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當火箭權威與動畫之王擦出火花……

當火箭權威與動畫之王擦出火花……

1965年4月13日,動畫片之王迪士尼與火箭技術權威馮·布勞恩會面。

他們的合作是太空科學家藉助最新媒體形式,向廣大公眾介紹前沿科技的最早嘗試之一,並且取得了顯著成就。

迪士尼是世界最著名的動畫製作公司之一/Disney

1965年4月13日,迪士尼公司創始人沃爾特·迪士尼和他的一眾高管到訪美國宇航局的馬歇爾空間飛行中心,他們應邀在這裡與火箭專家馮·布勞恩會面。

沃納·馮·布勞恩是前納粹德國的火箭專家,V2火箭的研製者。僅僅4年之後,這位德國火箭天才就將幫助美國把第一位宇航員送上月球表面,從而在太空競爭中徹底擊敗蘇聯。

馬歇爾空間飛行中心主任馮·布勞恩(最右)與沃爾特·迪士尼(左三)會面/NASA

但是關於這位火箭專家在科普方面的努力,以及與迪士尼的合作,卻很少有人關注。其實在這次會面之前,布勞恩和迪士尼就已經有了超過10年的合作經歷。

/從納粹到載人登月

布勞恩是納粹德國最重要的火箭技術專家,他是V2火箭的技術負責人/wiki

二戰結束後,美國社會似乎在突然之間陷入了對太空主題科幻的狂熱之中。在無數的電影和科幻作品中,勇敢的英雄抗擊著各種奇形怪狀的外星人。為什麼會出現這種情況?或許是因為二戰的痛苦已經過去,人們對於未來又重新開始充滿了想像,而二戰時期V2火箭和原子彈技術的出現,讓人們感覺沒有什麼是不可能發生的。這一時期出現的太空狂熱恰逢其時,僅僅數年之後,人類便真正開啟了航天時代。

科幻永遠給人美好的想像,劉慈欣的《三體》在中國民眾中引發的太空熱潮讓人印象極為深刻,一段時期似乎人人都在談論曲率驅動,三體星人的話題。而如果你向前追溯,法國作家儒勒·凡爾納的太空題材作品恐怕是最早引發全球性太空熱潮的科幻作品之一。他的作品啟發了很多人,其中包括一位名叫沃納·馮·布勞恩(Wernher von Braun)的德國人。

大劉的科幻作品《三體》真的在中國社會掀起了可以說是前所未有的太空和外星人話題熱潮/百度百科

多年以後,這位對火箭技術和太空航行充滿痴迷的德國年輕人製造出了赫赫有名的「V2」火箭,並被當時的納粹德國作為報復盟軍的秘密武器使用,這是世界上最早的導彈武器。

但馮·布勞恩並非戰爭狂人,他所幻想的是利用自己的火箭技術去探索宇宙,而不是用來殺人。事實上,因為他的這種想法,布勞恩還被德國臭名昭著的「蓋世太保」秘密警察抓走,在監獄裡關了兩個星期。德國戰敗後,馮·布勞恩和他率領的德國火箭技術工程師團隊整體向美軍投降,並被安排來到了美國。

馮·布勞恩領導研製的V2火箭,這是世界上最早的導彈武器/wiki

在這裡,他和技術團隊很快在1958年1月31日幫助美國發射了第一顆人造衛星「探險家1號」,並研製了世界上推力最為強勁的「土星5號」火箭,在1969年將人類宇航員送上了月球。

/雜誌撰稿人

布勞恩與美國《科利爾》雜誌有過很長時間的合作,寫了很多前沿的科普文章,有很大的影響力/wiki

隨著1960年代接近尾聲,布勞恩其實已經實現了自己兒時的夢想,他幫助人類實現了向其他行星發射探測器,還將人類送上了月球表面。但實際上,布勞恩對於美國社會,乃至對於全人類的貢獻遠非僅僅在技術方面,他對於想像力的尊重,以及對於啟發社會公眾航天意識重要性方面的認識,在當時都是相當超前的。

早在剛剛抵達美國之後不久,布勞恩便注意到了二戰後美國社會中出現的太空科幻熱潮。他認為,或許有可能將美國民眾的這種對於太空科幻的狂熱進行合理的引導,推動整個社會對於發展航天技術的關注和支持。

另一期《科利爾》雜誌,講述火星探索的話題/wiki

1950年代,布勞恩和當時非常有名的美國《科利爾》雜誌(Collier"s)合作,撰寫關於未來人類航天技術的展望文章,最多的時候吸引了超過400萬美國人的關注,一時間引發轟動。

