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被庇護與蹂躪的烏克蘭

被庇護與蹂躪的烏克蘭

ABC003號文,全文3000餘字,閱讀可能需要9分鐘

為什麼要攻打敘利亞?

美英法:我們懷疑他有大規模殺傷性武器。

為什麼不攻打俄羅斯?

美英法:他真有大規模殺傷性武器。

在大國博弈棋盤中的敘利亞是悲哀的,這樣ABC想起了同樣處境的烏克蘭,館今天就簡單說說烏克蘭吧。

什麼土壤最肥沃?

是不是瞬間就想到了那肥厚油膩的黑土呀!

的確,黑土是世界上生產力最高的土壤。

黑土一般分布在四季分明的寒溫帶,由於植被茂盛,冬季寒冷,大量枯枝落葉腐化、分解,歷經千百年形成了厚厚的腐殖質,也就是肥沃的黑土層,這種土壤形狀好、肥力高、非常適合植物的生長。

黑得能掐出油,插根筷子能發芽

世界上有三大黑土分布區。

面積最大的是東歐的烏克蘭平原,約190萬平方公里。

其次是美國中部大平原地區,約120萬平方公里,這裡是美國玉米產量最高的地區。

第三是中國東北平原地區,約100萬平方公里,是中國的北大倉。清代時期,尼布楚條約中放棄的土地,也就是外東北地區,其實也是一片肥沃的黑土。(可惜)

世界黑土分布區

被黑土庇護的烏克蘭

肥沃就意味著高產。

三大黑土地區,都是全球重要的商品糧基地,玉米、小麥的產量極高。

中國東北黑土地上能調出佔全國比重近三分之一的糧食。

美國中央大平原上,生產了全國一大半的玉米。

烏克蘭也憑藉占國土面積近三分之二的黑土平原,成為世界上重要的糧食出口國。

大農場

三國當中,烏克蘭的國土面積最小,卻在世界農業中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

烏克蘭面積60萬平方千米,相當於我國6個江蘇省,人口只有4500萬。2014年人均糧食產量達1.4噸,中國僅僅0.46噸。

糧食產量高,與黑土密切相關;

而豐富的植被,又是黑土的養分基礎。

烏克蘭森林覆蓋率高,超過40%。

受緯度和地形(東北高西北低)的影響,烏克蘭氣溫由南向北遞減;遠離大西洋,受西風影響較小,降水由西向東逐漸減少。

氣溫和降水使整個國家植被大致沿東北-西南方向呈帶狀延伸、東南-西北方向更替,形成了三個植被帶,森林沼澤帶—森林草原帶—草原帶。

烏克蘭植被帶分布圖

大量枯枝落葉腐化、分解,歷經數千年的累積形成了厚厚的腐殖質,腐殖質顏色深黑,有機質含量高達3%—5%。

肥沃的土壤,充足的日照,以及大西洋和黑海帶來的水汽滋潤,烏克蘭的農業幹得是風生水起。這片土地上的糧食生產和出口量一度位居世界前列。

除了糧食高產外,烏克蘭的向日葵也生長得格外漂亮。

每年葵花籽油的產量佔全球總產量高達25%,烏克蘭也是全球最大的葵花籽油出口國。肥沃深厚的土壤,充足的光照、較大的晝夜溫差使得這片土地上生長出來的葵花籽含油量和油品都極高。隨著知名度的不斷深入,民眾對食品安全要求的提高,葵花籽油在國內的市場不斷擴大。甚至很多國內廠商,在烏克蘭貼牌走一遭,回國搖身一變成了烏克蘭品牌。

烏克蘭向日葵種植基地

藉助世界上少有的黑土,烏克蘭大力發展農業,成為歐洲最大的糧食生產和出口國。

在這個發展的過程中,曾經大規模的機械墾殖,農藥施用,大平原上地表植被被嚴重破壞。失去植被保護的黑土地,極易被風力剝蝕,大量黑土被吹走,烏克蘭南部因過度開墾土地,20世紀二三十年代多次發生「黑風暴」現象。部分地區黑土損失超過20厘米,要知道,這20厘米的黑土,至少需要幾百上千年的時間才能形成。

針對黑土流失的問題,烏克蘭政府都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和財力,圍繞合理規劃土地和建立科學耕作制度等開展研究,大舉營造農田防護林,採取保土輪作、套種、少耕、免耕等辦法,充分發揮耕作措施與林業措施相結合的群體防護作用,經過40年的治理,已見成效。

除黑風暴威脅外,其他的自然災害也在威脅著烏克蘭的農業,這個歐洲糧倉曾經一度出現過糧食產量減產,甚至自給不足的問題。

每年春季,大陸冷氣團活動頻繁,大平原上寒潮肆虐;大西洋西風和來自極地的寒冷氣流在此疊加,形成大量的降雪,在春季氣溫回升過程中,積雪大量融化又形成洪澇災害。不過,春汛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因氣溫回升過快而導致的水資源不足問題。

