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兩千多年前的極簡風,現在依舊無法複製

兩千多年前的極簡風,現在依舊無法複製

原標題:兩千多年前的極簡風,現在依舊無法複製



每一座博物館


都是民族文化基因的寶庫


每一件文物

都有一個前世今生的故事


兩千多年前的極簡風


現在依舊無法複製


文 | 汪為


01


遼闊的有些荒蠻的田野里,斷髮文身的越族山民笨拙地把著耒耜墾耕,他們是受禹杭(秦前杭州名)郡守招募在此定居的。此前他們雜居在山林以狩獵為生,部族爭紛不斷,男子很少有活過而立之年的,是年邁的郡守平定了征戰,教授他們種植稻麥菽麻之法,從此無論寒暑都有果腹之食。


看著遠處嗇夫帶著鄉民為他們整葺茅屋,樸實的山民漲紅著臉,用力踩下耜刃,往外挑撥,掘出一大塊硬土,退後一步,再次用力踩下耜刃,覺得心裡輕鬆了不少,秋天合黍一定會又粗又壯,到時候請鄉鄰幫忙碾米去殼,就可以向郡守獻上最新鮮的黃米了。



城郭下雲蒸霞蔚,越女輕盪雙槳,獨木舟如一條靈活的大魚,追逐著魚群,看準水中的黑影,張網如花,兜住一船大大小小搖尾擺臀的各色魚兒,銀白色的鱗光在漸暗的天色下依舊耀眼。近旁的屋舍次第飄出裊裊炊煙,遠遠傳來城中熱鬧的喧囂聲,整個禹杭郡洋溢著滿足而祥和的氣息,人人都稱頌著郡守,大家都慶幸居住在這位長者轄內。


02


在這群雄逐鹿的時代,每一位君王都渴望問鼎中原,在永不停歇的鼙鼓中四處征戰殺伐、旌旗飄飄下百姓流離失所,錚錚鐵蹄下將士血流成河,郡守治下禹杭是亂世中的一方凈土,這裡聽不到金鐵交鳴,到處是曼聲笑語,彷彿世外桃源。


郡守姓姒,是越王的族人,從幼年開始,他就跟隨王子們一起聽從魯國來的學官講禮樂,跟著楚地的能吏學治國。少年的他見識過范蠡、文種朝堂激辯的風采,熱血在少年的心中激蕩,戰敗於吳國後,整個越國上下與越王一道卧薪嘗膽,少年的報國心也一樣磨礪愈貞愈堅。



成年後他代表越國出使齊、楚、趙、秦,為越國化解敵意、爭取盟友。待再回到會稽山,已是兩鬢斑白的老者了,朝堂也已經不是他熟悉的朝堂了,王子們劍拔弩張,為了王位弒君殺兄,先越王請來都城的各國謀士們紛紛出走,連那些煉銅鑄劍、製作輕車的能工巧匠們也投奔他國,看似強大的越國已經外強中乾、危機四伏,而新越王醉心醇酒美人外一心排除異己,讓這位族叔心涼如水,他堅決辭請輔相之位,出人意料地上表去了遠離都城的禹杭。


這本是朝臣避之不及的貧瘠之所,郡守握髮吐哺,修法度任賢能,獎商農實倉廩,治城郭設守備,很快荒蠻之鄉變成了越地重鎮。



03


在不飾椒香,簡單塗著麻搗的府衙里,郡守難得沒有處理文牘,看著越民獻上的一大塊玉瑛(水晶古稱)陷入沉思,越地盛產水玉,但這麼大塊這麼通透的還是第一次見到。


治理禹杭以來,沒有一天他不是殫精竭慮,耗盡心力的,現下又有幾件急事在焦頭爛額地等著:越王的使者又來了,除了王的嘉獎之外,要求越地的賦稅加一倍以供王都興建宮室;毗鄰的楚地一直虎視眈眈,眼下正是春耕時分,若是交戰秋收就無望了;還有心心念念的公學,郡守一直期望像魯國那樣,越國子民也有學官教化,貧家子弟也可以成為知禮節、曉大義的士。


這塊玉瑛是送給越王消免增加的賦稅呢?還是送給楚國權臣媾和消弭兵患呢?仰或做校舍和學官的經費?


