼。如其所說:「伍端用之為兵,一則以賊攻賊,兵法所貴。一則惠潮地方,可無流毒之患。」此次先戰於水神山溝,又戰于海豐大德港,連戰連捷,倭寇大敗,被擒斬三千八百餘人,其它倭寇奔潰下海,覆溺殆盡。「伐鼓瀟瀟涉廣川,悠悠旌旆拂長煙。滄溟喜見鯨波靜,赤縣爭看虎節旋。」

而方逢時並沒有放過山賊,乘山賊沒有防備的情況下,斬殺所有賊首及親信千餘人,其他收編或遣散,山賊也因此基本斷絕了根源,地方上一時間基本上恢復了太平。

嘉靖年間的抗倭戰爭,浙閩有譚綸與戚繼光,兩廣有方逢時與俞大猷。譚綸先是浙江兵備副史,後升到福建任右僉都御史。方逢時先是廣東兵備副使,後也升任右僉都御史。戚繼光和俞大猷先是參將,因抗倭有功,後升總兵。在整個抗倭戰爭中,譚綸和方逢時基本上是直接指揮戚繼光和俞大猷的指揮官,嘉靖時期的倭寇之患基本上就是被這兩個組合率部掃平的。甚至到了萬曆年間,方逢時還以平兩廣功,進少保。但由於諸多原因,譚綸、戚繼光、俞大猷都是青史留名的抗倭名將,而方逢時則寂寂無名,其人其事竟漸漸地被歷史遺忘……

俺答封貢第一功臣

隆慶四年(1570)正月,因「大同警報,朝廷厪西顧憂」,方逢時緊急調任大同巡撫,與蒙古最兇悍的韃靼俺答部直面交鋒。當時,掩答部落十萬餘眾,馬四十萬匹,牛羊一百餘萬頭,常常侵犯雲中、上谷、上黨、長平,且西擾太原,東闖遼西,數十年不寧。

方逢時剛一到任,掩答即受明叛將趙全、李自馨等人挑撥,兵犯威遠堡、靖鹵。方逢時聞報後,定計曰:「俺答乘我新任無備耳。請以馬芳之兵馳駐威遠,以山西郭琥之兵援老營,無患矣。」另外,方逢時又請陳其學率大兵駐高山為聲援。方逢時「 以步騎八千分為數部,晝則揚旗鳴鼓,夜則舉火先後發,軍聲大振。十一日,彼果至威遠,大驚曰:『馬太師從天來乎?』氣少沮,遂西襲老營,而郭琥兵亦先期至,守甚完。俺答不知所為,召馬西川責曰:『汝言老營無兵,可襲,今若何?』欲殺之,眾勸止。」俺答圍城三日無所獲,遂派兵迤邐向西而行。馬芳此時書報方逢時:「 彼去矣,我兵宜回鎮。」方逢時止之曰:「不可。彼人姦猾,若不得逞於西必復襲威遠。大眾既回,彼如射隼矣,宜閉城按兵以待之。彼果西出塞,回未晚也。」馬芳從其言。十四日,「彼果復大至,芳邀擊之,得首十六級,奪馬千五百匹。而黃台吉部亦被方逢時伏兵拒之。」《明史》記載:「四年正月,移大同。俺答犯威遠堡,別部千餘騎攻靖鹵,伏兵卻之。」方逢時與陳其學因此而得到朝廷的賞賜。

隆慶四年( 1570 ),蒙古韃靼部內訌,掩答的孫子把漢那吉因家族糾紛與掩答發生衝突,帶部屬阿力哥等千餘人到雲中投降。把漢那吉歸降時, 適值「總督蒲州王崇古以防秋入衛陵寢」,大同巡撫方逢時得悉消息後,一面「告總督王崇古,曰『機不可失也』」,一面遣中軍康綸率騎五百,前往迎接。督撫二人一致認為這是打破雙方軍事對壘的困境,贏得與韃靼部和解的好時機,聯名上疏提出了藉機打破僵局的上、中、下三策。最終得到朝廷支持,隆慶帝「命把漢那吉授指揮使,阿力哥正千戶,各賜衣一襲,鎮城安置。」

把漢那吉降明,痛怒之下的掩答不相信其孫還有生還的可能,聽信叛將趙全之言,親率騎兵二萬至離雲中六十里處的平虜城外,其兒辛受率騎兵二萬闖入宏賜,其侄永邵卜則進犯遠堡,四面夾擊逼迫方逢時歸還把漢那吉。方逢時與總督王崇古商議後,遣旗牌官鮑崇德、副總兵田世威兵出雲石堡,自己則讓掩答使臣五奴柱轉告,如將「板升」(漢人)頭目趙全等縛交大同,即刻將把漢那吉歸還。經過多次和談,掩答果然將趙全等十餘人綁送至大同,方逢時也很守信,派遣五百騎兵將把漢那吉歸還,於是掩答引兵北去。此後,方逢時上疏請求封掩答為王以安定一方。而巡按御史姚繼可則上書,誣衊他是「通寇」,後經內閣大臣高拱、張居正等據理力辯,皇帝朱翊鈞也贊允方逢時「臨機設策」,處事有方。

