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輝煌大器——乾隆年制青花折枝瑞果花卉紋六方瓶

輝煌大器——乾隆年制青花折枝瑞果花卉紋六方瓶

1644年清軍入關,歷經康熙、雍正兩朝勵精圖治,至乾隆時期,國力強盛,四海昇平,景德鎮御窯廠的瓷器燒造也進入歷史的最高潮,六方瓶器形首創於雍正,盛於乾隆,見有青花及單色釉品種。

眾所周知,方器燒制難度大於圓器,本瓶為六方形,且器形巨大,因此燒造難度更甚。

瓶整體呈六方形,侈口長頸,折肩弧腹,圈足外撇作台階狀,器型古樸莊重,大氣沉穩,略有重心偏移,具有典型宮苑風格。器物胎質細膩,釉汁潤澤,通體以青花描繪,發色蒼翠。瓶頸部六面以開光折枝花卉瑞果紋為主,繪製石榴、佛手、壽桃,寓意"多子"、"多福"、"多壽",瑞果之間搭配菊花、牡丹、蓮花三組折枝花卉,祥花瑞果,窮秀極妍,吉祥之氣盡現。

器物口沿、肩部及足脛分飾回紋、雲雷紋及如意雲頭,器身起棱折角處則描繪卷草花卉,起到了點綴主題紋飾的作用。底心青花書"大清乾隆年制"六字三行篆書款,運筆構圖中見有乾隆典型的米芾點紋,構圖嚴謹,筆力飽滿。選用上等浙料,純手工製作清晰,青花呈色穩定,藍中泛紫黑色,釉色青中泛白,光澤如玉,內斂柔和,長年累月形成的酥光折射出寶石般的韻味,傳世特徵明顯。

乾隆帝好古成癖,並強調采古補今,這種審美取向在瓷器上體現的尤為明顯。本器在紋飾題材和描繪技法方面極力追求永宣瓷器的效果,其青花發色濃艷,筆觸點染之間,盡現永宣青花蒼健之美,主題紋飾亦採用明初所流行的折枝花果紋,石榴、壽桃等瑞果搭配秋菊、牡丹等鮮花,極盡雍容華貴之態。

自康熙以來,滿清統治者內部還一直存在著一股宮廷西洋風,這種風氣在當時的建築、繪畫及制瓷等方面均有體現,本器即是中國傳統題材與西方藝術風格相互結合的完美體現,其腹部六道邊棱處分繪巴洛克式卷草紋,填補了瓶體轉折處的空白,同時又與上下的如意雲頭和回紋結合起來,使腹部每面形成開光的表現形式,從而巧妙的烘託了主題紋飾。

此類乾隆官窯重器由於燒造難度大,且成本率極低,因此當時的數量就極為有限,保存至今的更是鳳毛麟角,目前僅見中國國家博物館、南京博物院等大型博物館有收藏,拍賣市場上十分罕見。本器時代特徵明顯,器形端正,青花發色爐火純青,是一件不可多得的乾隆官窯典範之作。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乾隆 的精彩文章:

「一件琺琅彩,抵得上十件官瓷器」琺琅彩2.38億元現春拍全球徵集
弘曆也是心下感染,良久才說:田世伯,該走了

TAG:乾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