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1949年毛澤東看了劉伯承報告為何說:我有劉伯承,蔣介石焉能不完

1949年毛澤東看了劉伯承報告為何說:我有劉伯承,蔣介石焉能不完

1949年2月11日,渡江戰役總前委在河南商丘張菜園村成立,毛澤東發出進軍令,鄧小平受命再度領銜。渡江作戰是人民解放軍空前規模的大兵團行動,是更加殘酷的激烈戰鬥。劉伯承認為,在部隊渡江之前,必須作好準備工作。

毛澤東在西北坡

儘快完成部隊的組織調整。他說:要把部隊按照新的編製和三三制的原則改編為兵團、軍、師的建制,這裡的關鍵,不僅僅只是原有部隊組織名稱的改編,而且是組織的變動或擴大,尤其是特種兵的組織,在正規化建設急需之中,應成為我們必須抓緊的一二,做好兵員的補充工作。劉伯承詳細分析了補俘、補新兵、地方部隊升級與歸建等不同形式。認為原來野戰軍兵源補充的來源是複雜的,按地區有冀魯豫、豫西、豫皖蘇、鄂豫、皖西五個地區。

俘虜也是各地各兵種來的,而且有許多老弱及警察、機關、差役等非戰鬥兵;按時間說則是參差不齊的,整個整訓期間都在陸續零星的補充中,原來在中原野戰軍正規軍建設中曾提出反對游擊主義,現在又添加了這樣一些因素,就必須在一個時期內加強政治教育,提高組織性、紀律性,鞏固部隊等指導責任。同時,在正規化建設的口號下,對那些指導部隊不深入幹部隊實際活動中的官僚主義還是要反對的。

晉冀魯豫軍區時的劉伯承

必須大力加強部隊的後勤建設。劉伯承認為,時至大兵團作戰的今日,尤其是在不久即將舉行的渡江作戰中,部隊的後勤工作顯得更加重要。從現在起,部隊必須建立起軍械、軍需補給與輸送勤務等一整套的機構及制度,方能適應部隊大縱深行動的需要。鑒於淮海戰役前後數十萬大軍雲集於狹小地域,道路不通,部隊物資擁擠和造成人民負擔過重的教訓,他指出:正規軍軍械軍需的補給,……火車、汽車及其道路的整理,汽油線的設備,軍械修理場的建立,應有計劃的進行。但我們最主要的應照顧所處的環境條件,照顧政策,實事求是,盡量就各地已有的物資與輸送工具善於組織起來,供軍隊急需,不可能者才仰給於後方,這應成為今後後勤工作的方針。

1949年3月毛澤東等率中共中央機關和人民解放軍總部進入北平

此後不久,劉伯承將第二野戰軍的整編情況和準備渡江作戰的工作,向中央軍委作了詳細彙報,受到中央軍委和毛澤東的充分肯定。毛澤東在看了劉伯承的報告之後,壓抑不住內心的喜悅之情,說道:我有劉伯承,蔣介石不可能不完蛋!在劉伯承主持第二野戰軍整編和精心準備渡江作戰的同時,為了配合渡江作戰的軍事行動,以及準備接管南中國華東地區蔣家政權,按照中央的部署,他的最佳搭檔鄧小平也日以繼夜緊張地工作著。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一號軍火庫 的精彩文章:

渡江戰役前毛澤東對誰說:我們不能做李自成,更不能出現南北朝

TAG:一號軍火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