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三國時代頭號女預言家,若是男兒身,定是第一流人物

三國時代頭號女預言家,若是男兒身,定是第一流人物

三國時代頭號女預言家,若是男兒身,定是第一流人物

文/茶聊史書

東漢末年,皇室衰弱,諸侯爭霸,群雄逐鹿,一時間,英雄才俊若浩瀚星雲,群英薈萃,閃爍星空,演繹出一幕又一幕的鬥智斗勇精彩絕倫的故事。一部《三國演義》固然是部民間說唱劇本,但裡面的許多人物和故事都有一定的出處和來源,只不過作者為了使故事精彩吸人眼球,並根據個人的好惡將歷史上的人和事移植嫁接。就如赤壁之戰,真正的歷史記載是與諸葛亮一點關係都沒有。黃蓋詐降與火燒曹操連船、迫使曹操敗走華容道都是周瑜一手導演的。

《三國演義》雖然編纂了歷史,混淆了人們對真實歷史的了解,但這本膾炙人口的說唱本,讓我們記住了發生在那個戰亂時期的人和事,也算「善莫大焉」。

我們許多人是從《三國演義》中知道了一些才智超群的人物,如諸葛亮、龐統、賈詡、荀彧、郭嘉、陳宮、田豐、沮授……,他們或計謀超群,或才識出眾,在漢末三國之際競相展示。

英雄大多容易被人記住和傳誦,這不奇怪,大凡能成為英雄,都經歷過不平凡的事,作出過不平凡的事。

三國是一個雄性爭強的時代,但不時顯現女性的光輝。看《三國演義》和《三國志》,卓有見識和才智的的女性記載不多,東吳吳太夫人算一個,諸葛亮夫人的才智只是個傳說,並不見載於正史。但有個女性記載於正史但卻鮮為人知。

此人便是辛憲英,穎川陽翟人,辛毗之女,羊耽之妻。辛憲英為人聰明有才,善於鑒人知事。為什麼這麼說呢?史書上有三件事可以說明。

第一:公元217年,幾經爭鬥,曹操終於決定立曹丕為世子,聽到消息後,曹丕忍不住抱著力挺他的辛毗的脖子說:「辛君,你知不知道我有多興奮?」辛毗回家後將此景告訴女兒憲英,憲英嘆息說:「世子的責任是代君主主持宗廟、管理國家,不可以不擔心治理困難。應該胸懷憂戚、謹慎小心的時候,卻反而大喜若狂,這樣如何能長久?魏國國運恐怕不能興隆了!」

第二:公元249年,司馬懿趁曹芳、曹爽出城在外,發動政變,軍政官魯芝知道消息後,準備衝出城去報信,招呼時為參軍的辛敞一起行動。辛敞驚懼,急找姐姐辛憲英商量說:「天子在外,司馬懿緊閉城門,傳言對國家不利,會不會如此?」憲英答道:「我的推測是,司馬懿此舉,不過是為了誅殺曹爽!」辛敞問:「會不會成功?」「不可能不成功!曹爽絕非司馬懿的對手。」敞又說:「既然如此,我又何必出城?」「怎麼可以不去?盡忠職守,是人之大義。一個普通的陌生人有難,尚且要伸出援手;而何況你身為人家的臣屬?不過,普通部屬只要盡該盡的責任就行了,而親信就可能要獻出生命,你應該看大家怎麼做,從眾就得了。」辛敞於是出奔城外。等到政變結束,司馬懿認為其義、且各為其主,並沒有加害辛敞,敞嘆說:「我要是不跟姐姐商量,可能就大義有虧了。」

第三:公元250年,鍾會伐蜀,辛憲英之前就曾對侄子羊祜談論過此人:「鍾會做事大膽放肆,不是處於人臣的長久之道,我怕他會有二心。」當鍾會要請憲英的兒子羊琇當參軍時,憲英不禁發愁:「以前,我是為國擔心;今天,則要為降臨家門的危難憂戚了。」羊琇向司馬昭堅決請辭,司馬昭不允許。憲英就對琇說:「去吧,但要提高警覺。一個君子,入則致孝於親,出則致節於國,在職思其所司,在義思其所立,不要令父母為他憂慮。軍旅之間,可以通行無阻救你一命的,只有仁恕!」羊琇謹記母言,後來果然得以全身而歸,朝廷因琇曾勸阻鍾會謀反,嘉封關內侯。

辛毗、辛敞、羊琇,乃何等人物?但當他們遇到大事,都去找憲英詢商,可見憲英的智力識鑒確實為人所推崇信賴,可算是家族智囊。一個婦女,足不出戶或鮮有出戶,卻有著如此高的政治洞察力,每言必中!的確讓人驚嘆,像「軍旅之間可以濟者,其惟仁恕乎!」早成千古名言。辛憲英可謂是三國時代頭號預言家,假使其為男兒身,在英雄輩出的三國時代,定然是第一流的人物。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三國 的精彩文章:

《血染征袍》玩法評測:內在比顏值更加精彩
《三國機密》中最美的不是董潔和萬茜,而是飾演貂蟬的她

TAG:三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