即使自然災害多發,烏克蘭依然是整個歐洲廚房的重要供應地,特別是對於俄羅斯。

俄羅斯緯度更高,氣候更嚴寒,只有在靠近裏海與黑海之間的伏爾加河—頓河流域一帶,才有保障糧食一年兩熟的基本熱量條件。

伏爾加—頓河流域

俄羅斯每年從烏克蘭進口其1/4的糧食出口量,看似烏克蘭掐住了俄羅斯的胃,可以在對抗中擁有話語權;但實際上卻是俄羅斯捏住了烏克蘭的脖子。

弱國無外交,被蹂躪的烏克蘭。

俄烏二國歷史上就是一對冤家。

烏克蘭曾是立陶宛-波蘭大公國的屬地。為謀求獨立不斷的在起義、談判,鄰國克里木汗國背信棄義、奧斯曼土耳其虎視眈眈、沙俄不懷好意,困境中的烏克蘭四面楚歌,誰都想分割它,誰都能蹂躪它。要存活下去,烏克蘭必選要選擇一個有力的靠山,選誰呢?

那麼誰牛逼就跟誰。

思來想去最後選擇了俄國。臣服於俄國後,部分烏克蘭人特別是西部地區的貴族,發現虧大了,先前的特權不但沒有了,連自由都消失了,於是他們開始懷念西方的老東家—波蘭立陶宛公國。而東部和南部地區因為沙俄長期影響,特別是跟沙俄一起並肩作戰趕走土耳其人,民族認同感倍增,各民族之間也有了更多的融合。所以他們的政治傾向,更多的是偏向俄國。

東部西部,同床異夢。這也是現在烏克蘭政局一直動蕩不安的原因。

俄語為母語佔比分布圖

親俄羅斯的烏克蘭東部地區,重工業比重大。親西方的烏克蘭西部地區經濟卻高度依賴糧食出口,俄烏兩國一直就烏克蘭該投向誰的懷抱而爭端不休,每當親西方勢力上台,俄羅斯就揮舞起大棒,要教訓這個前蘇聯的小兄弟,其中就包括限制烏克蘭的糧食進口。

糧食進出口問題,已經夠烏克蘭喝上一壺的了。更要命的是,烏克蘭石油和天然氣資源貧乏,取暖全靠俄羅斯。所以俄羅斯時不時威脅要斷了烏克蘭的天然氣。烏克蘭嘴巴也不示弱,要去國際法庭起訴俄羅斯。面對起訴,俄羅斯很乾脆:直接關掉閥門,讓你過不了冬天。再鬧大點,戰鬥民族甚至會端起槍,搶調烏克蘭的地盤。典型的就是克里米亞半島。

作為一個夾在歐美和俄羅斯政治勢力中的小國,烏克蘭過的很憋屈。國內的分裂勢蠢蠢欲試,先有摩爾多瓦獨立成國,後有克里米亞半島併入俄國。烏政府一心羨慕西方極樂世界,但東邊的俄羅斯虎視眈眈,稍有不順就是大耳光子。

周邊勢力不斷博弈,國內政局動蕩不安,烏克蘭人民不能安心生產,經濟水平直線下降。

不過,不管烏克蘭親美還是親俄,它一直與我們中國的關係還不錯。當然國與國的關係是建立在利益的基礎上,這不,為了「幫助」烏克蘭度過難關,許多中國企業前往烏克蘭購買土地,搞農業生產。

烏克蘭農業發達,但因人口較少,勞動力並不充足。

中國企業正好緩解了烏克蘭的勞動力問題,聽說許多前往的中國農民小伙還被烏克蘭姑娘搶去做新郎。

被烏克蘭姑娘搶去,應該是很幸福的,嘿嘿。這裡的姑娘身材超級棒,顏值特別高。處於東西方交匯處的烏克蘭,每個姑娘身上都交融了多個民族的基因,無論是東方還是西方,所以烏克蘭姑娘長得漂亮。

由於烏克蘭政局不穩定,經濟收入減少,許多年輕人對前途趕到迷茫,越來越多的年輕人更加嚮往國外,這或許對我們這些單身汪來說,會不會是一個大福利呢?

其實,館主想說,烏克蘭美女雖多,咱中國好看的姑娘更多,只要你肯上進努力,心愛的姑娘遲早會投懷送抱的。加油吧!

館 主 精 選

點擊文字,閱讀文章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地理科學館 的精彩文章:

謎一樣的幽靈島 掀起你的蓋頭來
格林蘭島,我想我還在青春期

TAG:地理科學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