但布勞恩並不滿足於此。他有非常開放的心態,總是能夠很快接受新事物並加以利用。到1952年時,美國已經有超過1500萬台家庭電視機,布勞恩意識到這才代表著信息傳播的未來,而這一觀點與迪士尼公司的創始人沃爾特·迪士尼不謀而合。

/迪士尼與電視片

上世紀50年代的美國家庭,電視機已經開始逐漸普及/google

布勞恩擔任了1950年代由迪士尼公司製作的三部太空題材電視節目的技術顧問。布勞恩的太空技術專業知識,加上迪士尼在藝術加工方面的專長兩者是完美的結合。

其中第一部,也是比較有名的一部是1955年3月9日開始上映的《人在太空》(Man in Space),一共有20集。這可能是世界上由頂尖專家把關製作的對於人類未來太空時代展望的「半科幻,半現實」題材最早的電視節目之一了。

迪士尼作品《人在太空》宣傳海報,這是布勞恩與迪士尼合作的第一部作品/disney

迪士尼的輕鬆幽默風格很好的化解了航天技術給普通觀眾帶來的枯燥和距離感,變得親切。在這套節目中安排了對一些基本物理學原理進行解釋的環節,比如裡面用一隻小狗打了個噴嚏,然後發現自己向後退了一大段這樣的情節來解釋作用力和反作用力,這實際上就是牛頓第三定律。通過類似的方式,嚴肅的知識都被分解成了動畫形式。

而布勞恩本人也有直接出鏡,並且毫不掩飾地向美國公眾推銷他自己的設想和雄心壯志:「如果我們今天就要開啟一個組織良好且受到支持的航天項目,那麼我相信我們應該在10年之內研製出一種實用的載人火箭。」說著,他拿出一個火箭模型,繼續說道:「大家看到,這就是我的一種四級火箭設計…」

布勞恩在迪士尼製作的影片中向公眾介紹火箭技術原理/disney

馮·布勞恩和其他迪士尼邀請擔任顧問的專家們確保了迪士尼的作品中出現的原理闡釋和模型在科學與工程上的準確性。據他的一位同事日後回憶:「在這些方面,布勞恩真的屬於得心應手,這是他的專長領域。他在很多技術細節上提供了大量信息,從軌道燃料加註到在失重環境下該如何烹飪和吃東西,事無巨細。」

在同樣製作於1955年的第二部作品《人與月球》(Man and the Moon)中,迪士尼的藝術家和技術專家布勞恩共同幻想了人類登上月球的旅程。

1958年1月,成功發射美國第一顆衛星之後的馮·布勞恩和同事們一起慶祝/NASA

在這部作品中,布勞恩還擔任了部分解說的任務,向觀眾們描述了他設想的兩階段月球旅行方案。他說道:「第一階段,我們將建設一座空間站,它將作為我們第二階段前往月球的出發站。這座空間站的外形將是輪子形狀,直徑76米,可以容納50人在其中生活,一座核反應堆將為空間站提供電力。」

布勞恩設想的人類空間站。迪士尼將其用畫面的形式展示出來/IGN.com

第三部作品叫做《火星和更遙遠的地方》(Mars and Beyond),1957年12月份上映。在影片中,布勞恩和來自洛威爾天文台的天文學家們一同暢想了使用原子能火箭進行一場歷經13個月的火星之旅的可能性。

/巨大影響

在節目中為公眾做科普講解的布勞恩/disney

保守估計,大約有4200萬人觀看了迪士尼製作的這幾部作品,而挑剔的影評人們也都對這些作品表達了讚賞之情,一位影評人在看完《火星和更遙遠的地方》之後說:「它展現了當今太空領域最優秀頭腦的思想,這讓這些作品更接近於現實記錄,而非幻想。」

很多觀點認為,布勞恩所做的這些工作,不僅啟發了大批美國的年輕人投身太空科學與技術研究,也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美國社會的民意,並推動了美國政府對於太空及航天事業的投入。

編者按:

《天文史上的今天》欄目是老嚴的一次個人歷險,試圖通過堅持365天,完整記錄一年中每一個日子在人類漫長的天文歷史中留下的印記。

時代。

文/老嚴編輯/懷塵

中國國家天文

ChineseNationalAstronomy

微信號:chineseastronomy

《中國國家天文》雜誌由國家天文台主辦。

本刊面向廣大公眾,關注天文與人文相結合,

提供科學性、文化性、藝術性、收藏價值兼備的天文學內容及文化生活。

中國國家天文願與你一同守望宇宙星辰。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國家天文 的精彩文章:

一封催生出NASA的總統信
這個重大發現有點6

TAG:中國國家天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