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從誤入CS圈的零基礎女孩到全美TOP1項目錄取,我的申請故事

從誤入CS圈的零基礎女孩到全美TOP1項目錄取,我的申請故事

個人簡介:X 同學

復旦大學 軟體工程

GPA:3.6+ TOEFL:110+ GRE:330+

錄取項目:

卡耐基梅隆大學計算數據科學碩士 Master of Computational Data Science, MCDS

···

#誤入CS圈子的零基礎女生#

我大概算是申請CS人群中的一個特例。

坦率講,本科前兩年一直覺得對計算機沒有興趣。並且身為班裡為數不多的女生,編程零基礎,面對著班級里一打競賽出身或者從小對編程有濃厚興趣的同學們,時常感到沒有什麼信心。一直都在思索著是否要轉專業,但因為種種猶豫最終還是沒有邁出這一步。而四年里,經過一個異常曲折(賣個關子,稍後細說)的過程,最終還是堅定地選擇了申請CS碩士。

#你沒看錯,申CS,實習很重要#

在我大學四年中,最重要的便是兩次實習經歷。你沒有看錯。確實,實習經歷在CS碩士申請中占的作用不高。但是我的這兩次經歷卻很重要

大二上,自己正在掙扎未來是否要繼續計算機之路的時候,機緣巧合,認識了同專業的一位學姐。經她的推薦,獲得了Google上海辦公室暑期實習的面試機會。因為專業課學的還算紮實,並且溝通能力比較強,最後拿到了這個實習機會。當時做的是一個在線編輯器的開發項目,為從我從頭重新學了一門語言和相關的技術。也是從那份實習開始,逐漸對自己所學有了些許信心。經驗固然重要,但是快速的學習能力在高速迭代的科技行業更是不可或缺。

- By Hamza Butt

因為實習的表現優秀,大三的時候我又回到了Google,參與了一個NLP應用相關的項目。即便前面有一些應用類機器學習的經驗和統計的背景,這是我第一次上手做與深度學習相關的項目。通過這個項目,我拿到了Mentor的一封推薦信。

這兩份實習不僅為我提升了背景,更為重要的是,建立了起了我學習計算機的自信心。從更長遠的角度來說,讓我對科技行業也加深了了解,例如:科技公司的開發模式,對各類人才的需求等。

#標化成績?關鍵早準備#

對於申請碩士來說,標化成績是重中之重。GPA, GRE, TOEFL幾乎完全決定了你可以去到的學校的層次。

因為大學前兩年對計算機沒有什麼興趣,我將大量時間花在了社團而非學業上,所以最終申請時候的GPA處在了一個不上不下的層次。但是可喜的是在班級中的排名比較靠前,排在第二的位置。

- By Jordan Whitfield

我的英語一直比較好,托福幾乎沒有花什麼力氣。但是GRE由於開始準備的太晚(大三暑假),就十分匆忙。9月考了第一次只有322,到10月考第二次便刷到了332。最主要的是每天刷單詞,並努力模擬考試時候的狀態(在嘈雜的環境中模考等等)。

對英語成績來說,一定要早做準備,盡量在大三結束前就完成考試。如果拖到申請期會十分疲憊,影響申請時候的狀態。

#「曲折」的專業定位之路#

大二結束的時候,我有了一些做應用類機器學習的經驗,但覺得自己在理論方面的基礎很薄弱,再加上對大數據類理論和應用的興趣,我轉入了復旦新成立的大數據學院,並在當時決定申請商業分析和數據科學相關的專業。為了充實這方面的軟背景,我找了NYU Shanghai的一位商科的教授,幫助他做了一些市場營銷方面的大數據研究。但經過這段科研經歷,和對數據科學類項目的深入了解和分析,我發現該類項目的課程的技術學習還是不夠過硬,於是最終決定只申請計算機專業。

- By Edenphoenix

在復旦轉專業這個選擇現在看來有利有弊。利在通過一系列統計、計算數學的課程鋪墊了理論學習的基礎,而弊在計算機類偏硬的課程比較少,成績單看起來不是特別像一個傳統計算機的學生,因此申請時還是存在一定風險,感覺很容易被認成轉專業的學生……好在最後通過了CMU招生官的法眼。

#大學四年的一些遺憾#

整體看下來,四年里遺憾還是特別多的。

小的暫且不表,最大的遺憾就是,沒有在學校或者交換期間做一份長時間堅持的科研。大二的時候做過一段時間的推薦系統,大三在做計算機視覺方面的研究,但是都沒有出來比較好的成果。一方面是對計算機類專業還有排斥,另一方面是覺得自己的理論基礎還是比較薄弱。但其實經過大三一年的學習後,覺得自己的知識結構已經比較豐富了,但是這時候開始認真做科研對申請已經沒有太大的幫助了。

-From Visual Hunt

沒有紮實科研的結果就是申請的時候底氣非常不足,推薦信即便是外國老師強推,也沒有那麼有用,因為我並沒有和他們有過合作。而和我工作過的只是實習的時候的mentor或者商科的教授,比較尷尬。

所以在有機會的時候,出國交換或者暑期科研等,儘可能地嘗試與教授合作做一些工作,努力表現出自己的技術能力和溝通表達的能力,在申請時這樣的一封強推,會十分有幫助。

#我和再來人#

我了解再來人真是太晚了,在距我第一個項目deadline截止的前一周半,我才跟再來人「結識」。但是,不可置信的是,再來人的團隊效率簡直令人嘆服,居然在這短短的一周半裡面,幫我修改完了我的PS和CV,效率和質量都高到驚人。

- From Pexels

給我匹配的是導師是CM, 他是哈佛CSE碩士項目的第一屆學生。在我每一個項目前,他都跟我通過視頻進行充分地溝通,幫助我分析各個學校的文書怎麼寫才可以突出自己的優勢。第一個項目的deadline之前,在短短一周里,隔著上海和舊金山15個小時的時差,我和他將文書來返了三次,改了6個版本。他的技術背景和native speaker的身份讓我的文書質量在如此短的時間內提升了非常多,真的非常非常感謝他。

留學申請這一路走來,走了不少彎路,可幸的是總有師長、同學,以及像再來人這樣暖心又負責的團隊給予我及時的幫助。等Offer的過程里有焦慮,有自我懷疑,但總歸結局仍算滿意。也希望這篇文章能給大家帶去幫助!

GIF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再來人 的精彩文章:

TAG:再來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