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張靚穎疑似離婚:你值得更好的男人?

張靚穎疑似離婚:你值得更好的男人?

GIF

終於等到你

 第七感

張靚穎 

00:00/04:55

1

最近張靚穎疑似離婚的消息鬧得沸沸揚揚,很多人拍手稱快,早盼著這天呢,因為大家都覺得張靚穎值得一個更好的男人,文雅也在朋友圈表明態度。

周濂在「『我的』和『好的』」一文中提到「一個心智健康的人自我評價往往會高於他人評價,將自我想像成是好的心理動力不僅普遍而且強大,與此相對,那些無法成功啟動這個動力的人往往容易沮喪且缺少自信」。似乎自我評價高於他人的評價才顯得很合理,但有很多人卻不這麼認為。

有不少人認為張靚穎的自我評價是低於他人評價的。比如許多人認為張靚穎值得一個更好的男人(但她自己覺得馮軻已經夠好了),畢竟她那麼有才華,她那麼可愛,她那麼善良。

2

但我不認為張靚穎是自我評價低了,而是他人評價高了(他人評價應該≤自我評價)。「值得更好的」背後的邏輯是,你比你自己想像的更好,或者至少表明了這種「比現在的自己更好」的意願。但事實是很可能是咱們吃瓜群眾瞎操心了。

誠然,張靚穎是一個非常優秀的歌手,從四川走向世界,拿獎拿到手軟,國際上也頗有聲名,她的演唱專業沒得說,就連敬業也是可圈可點,在演唱會上意外跌倒,確定自己的四肢還能動彈後選擇繼續上台,哪怕坐著也要唱完三個小時。

但是,作為一個獨立的個體,張靚穎卻表現得沒有那麼成熟。

首先是介入已婚男士的感情生活中。18歲的駐唱歌手張靚穎,缺乏父親的愛護,對一個如父兄般愛護她的男性心生愛慕並依賴他,並飛蛾撲火般撲向了這個賞識她的年長且有家室的異性。自然免不了輿論風波,不知道是否真的不在意外界的聲音。

另一個是「逼婚」事件,張靚穎在演唱會上唱到《終於等到你》時有感而發便說出了那番我們熟悉的「逼婚」話語,當然1分鐘後他出現了,並沒有說出「請你嫁給我」之類的浪漫宣言,擁抱親吻之後就下去了,他說只是一下子沒反應過來,從18歲到30歲,女人最黃金的12年都給了他,難道他就從來沒想過結婚這件事情嗎?那當初解釋自己已經離婚又是為了什麼呢?張難道不明白求來的婚姻始終沒有水到渠成的好嗎?何必孤注一擲,執著如斯。

還有就是和母親鬧僵這件事。當然張的母親在網上爆料的方法或許不合理,但張靚穎作為一個成年人,至少應該有自己的思考,為什麼母親這麼強烈地反對,不惜家醜外揚,甚至連廣大網友都反對?母親做出這樣爆料舉動後,馮軻是怎樣的態度,似乎每條都有說法,件件都有理由,語言上很動聽,但行動上似乎並沒有什麼誠意。

有才華卻又不夠成熟的張靚穎遇見馮軻這樣有經紀才能卻又沒擔當私生活不檢點的人似乎也顯得比較合理了,畢竟一個願打一個願挨。當然,兩個人在一段關係中如果不夠平衡,時間長了,天平是會塌的。在塌之前,他們還是處在「門當戶對」這個範圍內的,所以,何談誰值得更好的誰呢?

3

除了張靚穎,我身邊還有一個活生生的例子。我堂姐,跟一個遊手好閒的混混式的男人私奔,男人的母親失明,據說是被他父親打失明的,家庭條件很不好。當時家裡人不同意他們在一起,都認為她值得一個更好的男人,起碼是那種家境殷實、父母健全家庭的孩子。畢竟堂姐的條件不錯呀!

可堂姐一意孤行,總覺得愛情至上,也堅信能改變那個遊手好閒的男人,甚至拯救他們那個家庭。直到孩子都幾個月了,家裡才妥協同意了他們的婚事。

後來看見她,不知道是因為懷了二胎還是過早地放棄了自己,她身材臃腫,面容憔悴,雙目無神,看起來跟一個三四十歲的中年婦女無異,要知道,她現在不過才24歲,這是多少女人一生中的「黃金時代」?我注意到她穿的毛衣還是幾年前我陪她一起買的,如今已經起了很多球。

我聽長輩們說起她生活的困窘,孩子生病了需要五百塊的醫藥費都拿不出,四處求人,最後找到再婚的母親才乞求來。

我只想到了一句話——貧賤夫妻百事哀。

我開始懷疑我以前覺得她值得更好的男人本身就是錯的,是,當年的她,她長得也很好看,人也熱情開朗,打工掙了些錢,但是她在家裡也不怎麼做事,對自己沒什麼要求,總以為自己是對的,甚至有點阿Q似的樂觀,結婚之後幾乎完全淪為一個無知婦女。

我以前很想對堂姐說,你值得更好的男人,但現在,我清楚地知道,她不值得。

4

張小嫻說:「當一個女人選擇一種生活的時候,就幾乎選擇了她將遇到的男人和要談的感情。」

你是怎樣的人,就會遇到怎樣的人。潘石屹配張欣,羅子群配白光,張靚穎配馮軻,一切都剛好。

當然,我還是要對張靚穎和堂姐說:你值得更好的男人。即使現在不值得,也希望將來值得。因為「你值得更好的男人」的邏輯是鼓勵你成為更好的自己。誰會排斥一個更好的自己呢?

GIF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全球大搜羅 的精彩文章:

老闆,來碗炒麵
同齡人拋棄論:是誰引起九零後的焦慮和對年齡的恐慌?

TAG:全球大搜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