隆慶五年(1571),明廷封俺答為順義王,並允許通貢互市,歷史上稱之為「 俺答封貢」,亦稱「隆慶和議」。俺答接受了明帝的封號,並簽訂了《俺答初受順義王封立下規矩條約》,表示蒙漢世代友好,永不相犯。封貢的成功,結束了明蒙幾十年間「華夷交困,兵連禍結」的局面。萬曆元年(1573)九月,方逢時繼王崇古之後總督宣大、山西軍務,繼續積極維護隆慶時的民族政策, 在邊方頗有威信。

「茶馬古道」促成者

方逢時與王崇古共同促成的通貢互市,「衛邊境而救民命,賢於十萬師遠矣。」宣大總督王崇古說:「許以貿易,以有易無,則和好可久,而華夷兼利。」隆慶五年(1571)後,蒙漢兩族人民「交易不絕」,「東自海冶,西盡甘州,延袤五千里,無烽火警」。從此,北方蒙漢邊境出現了「烽火不驚,三軍晏眠,邊圄之民,室家相保,農狎之野,商賈夜行」的和平氣氛。天啟元年(1621),薊遼總督王象乾感慨:「六十年來,塞上物阜民安,商賈輻輳,無異於中原」。

「俺答封貢」以前,蒙古人並不特別需求茶葉。自明朝建立以來,蒙古各部曾無數次同明朝以各種方式進行貿易,其中蒙古向明朝索要的物品,或者明朝給予蒙古的「賞賜」,主要是絹緞衣帽、金銀鈔幣、糧食藥材及其他各種手工業品,種類繁多,但這裡面完全沒有茶。

但方逢時是好茶的,在宜興任上時曾贈茶好友吳維岳:「標品曾聞陸羽經,詠歌久著盧仝口。修貢天子猶未嘗,緘書遙贈知己友。」因吳嫌其茶葉大味澀而解嘲曰:「蜂翎雀舌滿筠籠,如掌之葉理應否。毋乃狂客詩腸枯,故覺清新味如柳。」方逢時家鄉鄂南「山地皆產茶」,蒲圻的松峰茶(洞茶)、嘉魚的陽山茶尤為有名。古代醫療條件嚴重不足,而茶「消煩去膩,殺菌防疾」。征戰邊關,茶葉當是必備之物,食茶能有效解決水土不服等問題。方逢時及其官兵食茶的習慣,無疑對蒙古上層及普通民眾有著潛移默化的影響。而且,封貢之後,方逢時從實際出發,認為蒙古缺乏鐵器,其「分子嫁女,有一鍋而各分其半者」的情況值得憐憫,力主就鐵鍋進行互市,從而使蒙古人的生活從簡單的火燒食演進到烹飪層面。「腥肉之食,非茶不消;青稞之熱,非茶不解。」不再受制於工具,食肉飲酪的民族對茶的需求也就開始凸顯出來。

萬曆五年(1577),也就是在封貢互市不久後,從來不要茶的蒙古首領俺答「投書甘肅軍門,乞開茶市」,要求以馬易茶。萬曆八年,俺答向時任宣大總督鄭洛提出:「西僧甚多,常吃茶」,要求「每年准賣一二千」。同時為女兒出嫁,希望鄭洛給予一些「夷地不產」的禮物,其中包括了「好茶五百包」。到了萬曆中期以後,黑茶已經普及到了蒙古的普通人家。萬曆二十二年,宣大總督蕭大亨在《北虜風俗》中這樣描述蒙古人用茶方法:「肉之汁既以煮粥,又以烹茶。茶肉味相反,彼亦不忌也」。由此可以看到,此時茶己經開始逐漸融入蒙古普通人的生活之中。

但如《明史·食貨志四》記載:「番(外族)以茶為命。北狄(蒙古)若得,籍以制番,番必從狄,貽患匪細」。明廷擔心一旦同蒙古人以茶易馬,蒙古人便會壟斷這一市場,進而以茶控制番人,所以一直拒絕茶馬互市。茶貨就以先走私,後合法的方式進入互市。萬曆二十三年,陝西茶馬史李楠以「中茶馬,惟漢中,保寧,而湖南產茶,其值賤,商人率越境私販,中漢中,保寧者,僅一、二十引番族利私茶之賤,不肯納馬」為由上疏朝庭要求禁止走私湖茶。持反對意見的御史徐僑也上疏反駁:「漢、川茶少而值高,湖南茶行之引,無妨漢中,漢茶味甘而薄,湖茶味苦,於酥酪為宜,亦利番也。但宜立法嚴核,以遏假茶。」主張對湖茶進行管理性的銷售,朝庭「戶部折衷其議,以漢茶為主,湖茶佐之。各商中引,先給漢、川畢,乃給湖南。如漢引不足則補以湖引,報可。」湖茶正式成為官茶,憑茶引可以進入互市。而安化黑茶和羊樓洞青磚茶也自此被蒙古人視為正宗,數百年來一直未變。

