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新橋醫院急性卒中綠色通道救治演練 信息化技術為患者搶出十分鐘「生命時間窗」

新橋醫院急性卒中綠色通道救治演練 信息化技術為患者搶出十分鐘「生命時間窗」

(陸軍軍醫大學新橋醫院通訊員 曾理)急性腦卒中患者從進入新橋醫院到推進介入手術間,全程不超過60分鐘。4月16日,在陸軍軍醫大學新橋醫院多科聯動進行了一場急性卒中綠色通道救治演練中,隨著「卒中院前急救系統」的使用,通過信息化手段的使用,讓卒中患者救治綠色通道速度更快,信息傳遞更准,流程更便捷,真正實現了綠色通道內各環節的無縫連接,較以往急救減少了十分鐘時間,為患者贏得了寶貴的「生命時間窗」

據新橋醫院神經內科主任楊清武教授介紹,腦梗塞又稱缺血性中風,是由各種原因所致腦部血液供應障礙,導致局部腦組織缺血缺氧壞死而出現相應神經功能障礙的一類臨床綜合征。腦梗塞占腦卒中的70%至80%,而急性腦梗塞是一種致殘致死率高達90%以上的疾病,起病急,進展迅速,病情兇險,如得不到及時有效的救治,病人常常死亡或遺留終生殘疾。

因此,對於突發腦梗患者來說,時間就是生命,能在短時間內迅速溶解動脈血管內的新鮮血栓而使血管再通,部分或完全恢復腦組織血流灌注,才能最大程度的減少腦細胞的死亡,達到減輕神經功能損害改善患者預後的目的。專家介紹,缺血性腦卒中靜脈溶栓治療時間窗一般不超過4.5小時,動脈內機械取栓最佳時間不超過6小時,個別經篩選後的患者24h內機械取栓仍然能夠獲益。因此急性腦梗塞的治療必須爭分奪秒。

在這次演練中,新橋醫院神經內科、急診科、放射診斷科、麻醉科、信息科等相關科室聯動參與,模擬一位急性卒中患者從進入新橋醫院開始,由急診科接診啟動卒中急救綠色通道急救任務,到患者進入放射科接受術前CTA(CT下血管成像)檢查,再到放射科醫生出具檢診報告,患者送入介入手術室進行介入溶栓或者取栓治療,全程不超過60分鐘。

1. 模擬患者從急診分診開始啟動應急響應機制。

2. 患者完成初步診斷,被送往放射科檢查。

3. 在前往進行影像檢查中,放射診斷醫生已就位。

4. 完成術前檢查,患者被立即送往介入手術室。

5. 神經內科專家正在為患者進行腦血管介入手術。

據組織此次演練的神經內科副主任劉勇副教授介紹,在演練中為給生命通道提速,不僅把各個環節耗時精準到秒,還特別引入的「卒中院前急救系統」,幫助由重慶腦卒中治療協作聯盟醫院轉診到新橋醫院就診的患者在轉院過程中就啟動應急響應機制,新橋醫院醫生通過該系統就能了解患者病史、發病情況、此前相關檢查結果,對患者病情能有一個初步了解。當患者進入新橋醫院後,更是能通過該系統實現診療信息全流程監控,神經內科醫生能通過在該系統平台上實時掌握患者檢診結果,根據情況制定下一步治療方案,並在第一時間內根據治療需要組織人員提前完成手術準備,在患者完成相應術前檢查後第一時間送入介入手術室接受溶栓或取栓治療。

楊清武教授介紹,新橋醫院神經內科建立的卒中中心是一種綜合救治和規範管理卒中患者的醫療模式,為腦卒中患者提供篩查、評估、溶栓、介入、康復、心理、語言訓練、健康教育等綜合的醫療服務。他提醒廣大市民,應特彆強化腦梗死的治療「時間就是生命,時間就是大腦」的意識,如果發現患者出現說話不清或無法說話、微笑不能,或一側面部表情不正常、一側肢體麻木無力或活動不能,就要快速地送往有溶栓條件的醫院救治,發病後若能早一分鐘溶栓、取栓,就能大大降低終身殘疾乃至死亡的可能性。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騰訊大渝網 的精彩文章:

法國讓·米歇爾十年回顧大展全國首展優雅啟幕
計生研究院和銘博醫院攜手助力不孕不育 體制內外醫療合作與共享成為新趨勢

TAG:騰訊大渝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