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在「新時代大講堂」的舞台上,各路英語大咖都說了些什麼?

在「新時代大講堂」的舞台上,各路英語大咖都說了些什麼?


Fro

m 中國日報雙語新聞

微信號:Chinadaily_Mobile




昨天下午,第二期中國日報

「新時代大講堂」在杭州

開講啦!






估計有不少小可愛都看了在線直播,第一時間感受了火花四濺的思想碰撞,體味了語言的魅力。







錯過了現場直播也不要緊,貼心的雙語君(微信ID:Chinadaily_Mobile)已經準備好了全程回放視頻,彌補你們的遺憾!




點擊圖片,看全程回放!(演講從31分鐘左右開始)




三位主講人分別是中歐論壇創始人高大偉 (David Gosset)、復旦大學外國語言文學學院副院長盧麗安,及中國日報記者、主持人「英國小哥」方丹(Gregory Fountain)。





中國日報總編輯周樹春和三位主講人



這次的主題是「命運共同體,世界新圖景」,三位主講人用英文暢聊自己的所見所聞所感。





They have shed their light at the second edition of Vision China, a series of public events organized by China Daily, at the Hangzhou International Expo Center on Sunday. 




高大偉




▌中國的復興推動世界復興







高大偉(David Gosset)是中歐論壇的創始人,全球事務與國際關係方面的專家,同時也是一位漢學家。他說

自己在中國工作20多年了,經歷和見證著中國的變化



在他看來,人們對「現代化」(modernity)的理解,不應該只有一種。




他懇切地說:





I invite you to think about a multi-conceptual world. A world in which we do not have one understanding of modernity, but several understandings of what it means to be modern. 


我請你們去思考一個多元概念的世界。

在這樣的世界中,人們對現代化的理解不只有一種

,而是有多種多樣的理解。




高大偉說,中國的現代化,不是西方化,如果把二者等同,就太簡單了。







China is not an economy, or a political entity. China is a living miracle of civilization. From Chinese perspective, modernization cannot mean westernization. 


中國不僅僅是一個經濟體、政治體,更是人類文明的活奇蹟。從中國角度來看,現代化絕不是西方化。




他認為,

中國的現代化就是中華民族復興之路





The Chinese modernity is mainly a project of the Chinese renaissance.


中國的現代化主要是中華民族復興的歷程。







他建議從兩個方面來理解中華民族的復興:





Visible level:China is reinventing what is to be Chinese.


可見層面:中國正在重塑中國人概念。




Invisible level: the values, the ideas, China is reinterpreting its classical traditions in order for the country to usher its own modernity.


不可見層面:各種價值觀啊、想法啊,中國正在重新闡釋其經典傳統,以開啟自己的現代化征程。




對於中國的復興,高大偉十分有信心,他說這會推動世界的復興。





It can trigger a world renaissance.


(中國的復興)會推動世界復興。




在談及當今世界的變化時,他直言特朗普的單邊主義是一條分裂之路(a divisive path)。








There is one country today in the world that is led by a man. This man leads the largest economy in the world. This man does not believe in climate change and this man is shifting gradually from multilateralism to unilateralism, and of course we understand why you want to do the shift.




當今世界,有一個國家被一個人領導著,

這個國家是世界最大經濟體

。這位領導人不相信氣候變化,在他的領導下,這個國家的政策實際上也逐漸由多邊主義轉變為單邊主義,轉變的原因眾所周知。







他說,在這樣的時刻,需要像中國這樣的國家,站出來對單邊主義說「不」。





「No, that』s not the right path.」


「不行,這樣的路子是行不通的。」







因為我們需要的是

團結之路,不是分裂之路





The path we want is to unify people with the right vision. 


我們需要一條視野正確的道路來團結人們。




習近平主席提出的「人類命運共同體」為世界提供了千載難逢的歷史機遇(a unprecedented historical opportunity)。




作為一名歐洲人,他特別歡迎「人類命運共同體」。因為,

如果說歐盟是歐洲人的命運共同體

,那麼習近平主席所提倡的「人類命運共同體」面向的是整個世界。








President Xi Jinping is not talking about China or Asia, but about the world. And I think regions, especially Europe and China, need to work closely to create this more inclusive and cohesive world.


