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統治者選擇都城,為何只在這4個城市中挑選?朱棣說一句霸氣的話

統治者選擇都城,為何只在這4個城市中挑選?朱棣說一句霸氣的話

原標題:統治者選擇都城,為何只在這4個城市中挑選?朱棣說一句霸氣的話


5000年的中華歷史,王朝更替的還是比較頻繁的,但每一個王朝選擇的都城,卻總是那麼幾個,那麼我們不禁要問,這幾個城市,為何總能被統治者選中作為首都呢?大家要知道的是,都城可不是一般的城市,要想成為王朝的國都,除了這個城市需要廣闊外,還需要看經濟、政治以及文化、交通等各個方面,考慮的可是一個綜合因素。其實說到底,統治者看重的就是每個城市的性價比,選擇綜合能力比較突出的作為國都。在這樣的考量下,最終能夠成為國都的,就沒有幾個城市了,坦白來說。在整個中國歷史上,世人所公認的古都就有西安、南京和洛陽以及北京,這幾個城市,無論是在交通、還是在文化以及政治方面,都具有極大的優勢。那麼我們來詳細闡述一下,統治者選擇都城,為何只在這4個城市中挑選?第一,這4個城市在地理位置上都有一個很大的優越性,這便是附近都有名山。大家要知道,名山在戰時,可是能夠起到防禦作用,地形能夠居高臨下,並且易守難攻,增加了打敗敵軍的勝算。如果建都在平原地區,那麼恐怕皇帝晚上睡覺都會睡的沒有安全感。


西安有函谷關,一夫當關萬夫莫開,極其難攻,而南京則是有鐘山作為屏障,洛陽,更是有太行山和嵩山,更是難以攻取。而北京則是有燕山,如果敵軍想攻打這4個城市,就必須穿越崇山峻岭,等到京城城外的時候,想必早已精疲力盡,王朝軍隊就可以以逸待勞,一舉攻克。除了有山以外,還需要有充足的水源,大家要知道,王朝都城可是一國的政治和經濟,以及文化的中心,許多百姓都會爭先恐後地進入都城,而且古代可是沒有南水北調工程。為了給更多的人口提供水源,一般國都都要選擇接近水源的地方。如南京處在秦淮河畔,洛陽則有黃河,西安更是有渭河,北京附近雖然沒有大江大河,但卻有京杭大運河,能夠提供大量水源。除此之外,還需要選擇有王氣的地方,最好是文化底蘊比較深厚的地方,大家要知道,從秦國開始,在歷史的長河中,有13個朝代選擇西安成為都城。不過在歷史上,卻出現一個奇怪的現象,慈禧太后在北京城淪陷前,就曾攜帶光緒帝西逃西安,足以說明西安的重要性。



而洛陽建都的歷史最為悠久,早在3000多年前的夏朝時,就曾定都這裡,武則天當上皇帝之後,也是十分重視東都洛陽。除此之外,洛陽作為中原文明的發源地,十分了不起,孔子和老子曾先後在這裡傳播學問,當然洛陽做都城的次數沒有西安多,但卻恢弘大氣,十分具有文化內涵。而對於南京來說,一般只是在比較倉皇的情況下才會成為都城,而且建立的政權都是短命王朝,這主要是因為一旦北方保不住了,統治者都會選擇隔江而治,依靠長江天險,與北方敵軍對抗。而且更為重要的是,南京地區比較繁華,極容易讓人陷入到貪圖享樂之中,自古美人也比較多,無論是大臣,還是皇帝,都會沉迷於其中,最終導致朝代滅亡的很快。朱棣發動靖難之役之後,說一句霸氣的話「天子守國門」,命令大臣全部北遷到北京,北京再次成為大一統王朝的國度。而這樣做的結果,則是大明王朝的國都時刻都處在周邊游牧部落的進攻範圍之內,也讓明朝君主更加不敢懈怠,這也是朱棣了不起的一個決定。


筆者認為,當然朱棣選擇北京作為都城,除了要抵抗北邊北元殘餘勢力的進攻外,還因為他曾做過燕王,長時期主宰著北京,遷都到北京,可以更有利於自己的統治。除此之外,在北方建都的國家,無論是西安,還是洛陽,抑或是北京,王朝的壽命都還比較長,而且軍事實力也比較突出。但是在南方建都的政權,如選擇南京作為都城的政權,基本上都是偏安一隅的王朝,如南宋,東晉皆是如此,最終避免不了覆沒的命運。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讀史閑談 的精彩文章:

他是天下第一廉吏,44歲才擔任知縣並受到康熙接見,墓地卻遭盜掘
此人堪比白起,想出一絕妙計謀讓70多個仇家陪葬,死後被五馬分屍

TAG:讀史閑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