沉吟不決之際,他的目光觸到長案上,那是廳堂唯一值錢的器物,一尊青銅爵,周室衰微,本是賞賜給諸侯的重器被王侯隨意仿製賞賜籠絡下臣。禮樂!就是禮樂!就用這寶物做一尊敬神的尊吧,把子民的崇敬、越地的希冀、宗室的祈願傳達給上蒼!我已經做了能做的一切,讓上蒼引領岌岌可危的越地吧!郡守蒼白的臉龐上暈出血色。



04


郡守派人將工匠請到廳堂,跳躍的豆燈下,匠人為郡守的激情和宏願折服,他決心做一座舉世無雙的尊,一座如郡守所願敬畏天地、通達神靈、祈福萬民的神器;一座替越地百姓感念郡守夙夜為公、竭盡平生所能築造禹杭的禮器。


匠人亦存了一點私心,他原是周室製作禮器的能匠,郡守周遊列國時與其交識並薦其入越王宮,王只愛精巧繁複的器物,不喜匠人古樸典雅的製作,郡守來禹杭,匠人便追隨而至。


他感激郡守當初的知遇之恩和數十年如一日的禮賢下士,現在又無比信任給予他施展才華的機會,匠人驕傲地想,沒有誰比我更合適完成這傑作了,大美無飾,不需要繁複紋飾,也不用綺麗形狀,靠增一分不能減一分不可的弧型設計和沒有第二人能做到的精湛打磨才能最大限度展現玉瑛瑩如水、堅似玉特質。



兩個寒暑後,匠人將用心血打磨成的玉瑛尊奉給郡守,郡守用她為出征的將士踐行,亦用她祭獻五穀給神靈,官學落成時,郡守回到府邸用她盛滿秫酒,對著月涼如水的星空開懷暢飲。

「諸咎之亂」起,越地和楚國征戰開始,禹杭也難以倖免,兵荒馬亂中長者溘然長辭於世,下屬將他珍愛的玉瑛尊連同越地子民的哀思與不舍一併下葬。



半山鎮石塘村戰國一號墓周圍地貌



水晶杯出土現場


05


1990年10月,追尋被盜文物蹤跡杭州考古所的工作人員在半山發現了一座戰國時期的墓葬,當他們挖到一米多深時泥土中出現了一抹晶瑩的色彩,將這件器物挖掘出來後發現竟然是一隻水晶杯——敞口平唇,斜長直壁,深腹圓底,圈足外撇,簡單卻又符合人體力學,樸實又兼玉相親之雅,難以置信是戰國時的器物!



戰國水晶杯——現存於杭州博物館南館一樓


制玉者訝然彼時工匠僅靠簡單的片具如何打磨摩氏硬度七級且質地生脆的水晶?考古學家困惑崇尚繁複的戰國為何出現如斯簡約造型的器物?設計師好奇古人怎樣製造出完全符合人體工程學的杯具?過去的一切消逝在歷史長河中,空留泛著淡粉色的水晶杯靜默佇立在博物館展窗中。


寶藏檔案



戰國水晶杯


戰國(公元前475-前221年)


高15.4cm, 口徑7.8cm, 底徑5.4cm


它是迄今為止我國出土的早期水晶製品中最大的一件,是國寶級文物,也是2002年,國家文物局公布的首批禁止出國(境)展覽的64件(組)珍貴文物中的一件。


它於1990年在杭州半山鎮石橋村出土,至今仍留下多個未解之謎,被網友戲稱是「逆天」的文物。


汪為


從事經濟工作,《杭州》雜誌專欄撰稿人


杭州博物館


地址:上城區糧道山18號


開館時間:9:00-16:30(周一閉館


門票:免費


近期特展


月隱天城


杭州市朝暉路窖藏出土元代瓷器展



元 · 樞府釉龍紋高足杯(一級文物)

展出時間:2018年2月8日-5月8日


展出地點:杭州博物館南館三樓特展廳


整理編輯 | 陌上蘇 舒書

圖片來源 | 網路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杭州體驗 的精彩文章:

時光不止,步履不停

TAG:杭州體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