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伴蘭而讀:人生的最高境界和追求

伴蘭而讀:人生的最高境界和追求

有時間讀書,有時間又有書讀,這是幸福;沒有時間讀書,有時間又沒書讀,這是苦惱。我想,伴蘭而讀,是人生的最高境界和追求!

讀《論語》:品味儒家思想和體會中華文化。

誦讀《論語》讓我們在不知不覺中提高了自身修養,如:君子成人之美,小人反是。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戚戚。君子恥其言而過其行。君子思不出其位。

讀《論語》從而淡泊名利。如:飯疏食飲水,曲肱而枕之,樂在其中矣。無欲速,無見小利。欲速則不達,見小利則大事不成。不義而富且貴,於我如浮雲。

讀《孟子》: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

孟子與孔子並稱「孔孟」,《孟子》一書記錄了孟子與他的學生等人的言論,是儒家的經典之一,被朱熹列入「四書」,也是閱讀傳統文化經典的必讀書目。

初讀《孟子》,對他的大言、雄辯、誇張、橫空舉例不無隔膜感,再讀三讀,漸漸感覺到了孟軻的智慧與可愛。善哉《孟子》,甚可讀也。」這是王蒙先生八十歲高齡閱讀《孟子》的感受。

讀完《論語》如沐春風,讀完《孟子》如聞戰鼓,令人振奮,大丈夫精神悄然而生。

讀《大學》: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新民,在止於至善。

古之欲明明德於天下者,先治其國。欲治其國者,先齊其家。欲齊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誠其意。欲誠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後知至,知至而後意誠,意誠而後心正,心正而後身修,身修而後家齊,家齊而後國治,國治而後天下太平。自天子以至於庻人,壹是皆以修身為本。其本亂而末治者,否矣。其所厚者薄,其所薄者厚,未之有也。

《大學》是國學「四書五經」之首。相傳《大學》最早是由孔子收集、整理編入《禮記》的文章之一。後人把它和其中的另一篇——《中庸》,從《禮記》中抽出來單獨成書。

《大學》的「大」是高大的大,是至高無上或第一的意思。《大學》是研究和探討人和人類社會最高大、最高深道理的教科書。書中既教給老百姓如何做人?如何齊家?如何修身?的方式方法,又向君主和君主階層講了如何治國、平天下的大道理。回顧我國五千年歷朝歷代,下從平民上至國君其興衰成敗的經驗教訓無不證明《大學》講述的道理非常準確。哪個成功人物不以修身起家?哪個興國之君不以愛民為本?

讀《中庸》:放之則彌六合,卷之則退藏於密。

我們讀《中庸》,不能只讀《禮記》里的《中庸》篇,還是要讀朱熹的《中庸章句》。「中者,不偏不倚、無過不及之名。庸,平常也。」《中庸》及《中庸章句》及朱熹有關著作,還討論了儒學和理學的一系列問題,如天命、性、教、道、慎獨,情,已發未發、中和、大本,達道、在中、時中、用中、費隱、忠恕、鬼神、五達道、三達德、知行、治國九經、擇善固執、誠、致曲、尊德性而道問學、學問思辯行、三重、仁義禮智、無聲無臭等等,有天道,有人道,有本體,有工夫。

讀歷史:以史為鑒,可以知興替。

讀歷史,除了使人少一些匠氣之外,還能多一些從容。讀歷史,無論是一國一城池,還是一花一世界,它讓人領略時間維度上的美。讀歷史,可以讓人站在更高的角度,客觀理智的看世界。

了解歷史,「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史為鏡,可以知興替,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學史可看到前人的智慧,更清晰地看到社會前進的方向,在無形當中懂得為人處世的哲學道理。

讀人生:真實中的回味無窮。

人生這本書可能不像小說那樣情節跌宕起伏,也不像散文那樣優美深刻,更不像詩歌那樣抽象晦澀,它的內容只是些平凡的人和事,甚至平淡得如一杯白開水。在喜怒哀樂中,品鑒自我,在柴米油鹽醬醋中,回味無窮。

伴蘭而讀,是最愜意的生活方式;

伴蘭而讀,是最真實的人生追求;

伴蘭而讀,是人生至真至善至美的最高境界。

感謝蘭友們的支持與讚賞!您的鼓勵,我的動力!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全球大搜羅 的精彩文章:

擁抱過後就分手
「這才是屬於我們的。」

TAG:全球大搜羅 |