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這些年,讀書毀了我!

這些年,讀書毀了我!

三觀易碎,防不勝防,有沒有一(若干)本書也曾「毀」過你?

1

讓當時的你

腦內、心中

隆隆作響

2

顛覆了以前

的經驗、認知,

重塑了三觀

3

踏上了

偏離預設軌道的人生「不歸路」

讀書種種……「毀」人不倦……

好比(如圖)

好啦,「讀書『毀』了我」的馬達聲已嗡嗡作響,下面是來自一眾資深「書蠹」的回答。

文字好比槍炮,有多大的摧毀力?被毀得比較徹底、舊觀念碎成渣渣的。

@Bamboo

我對天才的迷戀,不過是對努力的抗拒而已。

GIF

我本來一心想當個天才,生生被黑澤明的自傳《蛤蟆的油》給毀了。

我想像中的藝術家,不管是寫字的、畫畫的、捏泥人的、脫光了在湖邊亂跑的,降臨人世前,都應該是這樣一副場景:

上帝站在他們背後,像看著即將出遠門的孩子,又像打量著即將上戰場的士兵,「敏感帶上了嗎?」「嗯!」 「憂鬱帶上了嗎?」「帶了!」 「內向帶上了嗎?」「裝了不少了。」 「自信呢?」「啊,忘了,我回去拿!」然後,帶著豪華大禮包的天才們從天而降,那些流芳百世的作品,早就已經漂浮在空中,只等著藝術家們變成人形去捕捉。

我迷信天才,憎惡努力,甚至鄙視努力。 我瞧不起那些用時間和體力來彌補自己智力缺陷的人,說什麼天道酬勤,其實不過是在拚命掩飾自己的平庸。

翻開《蛤蟆的油》,我原本以為這本書會是黑澤明一生中偉大時刻的記錄,會讓我們看到一個大師如何不斷創造奇蹟,看到他如何抓住流星般的靈感創作出偉大的電影,但是通通都沒有!!!整本書全都是平淡如水的敘述,講他從小就看了很多電影,講他如何從一個小小的助理導演開始做起,講他如何艱苦地工作,在小旅館裡寫劇本,講他如何與日本審查機構談判斡旋,甚至還講到他小時候如何在體育課上出糗,被奶娘認為會是個長不大的孩子。

我是去年看的這本書,現在再回想起來,關於他那些偉大的作品——《羅生門》《亂》《影武者》的部分已經模糊不清了,印象最深刻的只有書里流露出的樸實與堅定。他從來沒有過任何帶著神秘色彩的描述,儘管已經被看作是和莎士比亞一樣偉大的人物,他也只是在前言里淡淡地說:「以前許多人跟我說,你是不是該寫寫自傳?然而我卻始終沒有鄭重其事地寫這種東西的心情。因為,總體說來,我並不覺得自己個人的事多麼有趣,值得把它寫出來。」

從《蛤蟆的油》開始,又看到了他和大島渚的對話,他說「你必須學習並經歷各種事,才能成為導演。乏味的寫作工作,必須成為你的第二天性,一步一個腳印地耐心攀登,就是別去看頂峰,而要專註於在爬的路」

我對天才的迷戀,不過是對努力的抗拒而已。所謂真正的大師,都是那些可以長年累月克服人性中懶惰與躁動,能夠忍耐孤獨與單調的人吧!

生命都是一襲華美的,爬滿虱子的袍。不管是天賦和才華都無法將我們帶到彼岸,只有不斷奮勇向前,忍受孤獨和艱辛,才能得到答案。

(一個彈幕:23333,天才降落,忍者無敵。)

@孔侑的老婆

我曾堅信不以結婚為目標的戀愛就是耍流氓。

GIF

毀了我原始婚戀觀的,必須是《我愛問連岳》。當時還是剛上大學的萌新一隻,剛談第一次戀愛,堅信不以結婚為目標的戀愛就是耍流氓,對自己和對方的要求極高。

直到讀到《我愛問連岳》,被其中各種形態的婚戀關係震驚到,明白了感情的流逝在某種程度上是必然,流逝之後再堅持是災難,人也可以選擇遵從本心和感性。實際效果來看,這是對當時我和男朋友的一種鬆綁。

(一個彈幕:毀掉婚戀觀,怎麼就想到了裴多菲的詩:「希望是什麼?是娼妓。她對誰都蠱惑,將一切都獻給。待你犧牲了極多的寶貝——你的青春,她就拋棄你。」 嗯,再推薦兩部電影《布達佩斯之戀》《安妮·霍爾》。)

@苗羽

我從此大大方方地說:我看不懂!

