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從張靚穎的「逼婚」到「離婚」,告誡你哪種男人不能嫁

從張靚穎的「逼婚」到「離婚」,告誡你哪種男人不能嫁

一段感情能不被看好到什麼程度?

如果你在百度上搜「張靚穎與馮軻」,會看到這樣的消息:年齡差18歲,相戀13年被母親、閨蜜、好友、粉絲反對。

而最近更是鋪天蓋地在說,張靚穎和馮珂離婚的信息。

起因全拜這對塑料姐妹的撕逼所賜:

應該大部分人都還記得3年前,張靚穎在長沙演唱會上的喊話:「你現在願意娶我的話你就上來。」幾乎是用「逼婚」的形式讓馮珂上台。

而他們決定結婚時,沒通知張靚穎的母親,後者通過微博,公開反對女兒的婚姻,甚至用一紙訴狀將馮軻告上法庭,可以說是當年最狗血的娛樂圈事件了。

其實張靚穎的愛過,我們也沒有權利去論什麼對錯;她自己能夠承受結局,我們也沒有必要再落井下石。只是,如果能在源頭上避免一場悲劇的開始,為什麼一早不截止呢?究竟為什麼,這麼好的女孩子都會容易遇到渣男?

女生可以主動,但主動的方式有講究

2015年,張靚穎站在幾萬人面前,公布他們的戀情,還對馮珂發起了「催婚門」:「從19歲到30歲,有一個人一直陪著我一直保護我!12年了,我已經30歲了,我不想一個人過了,你要娶我就上台!」

在等待他上台的那段時間裡,她深呼吸,肩膀提起又放下,很忐忑,可想而知,這一次的喊話,她自己都沒辦法知道會是怎樣的結果。最終馮珂上去了,但沒有求婚,或許等待的那1分13秒,已經預示了他們現在的結局。

那天,除了她自己,所有人都看清了,馮珂其實還不夠愛她,甚至是不愛她的。

很多人都不明白,為什麼逼婚這麼私密的事,為什麼要放在演唱會這種場合上做呢?因為張靚穎覺得自己再不主動,馮珂能拖上一輩子。

其實這樣的主動,更多是一種破釜沉舟的恐慌,當眾逼婚,讓馮珂無法再逃避。但女生主動過頭,就會打破兩性的平衡,掉下感情的懸崖。

主動是有邊界的。你可以私下找機會跟他說你想要什麼樣的婚禮,也可以說你想什麼時候結婚,甚至問他什麼時候娶你,推進雙方家長的見面,如果這也無法讓他給你一個明確的態度,那麼你應當知道,界限就在這裡了,逼婚和你向他求婚,都是過界行為。

原生家庭的影響:從小就缺乏父愛

張靚穎從小父親就在外做司機跑長途,她在外婆家長大。再後來,父母離異,父親離開她們母女之後重組家庭,直到他得病去世,張靚穎也再也沒有得到他的半分寵愛,這份父愛從此空缺。

19歲,張靚穎遇到了37歲的馮珂。他想帶她出道,一直在她身邊照顧她,關心她,教她為人處世,可以說,張靚穎當時的世界觀幾乎是通過馮珂建立的。

而那時的馮珂成熟有才,又斯文穩重,像極了一個「父親」的角色,張靚穎愛上他,寧願把道德和全世界的反對都拋諸腦後。

類似這樣的經歷,其實還有Amy Winehouse,首位獲得五項格萊美獎的英國歌手。她擁有一個非常差的父親,不負責任,在Amy需要他的時候,總是不在身邊,然後在她音樂的巔峰期,她遇到了Blake。

Blake可謂是個不折不扣的大渣男,不但搞外遇,還害Amy染上毒品。但自小缺乏父愛的Amy把全部的感情都傾注在這個男人身上,她在身體上紋他的名字,一次又一次地原諒他。

直到2011年7月23日,年僅27歲的Amy飲酒過度,也可能是毒發,死於倫敦的公寓中,才華橫溢的格萊美天后徹底消亡。

如果不把缺乏父愛這個心結解開,難說不會因此一味追尋渴望的「父愛」,導致識人不清,遇上渣男。

自我認知不清晰

有的人遇到女生吸引渣男,就歸結為女生價值不夠,高攀男生。那是因為,她們的底層邏輯認為:女生對自身的價值評判,是有準確認知的。

但事實上,在我們接觸這麼多學員中,不乏條件非常好,但面對一個綜合分數比自己低很多的男生,她卻依然搞不定。究其原因,一個人的客觀價值,與她的自我認知價值是有偏差的。

或受原生家庭關係、或成長經歷等因素的影響,不管多優秀的人,如果她的自我認知不清晰,都會導致個人的自卑,從而認為對方那麼好,自己只有不斷付出,才能留得住他。

記得張靚穎曾經在一個公開場合說過,一段大意是這樣的話:非常感謝音樂和馮珂,如果不是他們,19歲的張靚穎死在街頭都沒人發現。

在我們眼裡,其實張靚穎有貌有才,事業有成,風光無限。然而她的潛意識,卻是極其不自信的。她不認為自己是蜚聲國內外的巨星,甚至認為,如果離開了馮軻,她什麼都不是。

全世界都不同意的感情,你要三思

心理學上有個名詞,叫「羅密歐與朱麗葉情結」,說的是:一門婚事,父母越反對,子女越堅持,內部力量就會聯結共同對外。

當初張靚穎的母親竭力反對,甚至要斷絕母女關係,這種激烈而極端的做法,讓沒有退路的張靚穎越發堅定了跟馮珂在一起的心,不管張母說要斷絕母女關係,或是走法律程序,他們甚至連婚禮都不通知張母。

閨蜜的表姐,跟姐夫是閃婚的,當時全家人跟朋友都不同意,她又哭又鬧,全然不聽父母勸,甚至半夜回家偷戶口本結婚。現在她抱著幾個月大的寶寶,深感後悔。跟閨蜜吐槽說婚後丈夫發現自己的工資比不上她,為了那可憐的自尊心,甚至逼迫她在事業最鼎盛的時候辭職,回家備孕。但人是她選的,加上好勝心強,死活不肯離婚,一直到現在都還在痛苦中徘徊。

所以當所有人都反對這段感情的時候,其實不必急於證明自己的選擇和眼光是正確的,而匆忙做出決定,考慮別人的意見,遠比意氣用事要好。

著眼於兩人的關係,客觀去看待你們之間的問題,建立客觀的自我認知,有努力有付出也有邊界地處理感情問題,有可以兩個人互相扶持地走下去的能力,也有他如果一直沒有回應和擔當你也可以一個人好好生活的魄力。我們需要的不過是一種精神上的獨立,而這種精神獨立依靠的是,內在的愛與力量。

如果有這些,無論何時補救都為時未晚。

34歲,希望張靚穎能有個嶄新的開始。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情智有氧 的精彩文章:

如何放心地跟小奶狗朝朝暮暮

TAG:情智有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