茶馬互市的繁榮,使得南方特別是湖廣等地物資源源不斷由一條新開闢的商路,到互市口岸,進入蒙古,甚至到俄羅斯和歐州,如宣大總督王崇古所稱「布帛、菽粟、皮革遠自江淮、湖廣輻輳塞下。」這條商路一直綿延至今,對中國乃至世界的商業、政治都有著深遠的意義和影響。因為後來以茶為主,這條商路也就被譽為「萬里茶馬古道」。

綜厥美的詩文大家

方逢時不僅處事有方,功勛卓著,而且文才出眾,詩賦俱佳,「隨地隨事皆有吟詠,隨詠輒工」,這些詩文「根柢旁魄,於古今之變、國家治亂之原、生民休戚之本,千態萬狀,沈冥發舒」,時人比之為杜甫之稱「詩史」。晚明詩家李沂在《大隱樓和方司馬韻》詩中稱讚道:「一代勛名仰巨儒,歸來尚喜玩琴書。樓題大隱雲環座,詩入仙境水到渠。披膽舊驚韓相國,揮筆新壓李金吾。天王指日承清問,曾見籌邊國老無?」

無論在江淮、廣東還是塞上,城堡山嶺、邊防大事皆可入詩文,而且都是親歷其間,非同一般文人的懸揣摹擬,因而有「邊塞記」之稱。如《清江棹歌》:「清江曲曲繞淮陰,分得黃河一派深。南去北來無限好,風光嘗自系儂心。古岸春回楊柳新,長淮冰泮碧粼粼。鳴榔捩柁揚州去,打鼓燒錢賽水神。長檣大舸過新城,漕運江南百萬粳。三日狂風住河口,暫得城中米價平。平江祠前日欲昏,棹歌三唱和聲勻。靈鴉啄食時時慣,飛上檣頭不畏人。」對清江浦的漕運寫實而又深刻,更是充滿濃郁淮安風情。又如《舟夜聽角》:「菰浦深處泊征橈,畫角雙吹夜寂寥。響入青冥催暮雨,聲回滄海震寒潮。關山戎馬春仍急,島嶼鯨鯢晚更驕。攘臂支離堪自笑,衝冠狀發尚蕭蕭。」情景交融,非「根柢旁魄」,狀不出這種豪邁和激情。再如《西亭歌》:「為山剩有崑崙石,藝圃應多楚澤蘭。更插江梅傍岩谷,謾教啼鳥怯春寒。」《胡笳十八拍》:「山河萬里兮兩界分,車書一統兮天朝尊。九關寧謐兮息妖氛,生靈允賴兮壽城臻。」文思深遠,豪情滿懷,「其氣豪宕不羈,其風度廓宏高遠,而一無所閡塞,真有吞雲夢、吐衡和、鞭風霆,而上下霄漢者。」

方逢時詩賦文辭優美,視野宏大。如詠羽扇:「大鵬扶搖起滄溟,修翎散作晴空雲。隨風亂落岱宗麓,良工巧制明月輪。」狀物如有神來之筆。一首《古戰場赤壁感懷》更是膾炙人口。詩中寫道:「危磯絕峭倚清江,人道曹劉舊戰場。

往事已隨寒浪滅,遺蹤惟有暮山長。雲霞尚帶當年赤,蘆荻空餘落日黃。欲吊英雄千古憾,漁歌聲里又斜陽。」有如明代詩家艾穆在《方司馬序》中所評價,「情以遇遷,景緣神會,本之天竅,吐為完音,夫固意匠之自然,而性靈之妙鮮也。」

方逢時行事低調,淡泊名利。他的詩作之中也始終貫穿著這一思想。「江門楊柳綠絲柔,不為行人系去舟。芳草喚愁春冉冉,飛花送酒暮悠悠。百年湖海論心久,一笑功名掉臂休。後夜思君何處是,片雲清夢到羅浮。」(《送黃邑侯還龍川》)方逢時保國護國有功,為朝庭重用,但深知官場險惡的他,讀懂了萬曆對張居正的恨,於巔峰之時急流勇退,慨然歸隱。「百戰中原氣未酣,中興無主死何慚。獨憐千載藏弓地,風木蕭蕭盡向南。」(《岳墳》)於是回歸故里,構屋三楹,種竹數叢,「誦讀之暇,披襟燕坐,於清陰疏影中吟詠談嘯」。「何如此君超群卉,娟娟歲晚恆清修。異種虛勞張博望,襟期竊學王子猷。嶰谷不協伶倫管,柯亭無復中郎求。渭川咫尺供清嘯,誰羨人間千戶侯。」(《種竹》)他精明的退隱了,隱得遠遠的,深深的,只留下一部《大隱樓》勾起後人的無盡思緒……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平山堖 的精彩文章:

TAG:平山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