習近平主席的構想並不局限在中國或是亞洲,這個構想適用於全球。我認為很多地區,尤其像歐洲和中國,要更緊密地合作,以創造一個更加包容與凝聚的世界。




在演講最後,他動情地用中文呼籲道:





我們需要在一起,為了這個人類命運共同體奮鬥。







盧麗安




▌我們不能忽視與自己不同的人







盧麗安從「個人的即政治的、歷史的、公共的」(The personal is political is historical is communal)角度,闡釋了對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背景下個人與群體關係的理解。







她用自己成長和學習經歷的生動例子進行論述,深入淺出,下面是她演講中的兩個要點:




? 學習女權主義和馬克思主義讓我尊重差異




盧麗安出生於上世紀60年代末的台灣高雄。當1991年,她準備出國學習「現代主義、女權主義和馬克思主義」(Modernism, Feminism and Marxism)時,她曾擔心不能得到父母的支持。





盧麗安大學畢業留影。澎湃新聞記者張呈君翻拍




戳視頻,聽盧麗安怎麼說↓↓↓





盧麗安說,基於她的成長環境,她認為,她有足夠的理由來學習女權主義:






Trust me that I have good reasons to become a feminist. I had girl-classmates who dropped out because their parents thought education for sons make more sense. I know women stranded in broken marriages because they failed to produce heirs. 


相信我,我有充分理由成為一名女權主義者。我班上的女同學退學了,只是因為他們的父母認為對男孩的教育更有意義。我知道有女性因為沒生下兒子而婚姻破裂。




Even today we hear jokes about women PhD students making the third gender – they are 「non-men, non-women」, right?


即便今天,我們也常聽到女博士被開「第三性」的玩笑,說他們「非男非女」。







而現在,有不少人仍然對女權主義有些誤解:





Even today I still find myself dismayed by misconceptions that feminists must be men-haters or unattractive, uninteresting.


甚至現在,有不少人對女權主義還持有誤解,認為他們厭惡男性、毫無吸引力和幽默感可言。




而後來對女權主義和馬克思主義的學習讓盧麗安與其他人產生共鳴,也讓她知道,我們不能忽視與自己不同的人。








Feminism and Marxism enables me to relate to people other than my own kin, both men and women, young and old, Chinese and otherwise. We can not convincingly ignore those unlike us; our common good rests with mutual respect and acceptance of differences. 


女權主義和馬克思主義讓我和其他人產生了一些共鳴,不論男女、不論老少、不論國內外。我們不能忽視與自己不同的人。人類的共同發展要建立在互相尊重和求同存異上。




For our world to be better, we must guard against social biases and ideological chauvinism.


要讓世界變得更好,我們要警惕社會偏見和意識形態上的沙文主義。




? 世界並不屬於某個超級大國或者霸權國家




盧麗安在發言中說,世界並不屬於某個超級大國或者霸權國家,而是屬於地球上生活的所有同呼吸的人們。








We forget that we must share this world, that this world does not belong to some particular superpower or hegemony; that it belongs to all who breathe and live on this planet. 


我們忘記了要分享這個世界,世界並不屬於某個超級大國或者霸權國家,而是屬於地球上生活的所有同呼吸的人們。




除了古馳、蔻馳、蘋果手機和電影之外,有什麼是我們可以共享的嗎?








We can share cultures by being open-minded and difference-friendly. We can share social values and ethical observations by not being self-important and all-imposing. We can share educational devotion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by embracing cooperation rather than competition.


通過開放的視野和包容差異的胸懷,人類可以共享寶貴的文化;只要避免高傲自大和盛氣凌人,我們可以共享社會價值觀和道德觀;通過更包容的合作而不是競爭,可以共享教育和科技發展成果。




要實現這些方面的共享,盧麗安建議,我們不能恐懼未知和差異,而是要尊重歷史教訓。








This world belongs to all who breathe and live on this planet, and people should not be afraid of the unknown and the different, and instead, we should honor the lessons of history earned the hard way, learn to be kind, wise, and humble and learn to share to build a better world.


世界屬於共同在地球上生活和呼吸的人,希望我們不要恐懼未知和差異,而是尊重歷史的教訓,學會寬容、明智和謙遜,學會分享,讓世界變得更美好。




方丹




▌每個青年學生都可以是傳播中國聲音的大使







方丹是中國日報的資深記者和主持人,熟悉我們的朋友一定還記得他。




他跑兩會、趕春運,在中國走南闖北,與中國日報新媒體團隊的同事們共同完成了《好運中國》、《解碼新時代》等生動有趣又漲知識的系列短片,這些視頻在海內外平台上收穫了過億的瀏覽量。