GIF

用堅船利炮在我的小說世界中轟開一條血路的書,正如其名,《城邦暴力團》。彼時我迷戀光怪陸離的西方現代、後現代小說,堅信沒有「看不懂」,只有「不懂看」。讀書會上師兄輕描淡寫地提了一句張大春,這個十分接地氣的名字最後卻化作一記重鎚擊到我頭上:原來小說還可以這樣!沒有辦法回答它到底「講什麼」,厚厚的上下兩冊,隨便翻一頁,可能是青春,可能是武俠,可能是歷史,可能是紀實,每一種風格都煞有介事。我至今都無法分清書中的人物和大事件哪些是虛構、哪些是真實。

作者就像一個說書人,重章復沓不厭其煩地講,無論從哪個片段開始聽,都能收穫熟悉的快感。但是萬花筒一轉,立刻又跌入目不暇接的漩渦。如果說現代主義的看不懂是作家空洞的眼睛迷茫望著遠方,那《城邦》的看不懂則是與作者真誠而又濕潤的小鹿眼四目相對,聽他用八國語言旁徵博引侃侃而談。

這本書不僅用民間記憶撬鬆了歷史,也推翻了我的小說城牆,我從此大大方方地說:我看不懂!讀小說的意義,是順著能指鏈游向更大的未知世界,而不是拿起一塊意義的新磚,壘到自己的城牆上。

(一個彈幕:我也想與張大春老師真誠而又濕潤的小鹿眼對視。)

@山那邊海那邊

因為無知,所以《大問題》會把我看哭。

GIF

「毀」我最深的是羅伯特·所羅門的《大問題》。

因為無知,所以《大問題》會把我看哭,覺得自己前面二十多年都在花時間構建潰爛的價值觀、世界觀,時間已經流走,觀念卻已潰爛。從前覺得理所當然的,或者習以為常的,其實大多只是一種觀點,而一個龐大的世界,人們豐富的思想,可以把我的一生淹沒。

(一個彈幕:讓思想的巨浪來得更猛烈些吧!)

被自帶完整世界觀的書籍啟蒙和陪伴,該有多幸運!

@面面

『毀』我最深的一本(系列)無疑是《哈利·波特》系列。

GIF

「毀」我最深的一本(系列)無疑是《哈利·波特》系列。思索很久,沒有什麼書比Hp對自己的影響更大了。當年羅琳在一場活動上,一個女孩對她說「You are my childhood」,《哈利·波特》對我的意義也是如此。它建構了我對文學、對想像世界的最初認識,是我對書的愛的起源。沒有一本書我會翻那麼多遍,會熟悉那些角色好似自己摯友,會在失去他們時灑那麼多眼淚。羅琳筆下的魔法世界也引發了我對英倫的嚮往,對之後的求學和職業有著很大的影響。英國的多所高校也無不標榜自己是「哈利·波特」電影的發生地/攝影地,這些甚至成了學生選擇這些學校的理由。

《哈利·波特》,literally,打開了對角巷/霍格沃茨/另一個世界的大門。它告訴我有另一種生活的可能,古怪的東西也許也是美好的東西,文學的魅力是跨越語言與國度的。

@小熊

《紅樓夢》她都看了,還怕瓊瑤么?

如果真有一本書塑造(「毀」)了我的三觀,那大概是《紅樓夢》吧。這本從剛認字起就開始讀的書,在我看來包羅了人世間的萬象,以至於初中跟風看言情小說被老師請家長的時候,母上微微一笑對老師說:「《紅樓夢》她都看了,還怕瓊瑤么?」

GIF

《一代宗師》里宮寶森對女兒說:「這世上的事,你不看他就沒啦?看看無妨。」

想來「看看無妨」四個字該是為人父母師長的最大自信和對子女後輩的最高信任了,而我人生中的所有見識和眼界,也都從是母上對我「《紅樓夢》都看了」的信任上來的了。

書是一種類生物,可怕的是,TA以文字為觸手,深入你心。

@梁棲之

一部『頹廢之書』,將各種利口酒比作樂器,將每個女友比作火車頭……

GIF

於斯曼的《逆流》。說不上毀掉,只是現代小說有很多種奇妙的寫法,此書的寫法尤其令人驚異。恰巧這本書的主題與毀掉有些沾邊。這是一部「頹廢之書」,全書幾近於一種「鋪描」,感官感受隨著意識聯想的指引,以一種細膩到病態的文字形式呈現出來。主人公想像中房間的各種色調、鑲嵌入龜殼的各種寶石、各種香水的香味……再點綴上奇特的比喻:將各種利口酒比作樂器,將每個女友比作火車頭……其中一以貫之的是視人造之美遠勝於自然的頹廢趣味。

