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如何分析填空題型與扒分?

如何分析填空題型與扒分?

2018年高考試卷上的考題會是什麼?(5)

理數全國卷一填空題總計24分。題型結構難易分布:易:中:難=1:2:1

近兩年的考題中,填空題第13小題基本來源於必修教材的幾何與代數模塊的平面向量題。(2015年來源於必修教材的函數模塊。)它們一個共同特點就是,難度相當於學業水平考試的良好水平,也就是正如2016年《試題分析》中表述的:「考查-----基本概念、----運算及其幾何意義,考查數形結合的思想方法。」(***註:第13小題的考查基本只要求熟悉教材的內容,了解考試大綱與考試說明中的考查知識點要求,解析思路就能清晰形成。當然,功力達不到基本水準,就要安靜地離開老師與同學們熱絡討論的主題,回到閱讀教材的路徑上來。本題基本屬於送分題,只要思維清晰,就能穩妥地將分數扒進自己的口袋中。)

第14、15小題,基本來源於選修I教材的幾何與代數、統計與概率兩大模塊。其中帶約束條件的線性規劃求極值的題型連續三年均出現了(2016年安排在第16小題出現。)15小題2015年與2017年的題型安排位序有錯動,但都是考的是圓錐曲線方程。圓錐曲線的考點從前是難度題型,近年的趨勢已經轉為中檔難度了。2016年考的是二項式定理。估計這裡有隔年換知識考點的可能。今年考點會否重歸統計與概率模塊?

第16小題,2015、2017年均是幾何與代數模塊出題,而2016年安排在第15小題的是統計與概率模塊出題,估計這裡也存在隔年換知識考點的可能。大家要予了充分注意。一般這一題的難度比較大,往往會令考生小題「大」做,枉費時間資源,影響後面大題解答的成績。

特別警示:一定不要做!

填空題解析的套路跟選擇題是不同的。它的條件設置與解答題相同,但也不必徑走解答題的思路。填空題的獨特之處是無需規範表達過程的書寫,僅需要填寫答案。因此,備考要仔細閱讀推敲《試題分析》中思路與自己思路一致答案的過程步驟,考慮如何節省時間?另外就是仔細理解「眾多思路中」最簡捷思路的思維方向與過程,背熟並練習幾道習題,以備高考考場上運用。總之,節約時間也是填空題解答需要考慮的因素。一味小題大做,會吃虧的。

明知道會考什麼{幾何與代數中的雙曲線,向量,統計與概率中的二項式,數列,線性規劃},也知道會怎麼考{難易比},就應該在場外練就合適的本領以應對{閱讀教材,考綱,試題分析,練習幾道模擬題}。

以上是說的考卷上的事兒。以下說點教室里的事。

老師心態其實也不太穩定了,除非抱持的態度是事不關己。學校之間的明爭暗鬥情緒會影響到老師的教學工作,表現最明顯的是作業題的適當性與適量性的矛盾。作業多到做不完,題目多到講不完,答案出現錯誤得不到及時大面積訂正。因此,錯亂而慌張的情緒在校園籠罩。說得好聽叫做考前緊張,說得直白一點叫做手足無措!!(此話不針對特定對象!)

學生的心態也開始出現崩潰跡象。種種表現,我不能描述出來,以免對孩子產生心理暗示。但最後會真正崩潰的人是極少數,多數人是可以有抗壓能力,從變形中恢復過來,但變形期會持續至考試結束,變形程度也有巨與微的差別。我的建議是,心態平和,不生氣,不去惹人生厭,做自己的事,走自己獨特的路。誰贏了心態,誰就贏得了高考。這是性格的比試,也是智慧與意志的競爭。小貓釣魚的寓言講清楚了這個道理,認真去領會一遍。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如水澄明 的精彩文章:

TAG:如水澄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