在昨天的大講堂演講中,他首先從錄製短片過程中的感觸講起,分享了他所看到的中國近幾年日新月異的發展。





方丹說他見證了中國在改革開放、互聯網產業、科技創新、生態保護等各方面取得的突破性成就。




在他看來,人類命運共同體概念提出的背景是中國從一個相對貧窮的國家成長為經濟強國的成功實踐(born out of China"s own rise from relative poverty to economic strength)。




中國的發展巨變具體體現在什麼方面呢?方丹舉了幾個小例子:




? 互聯網和科技發展




在互聯網滲透率方面,中國有著驚人的成就。來看一組對比數字:歐洲有4.34億互聯網用戶,美國擁有2.9億,而中國的這一數字已達到了7.72億,並且在持續上升。








That"s a lot of potential customers and a vast sphere within which home-grown tech giants have flourished and innovated in ways that sometimes put their Western counterparts to shame.


這是一個龐大的潛在用戶群,這一巨大市場也促使本土科技巨擘蓬勃發展,有時,這些中國科技公司的創新舉措讓西方對手都難以望其項背。




對於中國的科技創新,大家一定都想到了「中國新四大發明」。







方丹感慨道:





I"ve barely heard of WeChat Pay three years ago, whereas today I can barely imagine I could go a day without using it!


三年前我都沒怎麼聽說過微信支付,然而到了今天我都不敢想沒了它我該怎麼生活。





Shared bikes are a wildly popular Chinese innovation that have spread across the country, and are now taking the wider world by storm.


共享單車是一項非常火的中國創新技術,它已遍布中國各地,並且正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席捲世界。




方丹還回顧了不少他親眼見證的科技成果,比如:中國自己製造的圓珠筆尖、語音識別技術、大數據分析等等,這些也都成為了他視頻報道的一部分。







? 生態環境保護




除了科技創新,中國在很多其他領域的做法也值得世界借鑒。




方丹談起自己探訪塞罕壩國家森林公園的經歷,在那裡,他親眼見證了沙漠變綠洲的奇蹟。








What we discovered was a green oasis the size of Hong Kong that"s been reclaimed from the encroaching desert through generations of dedication, innovation, and toil.


我們走訪了一片相當於香港面積大小的綠洲,這是一代又一代人通過不懈地創新和努力把被沙漠蠶食的荒地開墾成的綠洲。




中國智慧可以為很多世界問題貢獻出自己的解決方案。從一帶一路倡議,到堅守巴黎協定承諾,再到2016年成功主辦G20峰會,中國方案中始終貫穿著人類命運共同體的精神。




說了這麼多,人類命運共同體到底是什麼含義呢,方丹援引全國人大外事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傅瑩的一段話並給出了他的解釋:





She described it as a celebration of diversity and inclusiveness that respects the legitimate interests and values of nations, regardless of their social systems or levels of development.


她(傅瑩)將人類命運共同體定義為一種對多樣性和包容性的慶祝,它尊重各國合法權益和價值觀念,也無所謂各國採取何種社會制度、發展到什麼水平。







最後,一起來記下兩句方丹演講中的金句吧: 





All eyes must now be on China, if we want to know what the future is going to be like.


欲知未來如何發展,一定要聚焦中國。





This concept is patently something more than just a slogan. It"s a maxim for the whole world, not just China, to live by.


人類命運共同體這一全球共享發展的願景,並不只是一句空洞的口號,這不僅是中國,而且是全世界應恪守的準則。







在演講結束後,一名來自北外的學生現場提問,青年學生在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過程中應當扮演怎樣的角色。




方丹給出的回復精練又精彩,一起來看: 





If you"re a Chinese student studying abroad, or if you meet people from other countries, you can just be an ambassador of China. I think too often you see China painted with thick brush and a lot of misunderstandings, especially in western media, and the only way to combat that is for people to have a better idea of what China is, what China"s policies are about and the direction of the country is moving in. 


如果你是留學在外的中國學生,或是遇到了來自其他國家的人,你自己就可以成為中國的大使。很多時候我們會看到西方媒體對中國的抹黑和誤解,而我認為解決這一問題的唯一方式是讓他們更多地了解中國,明白中國的政策和發展方向。 





本文系授權發

布,From 中國日報雙語新聞,微信號:Chinadaily_Mobile

歡迎分享到朋友圈,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INSIGHT視界 誠意推薦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INSIGHT視界 的精彩文章:

從同一紙盒抱出中國孿生姐妹,分別被挪威和美國夫婦領養後....
中美關係惡化,FBI稱中國留學生全是間諜,我們真要打包回國?

TAG:INSIGHT視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