細膩的文字源於精神的敏感,精神的敏感源於身體的病態。於斯曼與同時期的尼采一樣,書寫出了頹廢狀態,上迄二人的共同摯愛,佩特羅尼烏斯……

@大雄的妹紙

在匱乏與限制中感受到極致自由。

GIF

在匱乏與限制中感受到極致自由,這種微妙神奇的反差感並不是每個人都有機會品嘗到的,拜以下這本書所賜。威廉·特呂弗的《費麗西婭的旅行》,其中一個片段,餓著肚子的費麗西婭坐在湖邊的長凳上曬太陽,像流浪貓狗一樣,但我和菲莉西婭幾乎融為一體,在那一瞬間享受到了一種身心都輕飄飄、好像要飛起來了的自由感,光滑的橫木、缺了牙的牙床,還有暴露在陽光底下的皮膚,都一樣活生生的。

「她用手在座椅的一條橫木上來回摩挲著,手指愛撫地摸著光滑的木頭,油漆磨掉的地方木料的質感不同。」

「兩周前拔牙後留下的那個豁口現在已經不痛了。她用舌頭舔著它,把舌尖伸進那個小洞里,同時回想著那曾經有過的痛楚。」

「她翻轉雙手,讓陽光從不同的角度拂照者它們,並且微微抬起頭,讓臉的另一側也能感受到陽光的溫暖。」

@ Naz

原來文字可以具有比一切影像更加強烈的視聽衝擊!

GIF

GIF

很少有書像澤西·科辛斯基《被塗污的鳥》這樣讓我感到,文字具有比一切影像更加強烈的視聽衝擊。讀這本書,我感覺自己彷彿沉浸於一個混合了災難和天啟的漫長夢境,窒息與飛翔不時交替,每一頁甚至每一段都會給我帶來刺激和驚訝,其中的濃濃cult風還有點令我聯想起電影《巧克力貓王》……

小說的主人公是一個六歲的猶太小男孩,「二戰」期間,父母把他送到遙遠的村莊避難。作者以這個小男孩的視角,描寫了他在一個又一個村莊流浪時見證的暴行。書里有不少讓人輕微不適的部分,比如一個人被老鼠吞吃、一個人剜掉另一個人眼珠、施虐者和受虐者的凄厲尖叫……

因為兒童還未像成年人那樣形成穩固的道德判斷,所以,通過他的眼睛,我看到的不是作者對暴力和戰爭直接發出的譴責,不是乏味的主題先行和政治正確,而是一種純潔的目光如何漸漸被暴力摧毀的過程。

但是,這本書讓我看到的不只有暴力、淫蕩、愚昧和殘忍,更讓我看到,在這一切之後,生存和自由變得何其珍貴,甚至絢麗至極——正如科辛斯基的文字本身,它像詩歌一般簡潔、準確,而且高度視覺化。

有人說,曾經在最迷茫的時候,古龍的《多情劍客無情劍》算是幫自己塑造了人生觀(相信被金庸老爺子錘鍊過的「俠客」們也不在少數……)。

在一眾「毀」人之書中,大劉的《三體》頻繁出鏡。有人自此之後,對人類就沒啥興趣了!也有人覺得腦子裡被炸出無限個宇宙,眼前無論多大的事兒都覺得不值一提。

在閱讀的路上中,你又是如何被「摧毀」的?

就像好好的一面鏡子倏然被打碎,碎片嘩啦作響地掉了一地——錯愕、迷茫、尷尬、錐心之痛、一笑而過……伴隨著種種你可能有的情緒,或許你會發現:

這一地碎片的光亮,

映照出了新的可能,

你獲得了屬於自己的新生。

讀書了我

你是如何被讀書「毀」的?

哪本書曾為你打開了新世界的大門?

我們想聽見你的聲音,你的故事。

我們將從優質評論中隨機精選 3 位讀者,贈出文景4月新書一本:⊙ 王強《讀書毀了我》;⊙ 帕慕克《紅髮女人》。

歡迎參與文景·世界閱讀日之特別策劃#讀書毀了我#的話題徵集活動,文景微博、豆瓣、微信同步上線(各平台都有給讀者的福利哦!)。

聯合發起方(排名不分先後)

三聯中讀 豆瓣閱讀 梨視頻文化 做書

編輯、整理|靜宜、不二齋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文景 的精彩文章:

跟 AI 談戀愛、結婚、生孩子,你願意嗎?
人間生活的續曲:墓地,人生的縮影

TAG:文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