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貿易戰升級第一槍:中興遭美國「封殺」 這些股票中槍了

貿易戰升級第一槍:中興遭美國「封殺」 這些股票中槍了

美國在美東時間4月16日頒布出口禁令,禁止所有美國企業和個人以任何方式向中興通訊出售硬體、軟體或技術服務,期限7年,立即執行,直到2025年。與此同時,英國國家網路安全中心也發出最新的建議,警告電信行業不要使用中興的設備和服務。

昨夜美股,中興通訊的主要美國供應商股價大幅下跌。

其中,Acacia(ACIA)通信公司(2017年營收的30%來自中興)股價大跌34.7%,創紀錄新低;

供應商Oclaro(OCLR)公司(2017年營收的18%來自中興)股價重挫17%;

其他一些光學元件生產商如Lumentum控股公司(LITE)下跌6.8%、Inphi Corp.(IPHI)下跌11.3%,Fabrinet(NYSE:FN)下跌10.5%;

今早中興通訊發布公告臨時停牌。

可以看出,這是貿易戰——技術戰的升級,也是以美國為代表的西方國家加強對涉華科技行業監管的強烈信號。

對此,中興通訊回應表示,已獲悉美國商務部對公司激活拒絕令。公司正在全面評估此事件對公司可能產生的影響,與各方面積極溝通及應對。

商務部表示,中方注意到美國商務部宣布對中興公司採取出口管制的措施。中興公司與數百家美國企業開展了廣泛的貿易投資合作,為美國貢獻了數以萬計的就業崗位。

希望美方依法依規,妥善處理。商務部將密切關注事態進展,隨時準備採取必要措施,維護中國企業的合法權益。

缺芯之痛

此次中興通訊的禁運事件,恰恰反映了中國電子產業的缺芯之痛。

國內雖有1380家晶元設計公司,但是產業仍屬薄弱,禁運對於通信產業衝擊較大,也敲響了半導體產業的警鐘,自主可控不僅僅是口號,而是涉及到國家安全,國計民生的要務。中國不單要行遠志,大張旗鼓建設晶圓廠,更要韜光養晦,從小處著力,支持本土晶元設計公司。

業內人表示,通信設備企業涉及的元器件眾多,一台基站有1顆晶元被禁運,整台基站就無法交付,而目前基站上的電路板除了幾顆數字基帶晶元是自產的,通信鏈路上RF,PLL,ADC/DAC乃至外圍測量電源電壓的晶元都找不到國產供應商的身影。雖然整機廠通過自產基帶晶元掌握核心演算法,但是,卻無法解決被國外晶元供應商「卡脖子」的問題。

野村分析師Joel Ying認為,截至2017財年,美國產零部件估計佔中興通訊原材料總成本的10%-15%。而由於在短期內難以找到替代零部件供應,如果禁令在整個七年內實施,該公司的供應鏈可能會中斷。

中興會接受第二次和解嗎?

這已經不是美國第一次向中興發難了。

去年3月,在美國德州聯邦法院中,中興承認違反美國制裁禁令,轉售美國設備和技術。中興為此繳納了8.9億美元的罰款。

按照協議,中興還應解僱四名高管,並以減少獎金或譴責的方式處罰另外35名員工。

此次罰款,對中興影響較大,據2016年業績快報顯示,中興通訊預計當年營業收入為人民幣1012.33億元;因受美國相關事件影響,一次性計入罰款8.92億美元,虧損總額人民幣7.67億元;歸屬於上市公司普通股股東的凈虧損人民幣23.57億元。

如剔除前述計提損失,公司利潤總額為人民幣54.14億元,同比增長25.82%;歸屬於上市公司普通股股東的凈利潤為人民幣38.25億元,同比增長19.24%。

分析師黃樂平等人在17日的報告中指出,此次事件是2017年3月中興接受美國罰款的後續,目前中興佔全球電信設備市場約10%的市場份額,佔中國電信設備市場約30%市場份額。中興有1-2月的零部件的存貨,若不能儘快達成和解,會影響相關業務。

除此以外,中金公司認為,美國商務部對中興通訊施加出口許可權禁止令,若不能在1-2月內達成和解,會影響通信設備和手機等業務的正常生產與銷售,同時對當前全球和中國的運營商網路建設帶來一定影響,並有可能影響未來5G網路的推進。

對股市的影響

美國封殺中興,股市最先反應。

美股中,與中興相關上市公司股價殺跌,如前文提到過的一些公司;

港股市場里,截至發稿,中興供應商摩比發展股價大跌11.5%(摩比發展營收的一半來自中興通訊)、其他手機配件股,如舜宇光學科技跌幅居首,截至14點下跌4.8%、瑞聲科技跌4.4%、比亞迪電子跌4%。

招商證券認為,此次事件後續的解決方案可以參考2016年的禁運審查。

2016年,禁運事件爆發後,在雙方政府協調下,美國商務部給中興頒布了臨時許可證(Temporary General License),從而保證中興通訊可以正常採購美國元器件和軟體。而今年禁運之矛再度舉起,預計後續中興及美國商務部之間將通過斡旋達成二次和解。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聚焦港美股 的精彩文章:

中國平安2017年業績亮眼 確立金融+科技雙驅動戰略
新國貨代表李寧靚爆全球 重新征服90後!股價再創新高!

TAG:聚焦港美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