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新華社記者冒死親測敘利亞「化武」遇襲地點,真相是……

新華社記者冒死親測敘利亞「化武」遇襲地點,真相是……

在敘利亞首都大馬士革東北部的拜爾宰區,一處科研中心成為14日凌晨美英法軍事打擊敘利亞的目標之一。襲擊發生後,記者看到成片的建築已淪為廢墟,濃煙依舊瀰漫,像是一座正在焚燒的大垃圾場……

4月14日,在敘利亞大馬士革拜爾宰區,一名攝像記者走過遭襲的科研中心。新華社發(蒙塞夫·梅馬里攝)

這是4月14日在敘利亞大馬士革拜爾宰區拍攝的遭襲後的科研中心。新華社發(蒙塞夫·梅馬里攝)

一名軍方人士告訴新華社記者,這處研究中心之所以會成為襲擊目標,是因為美國等國聲稱這裡儲存著敘利亞軍隊的化學武器。

「假如真有化學武器,我們怎麼可能還站在這裡?」站在廢墟旁,該科研中心製藥和化學工業發展部主任賽義德發出這樣的質問。

賽義德對記者說,化學武器在爆炸後會釋放到空氣中,並很快傳播開來,產生長時間的殺傷力。而他和同事們在襲擊發生後的凌晨5時就來到現場,並沒發現任何有毒氣體,看到的也只有曾經共同生活和工作的家園毀於一旦。

4月14日,在敘利亞大馬士革拜爾宰區,科研中心製藥和化學工業發展部主任賽義德在遭襲的科研中心前接受媒體採訪。新華社發(蒙塞夫·梅馬里攝)

「禁止化學武器組織曾多次在這所研究中心進行取樣調查,最終發布的報告確認這裡並沒有化學武器。」賽義德氣憤地說,美國竟罔顧事實,悍然將罪惡的導彈射向了這裡。

敘利亞軍方發表聲明說,美國等國對首都大馬士革及其以外地區的多個目標實施的導彈襲擊,造成包括這處科研中心在內的建築受損,3名平民受傷。

「好好的教學樓和實驗室都被炸沒了。」現場有人感慨道,比物質損失更大的是無價的科研成果化為烏有。

敘利亞政府和俄羅斯軍方曾多次強調,敘利亞政府所有庫存化學武器早在2014年就被銷毀,此後禁止化學武器組織也確認敘利亞所有化武已被銷毀。

然而,美國等國多次指責敘政府軍在衝突中使用了化學武器,造成平民死傷。本月7日,大馬士革東郊東古塔地區據稱發生「化學武器襲擊」事件。美國總統特朗普隨後多次威脅要對敘政府動武。

襲擊過後,義憤的敘利亞民眾聚集到大馬士革的廣場、街道,他們揮舞國旗,高唱國歌,表達對美英法三國軍事行動的不滿。

「反對侵略!敘利亞萬歲!」在市中心的倭馬亞廣場,23歲的理髮師穆罕默德在人群中振臂呼喊。

當被問及害不害怕襲擊再次發生時,穆罕默德說,敘利亞人在經歷了這麼多苦難後,「內心已經長出了盔甲」,變得十分堅強。

他說:「全世界愛好和平的人都會站在敘利亞一邊。我們不怕,因為堅強比導彈更有力量!」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上觀新聞 的精彩文章:

傅園慧,要退役了?
玩比特幣真能一夜暴富?「小散」們說:錢不好賺,處處是陷阱

TAG:上觀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